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参与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7期   作者:李璐
[导读]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是深入探索教育教学的切入点和归宿,然而促进学生提高自身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是其主要途径。
        李璐
        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 266700
        摘要: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是深入探索教育教学的切入点和归宿,然而促进学生提高自身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是其主要途径。教师应当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为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课堂教学提供“安全”保障。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有效的学习,不断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善于合作展示,进而实现取长补短的效果,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最终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参与度;有效策略
引言
        音乐课程的开展不单单是高中学生享受美育教育的关键途径,同时也是不断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养成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身心感受愉快、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在应试教育理念的背景下,音乐课程所具备的上述功能通常无法充分发挥,学生们通常课堂上敷衍,课堂下不重视,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缺乏较高的参与度。为了促使学生对高中音乐课堂拥有较高的参与度,基于此,本文展开了相关探究。
一、不断丰富教学模式
        音乐学科虽然并不是高考的重点,但是音乐课程却是一门必不可缺的学科。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全身心的投入音乐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必须改善音乐课堂教学中沉寂、乏味的氛围,让音乐的旋律欢快地跳动起来,进而使学生的心也一起活跃起来。要想落实这一点,丰富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方式是一项十分有效且科学的教学策略。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命运交响曲》中,不可避免会联想到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励志故事;然而《洪湖赤卫队》音乐是中国最为著名的一首歌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并可以向文化宫借出一批符合此歌曲的服装,引导学生将此歌剧重新编写,并进行表演。相信很多人看过音乐晚会中演唱的音乐诗朗诵类型的节目,然而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也可以设计类似的节目。如,《我爱你,中国!》是一首富有激情的歌曲;《菩提树》是富含睿智的歌曲,如此好的机会,学生也会积极参与。教师在组织学生欣赏《敦煌梦》舞剧时,教师可以将提前收集的有关敦煌的各种图片和壁画让学生观看,当优雅的舞姿、具有特色的服饰通过真人版形式缓缓走出来并且翩翩起舞时,会为学生内心带来一定的冲击,此刻学生保持着全神贯注的神态,无一人出现走神状态,或者对比,或者称颂,这种形式的美学体验不单单富含音乐和舞蹈,而且还富含着美术、我国历史文化长久不败的积淀。

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利用课下时间来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模式,精心改编和整合相关资料,同时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当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拓展其认知范围的课堂教学模式呈现于学生眼前时,则学生是无法抗拒的。
二、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音乐课堂教学应当成为学生收获硕大成果的主要场地,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境遇促进学生充分体现自身的优点,展现自身的个性风采,进而强化其音乐技能。音乐课程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性以及拓展性,如果教师一味地展示,则会严重的限制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良好发展。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体现学生个人的优势以及个性,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创造潜能提供更多的发挥机会和场地。
        例如,在表演《洪湖赤卫队》歌剧的故从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服装道具、视频资料,同时负责舞美顾问职责,但是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精心改编台词和设计舞蹈动作。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询相关资料,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排练。对于文字功底较强的而言而言,可以担任剧本的编写一职,而拥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则负责设计舞蹈动作。每个学生都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学生们通过事情的忙碌,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同时他人也十分认可,如此一来,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没有理由不积极参与。
三、注重合作学习,促进集体活动的有效开展
        有效培养学生较强的合作能力是我国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一项重点内容,较强的合作意识以及能力是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合作所处可见。一首好的音乐作品不单单需要词、曲作者的完美配合,而且需要编曲、演奏者以及演唱者之间的完美配合。因此,音乐不单单是艺术的体现,更是艺术的合作。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应当多多开展合作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参与态度,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形成集体观以及大局观。新课标中提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及互动模式,充分体现学生占有的主体地位,教师只需要担任辅导者职责,基于双向互动层面,借助合作形式激发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无疑是促进音乐教学质量实现提高的有效途径。例如,教师在讲授歌曲时,可以借助钢琴进行伴奏,并采取领唱轮换的方式,为每位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同时在具有较强画面感的歌曲中,师生可以通过配合的方式完成乐曲演奏,不仅能够强化师生之间的默契度,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对作品所孕育的内涵产生深入理解。
结语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教师只有不断的丰富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才能促进学生对音乐课堂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陈锦平.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路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278-279.
[2]梁昇钧.打造高效高中音乐课堂的策略初探[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05):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