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耘
南京市小行小学
一、提出问题。
(一)认知风格理论的阐释。
学习者的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理解、储存、转换和利用信息过程中所偏好的相对稳定的态度和方式。人在学习任何东西时,要想提高其学习效率,就必须从学生的认知风格下手。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发觉各自的大脑资源,这些方式分为言语-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等八个智能。个体所拥有的智能的数量的不同,表现出其独特的认知风格特征,也造就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在当前的班级授课制里,教师教学水平的适宜性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方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成效。
(二)写字教学的重要性。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写好字,对其识字,记忆字形,理解字义,掌握词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认真工整地书写,不但有利于扎实地学好写汉字,也有助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写字教学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意志的磨练、情操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三)探究写字教学的必要性。
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出发,教师重视写字教学,不仅仅是为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潜藏着许多深远的意义。以写字教学作为育人的一个突破口,把练字与“练人”结合起来,以写字教学作为中介,搭建起学生通往核心素养培育的桥梁。
二、认知风格理论对写字教学的影响。
(一)学习优势的充分了解。
教师在授课前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概览,即了解他的学习优势和弱势。大脑在学习时会形成学习优势,多数个体倾向于偏爱某一种或多种感觉,通过视觉、听觉或动觉通道帮助他建立起学习的输入、输出和模式。如果一个学生偏爱视觉输入,那么她就是视觉型学习者。
在写字教学中,视觉型的学生会很专注地观察教师的板书,他们能够注意到汉字在田字格中的间架布局,比较同一笔画的写法变化。听觉型的学生更倾向于听教师讲解汉字的写法,教师口述分析字形,讲解字义,与教师互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汉字。而动觉型的学生对前两者学习方式不会有特别大的反应,他们可能会在教师讲解与板书时开小差。那么针对这一类型的学习者,教师需要思考适应其学习的策略。
(二)灵活多变的知觉模式。
即使我们将学生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型三类,每一类型的学生个体间的知觉模式也有着差异性。例如同是视觉型的学生,学生甲偏好先看范字、再和师生一起分析字形,最后自己书写汉字的过程,甲的知觉模式就是“视觉-听觉-动觉”。学生乙偏好先看范字,再尝试描红,最后和师生一起分析字形的过程,乙的知觉模式就是“视觉-动觉-听觉”。以此类推,这样的知觉模式有六种组合方式,这六种知觉模式影响着学生的习字效率。
三、理论干预下的相关教学策略。
(一)多样并行的习字方法。
当前的识字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依据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性选择灵活多样的习字方法。
独体字一般由图画演变而来,可以采用图片呈现法识记。“视觉-动觉-听觉”型学生可以尝试在图片上描画出汉字,进行识记。“视觉-听觉-动觉”型学生可以观察该字的甲骨文图片猜出其是哪个现代字,加深对独体字中某些笔画的理解。合体字的识记可以采用部件拼接法和动作演示法,适合动觉型的学习者,他们可以举着写有汉字某个部件的小卡片尝试拼一拼,也可以直接自己亲身上阵表演出某个汉字。许多汉字演变过程的精品视频也可以运用进课堂,这对视觉型和听觉型的学习者来说也是不错的学习方式。
(二)由扶到放的练习过程。
在学生习字初期,书写能力由胳膊与手腕的粗大动作逐渐转向手指与大拇指的精细动作。为促进早期书写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在一年级学期初学习拼音和只认不写的阶段开展许多提高学生精细动作、手部控制与手部力量的活动。部编版一上语文教材中安排先识字后学拼音,识字1-5都是以认为主,学生尝试写“一”“二”等几个简单的汉字。在教授识字课文时,应至少预留15分钟的写字时间,对学生进行肌肉的控制训练,如填色、描边、手指游戏等,这对指导教学非常有效。
1.填色游戏。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印有空心汉字的纸张发给学生,学生按指令涂色。初期可以由老师指令:在以下汉字中找到今天学习的生字,涂上你喜欢的颜色,或给某个字的第几笔涂上某种颜色。后期由学生自主发布指令,全班涂色。
2.描边游戏。描边游戏更倾向于锻炼学生的精细动作,可以与填色游戏结合使用。教师提前准备好一大一小叠放的汉字,大字做成空心,让学生在两个字的间隙中描边。也可以用描边游戏巩固课文,以部编版一上语文《识字5》(云对雨,雪对风……)为例,指令可以是用相同颜色描出相对的词语。
3.手指游戏。可以是手指韵律操,活动指关节和腕关节。也可以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出的表示汉字或字母的方法。例如提问:怎样用一只手摆出“b”。
教师初期的指导非常重要,必须进行相关的书面和口头指导,帮助学生学习汉字的笔画结构,并引导学生运用田字格和辅助线练习书写方法。当学生书写熟练后,教师逐渐取消提示和辅助线等。
(三)多方参与的评价竞争。
直接和针对性的反馈与表扬是有效书写教学的关键。在写字教学的评价中,教师只是初期的引导者和过程的参与者。学生自我评价书写的质量和纠错能够培养自我监控能力和独立性,以提高写字技能。小组内的互动评价给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相对自在的学习环境,学生将自己写的字在小组内展示,组员互相评价,评选出优秀的字在班级内展示,其他小组成员评价。评价标准与方式的多元化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契机,给予学生主人公的心理暗示,将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认知。
四、小结。
认知风格理论让教师更加关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利用学生优势方面的特质为教学提供多样化的技巧。这样的思考可以以写字教学为切入点,也可以发散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具备适宜性的教学水平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方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王添淼.基于认知风格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J].汉语学习,2009
2.(美)劳德等著;刘颂译..差异化教学探究:文学、数学和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美)格雷戈里等著;赵丽琴译.差异化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