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群
广东省博罗县罗阳城郊梅花小学516100
摘要:小学班主的工作内容是安排学生在学校中的工作与学习,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自身情况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小学生正处于发育的阶段,而且心理与生理都还未发育健全,小学生的生活激励和心里状况很容易对未来的生活和思想产生影响,所以小学班主任还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心理健全完整的知识体系教育,对于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恰当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方法;开展
前言:
每一年都有许多人被心理健康的问题所困扰,心理健康也慢慢的被人们所重视,不仅是大人有心理问题,现在的小学生也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不仅如此,小学生的思维还未健全,世界观等都比较模糊如果不能及时的解决,很有可能会危害一生,毕竟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小时候的受到的伤害可能要用一生来治愈,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如此。小学班主任在小学生中扮演着一个引导者陪伴着的角色,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小学班主任更要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引导,从各个方面让学生的心理健全,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适时进行心理测评
学生有时候有心理问题是没有表现出来的,或者学生正处于一个危险的阶段在某些方面的心理状态是不恰当的,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定期的进行心理测评,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的状况,早早的解绝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对学生进行测评时要注意结果的保密性,来维护学生的隐私,并且对学生来也会让学生感觉到放心。
二、对学生集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对学生进行集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接触到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对与它有一定的了解和知晓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增强学生的应对能力和抵抗力。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逆反心理,你不能单独将心理健康教育罗列出来而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的活动集合起来,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集体的教育。
例如:可以采取班会的形式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现在学生可能会碰到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学习压力大,对一变化的恐惧等等问题,并且找出他们的解决方法,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消除学生的焦虑,害怕等的情绪。最后再由班主任对如何解决问题以及会出现哪些问题进行补充。
三、具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
对于一些已经出现问题的学生,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疏导,要多聆听学生的话找出问题的结症所在,以免学生面对老师不好意思说出口可以采取写信,或者夹带在作业本中的方式进行交流,对于不同的学生他们能够接受的疏导方式也不一样,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梳导。
四、采取包容的态度,多加鼓励
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要采取包容的态度,而不是强制要求学生改掉毛病,这样只会适得其反,甚至会让学生不再信任老师,不对老师倾述自己的问题或者疑惑。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对学生耐心相待让学生感觉到安全感,不对自己产生自我厌弃的心理,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观念,找到应对方法。
五、建立良好的班风
良好的集体氛围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影响很大。如果一个班级学习紧张有序,同学团结友爱,老师待人和蔼。学生就会有一种平 和的心态来对待人和事,学生就会感到快乐安全,有些学生的一些暴躁好斗、 胆小怕事、缺乏自信等不健康心理都能得到抑制和改变。
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为班主任应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 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七、与家长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有时候孩子的压力也来自己与家庭方面,而部分家长责任文学生只好好学习就行而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要多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起来,告知家长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让孩子的家长对孩子有一个正确的引导。而对于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和家长及时沟通,共同帮助孩子渡过难关,健康的成长,而且孩子对家长更加依赖,对老师难以说出口的话,让老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家长却可以更了解孩子,知道孩子的问题根源所在,何老师一起帮助孩子。
总结:
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比较薄弱,是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心理以及生理快速发育的时期。在此阶段小学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多个方面把正确的观念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是非观等观念,让学生成为具有良好品质的优秀青少年,为祖国未来繁荣做出贡献,让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邓伊玲.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研究[J].写真地理,2020,(1):0257.
[2]麻义庵.如何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20,(15):216.
[3]李彬彬,李亚敏,彭圆圆, 等.小学班主任实施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3(3):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