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在高校色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7期   作者:邢博川
[导读] 创新思维在高校色彩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色彩和应用色彩搭配。
        邢博川
        陇东学院美术学院  甘肃庆阳  745000
        摘要:创新思维在高校色彩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色彩和应用色彩搭配。教师要看到教学正面临的困境,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错误做法进行改正,减少对实践理论知识和模仿实物教学色彩的行为。通过信息技术改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使他们可以站在美的角度上,进一步学习色彩搭配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对作品的二次创作和设计中。
        关键词:色彩搭配;创新思维;高校色彩教学
        引言
        创新思维对高校色彩教学,存在梳理教学思路、引导学生领悟知识方面的具体作用。这种思维有助于学生发挥个人创造力,对艺术色彩进行应用于绘画、建筑等领域中的设想,深入了解色彩的物理特性和视觉效果,站在大众对不同色彩的需求角度上,学习怎样运用色彩实现一系列设计内容或者建筑外观的塑造。教师要重点对高校色彩教学的内容,进行应用创新思维的具体分析和实践方法,培养大家在色彩艺术上的学习基础和专业能力。
一、创新思维应用于高校色彩教学的困境
        (一)总让学生通过模仿实物认识色彩
        学生对于色彩的认识,首先是对色彩用于实物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解。然后才是他们对色彩进行创造应用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常会让学生模仿实物,使他们能够通过一定的实践学习,理解色彩怎样应用于美术作品或者设计内容。可学生会因长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习,缺少创造个人作品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意识。这让高校色彩教学,在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引导上,存在对创新思维的一定需求。
        (二)过分重视学生色彩搭配实践理论
        高效色彩教学中的课程内容,存在对色彩搭配实践能力的学习要求。这让学生在学习部分内容时,需要参照教材理论进行服装元素、建筑设计等方向上的创作实践,了解怎样的色彩搭配能够增强人的视觉感受,使设计作品能够对外传达出一定的时尚态度。过分重视实践理论的教学现象,会让学生所进行的色彩搭配缺少新意,不能够体现出他们在学习中的差异化性格。
        (三)不能在教学中传达色彩情感元素
        学生学习课程中的色彩相关内容,主要是为了提升自己在专业领域内的色彩搭配能力和运用能力。这就是学生对色彩的运用必会,必然要表现出个人在情感上的特质。这些特质可能是表达性格上的鲜明,也可能是绘画笔触上的细腻。高校色彩教学,在以往的经历中不能够考虑到学生需要对情感元素的表达,只看重学生设计作品的美观性和艺术性。这让教师需要应用创新思维,改进高校色彩教学在表达内容上的学习要求。
二、创新思维应用于高校色彩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色彩的教学
        学生通过模仿实物的方式来认识色彩。那么他们的创作思维会始终停留在,怎样还原食物本身的色彩上,缺少对色彩搭配内容的实质性要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初步认识色彩的组成部分,使他们能够通过视觉效果来判断色彩搭配的重要性。通过在计算机系统软件中叠加多层色彩,遮盖教学所选择实物的原本色彩搭配,不对色彩进行应用过程中的固定搭配要求。同时不把学生识别不同色彩的能力,作为带领他们认识色彩的重要目的。把色彩叠加效果进行以学生意见为主的调整,最终根据调整后的实物状态,让他们进行以这个色彩为主的创作实践。

教师可以把教学中应用的软件内容下载到移动设备中,实时分享到每个学生的手机中,让他们通过观察实物色彩来确定最终所要创作的设计内容。用打印设备把学生手机中的实物照片,投射在他们所要创作的美术纸张上,让大家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通过叠加色彩来认识新的色彩,用色系和光谱来识别缺少视觉效果的色彩搭配。这能够让创新思维应用于高校色彩教学的教学方法中,让学生能够在认识色彩这个教学内容中获得成长。
        (二)引导学生用个人思路搭配实物色彩
        学生所进行的色彩搭配,与他们自身的审美倾向有着必然的联系。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没,有对美的概念,更不会对其他人的服装进行点评。这让不少人在色彩搭配的学习实践时,会参照身边的实物搭配场景,把已经认识的色彩和不认识的色彩做位置调换。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个人思路,表达出自己所欣赏的美的体验,不把他人对美的标准,作为自己学习色彩艺术的标准。通过为部分人普及一定的设计知识,使他们能够了解服装或者建筑的色彩搭配需求,再去掉设计内容原有的文字和图案后,对其进行融入个人想法的色彩搭配设计。这种方法属于让学生进行实物色彩的二次搭配,是他们对他人创作内容的二次创作。教师可以将其应用于高校色彩教学的具体内容中,但不可公开传播学生的二次创作内容。教师要在学生所创作的色彩搭配内容中,了解他们表达个人想法的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利用美术专业知识对学生的创作进行打分,帮助其了解自己在色彩搭配上存在哪些不足。从视觉角度上鼓鼓励和引导学生继续进行个人作品的首次创作,让他们能够将自己所学的色彩知识运用到对实物的色彩搭配中,使高校色彩教学存在引导学生运用色彩搭配的创新思维。
        (三)增加教学情感元素的色彩表达内容
        情感是大家创作设计内容的一个重点,没情感元素的作品难以表达出设计者的创作理念,也无法让观众通过了解其内容,欣赏作品中缺少的色彩表达。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讲解如何表达设计内容和色彩搭配的理论知识,让他们在掌握大量的基础内容后,对美的概念存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使其运用色彩的能力,可以在学习基础上得到提升。再对高校色彩教学的课堂讲解内容,进行增加情感元素表达内容的具体要求,为大家展示体现人文关怀的美术艺术作品。让学生欣赏作品的构图和情感表达,了解艺术者在表达情感元素时,都会使用怎样的色彩搭配或者色彩描绘手法。这能启发学生对色彩搭配的应用过程,使其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增强绘画技巧,不把色彩直接用于对实物内容的填充。而是对作品进行从构图到色彩搭配上的整体设计,增强表达情感元素的色彩搭配。教师可以适当指导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课堂讲解内容,进行个人作品的二次创作,或者依据他们对过往作品的不满意之处,进行运用新学习色彩搭配知识和绘画技巧知识的尝试。这会让高校色彩教学把创新思维,应用到对学生表达情感元素的学习指导中,帮助他们更好的领略色彩的美。
        结语
        教师要对高校色彩教学存在合理认知,了解学生在认识色彩这个过程中的需要,帮助他们打破色彩搭配在作品设计中的统一要求。使大家对色彩内容的学习,从模仿实物色彩运用和搭配,到对色彩搭配进行表达情感元素上的要求。这能让高校色彩教学应用创新思维,对教学内容进行学生创作指导上的改进,增强他们在运用色彩及其搭配上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毛益. 论设计色彩教学与创新思维培养[J]. 美术教育研究, 2020, 000(009):54-55.
        [2] 宋旭.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学尝试[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5):151.
        [3]李秀珍,李莎.技工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与创新思维培养[J].就业与保障,2020,12:80-81.
作者简介:邢博川(男;1968年2月),民族:汉族,籍贯:甘肃省庆阳市,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副教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与水彩,工作单位:陇东学院美术学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