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活动课的“趣”“乐”“味”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7期   作者:雷素君
[导读]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活动性课程,倡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雷素君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教研室 浙江 衢州   324400
        【内容摘要】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活动性课程,倡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笔者总结出低段课堂教学以“优选活动手段,‘动’前生‘趣’;巧设活动形式,‘动’中有‘乐’;美化活动环节,‘动’后有‘味’的三大策略来提高课堂实效。
        【关键词】  活动教学   策略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和提升他们的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由此可见,活动已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小学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活动形式主要分为三类:展示活动、观察与调查活动和实践活动。那如何有效组织课堂活动呢?
一、优选活动手段,“动”前生“趣”
        道德与法治的课堂需要有效的活动来丰富,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来组织课堂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感悟。以二年级下册第二课《学做“快乐鸟”》为例。
        1.巧设情境,享体验之趣
        在学习过程中如课中让学生感受是否快乐的心境,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师:课前,老师收集了许多孩子们快乐以及不快乐的事情,谁能来演一演。
(1)出示短剧一(不快乐的事):兰兰去找好朋友红红一起去公园玩,可是红却
不愿意和兰兰一起出游,两个人因此大吵了一架,兰兰气呼呼地回到了家。
(2)出示短剧二(快乐的事):嘻嘻在学校的歌唱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回家后,
她和妈妈分享了了这一件事,妈妈表扬了她,她感到非常的开心。
学生在演绎的过程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快乐时与不快乐时的心境,从而更好地
引导学生初步明白快乐和不快乐都是人生必有的内容,掌握疏导消极情绪的简单方法。
        2.优引生活,养习惯之趣
        联系生活实际是《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求之一。在教学中只有融合学生的真实生活,学习才更富有生活气息, 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知识,从而提高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在指导学生学会正确解决烦恼时的这样设计:
        师:根据课前调查老师发现小朋友们也有许多的不快乐的事,老师已经把它装在了这个烦恼漂流瓶里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
        生:(从漂流瓶里抽出一张读一读):我妈妈每天都让我练琴,我刚学了一首新曲子,一不小心就会弹错,练了很久,可还是不熟练。
        师:那你用什么办法解决的呢?其他同学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生:我也经常遇到不会做的数学题,后来,老师告诉我,只要掌握解题方法,数学题就不会那么难了。
        师:原来有些不快乐的事情,只要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也能够使自己变得开心快乐。
        在教学中,把学生真实的生活素材作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真正做到让课程回归生活。
二、巧设活动形式,“动”中有“乐”
        1.课中游戏,在活动中快乐
        小学生天性好动爱玩,对于他们来说游戏活动是最有意思的,所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交流性的游戏类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体验生活、理解生活规则,提高交际能力,树立健康的人格。

   
        在教学《传统游戏我会玩》这时,教师在课堂上借助传统小游戏,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游戏,感受传统游戏带来的独特魅力。如在回顾传统游戏玩法时,教师这样设计:
        师:传统游戏有很多很多,不同的传统游戏,有不同的玩法。哪位同学愿意当小老师,用边介绍边演示的方式告诉大家这些游戏怎么玩?
        生1:我知道翻花绳,只需要一个绳子就可以变出各种图案。还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很有意思。
        生2:我知道挑小棒。用自己手上的小棒去挑桌上的小棒,一次挑一根,如果碰到其他的小棒,就输了。
        师:相信你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试试了,下面我们就来玩一玩挑小棒的游戏吧!
        小组合作,玩挑小棒游戏。
        师:传统游戏挑小棒有趣吗?玩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这游戏很简单,但让我们动手动脑,十分有趣,我非常喜欢。
        师:是啊!传统游戏虽然看起来有点老旧,但玩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他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开发我们的智力,还可以让我们学会团结协作。
        用游戏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2.实践活动,在行动中快乐
        学生喜欢各种各样的探究实验,动手制作的实践操作类的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感受学习的愉悦。
        如:在《我的环保小搭档》一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旧画报做一个小笔帽。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验动手动脑、节能环保的快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做完小笔帽之后,让学生分组展示,比一比谁的笔帽做的最有意思,最牢固。在孩子们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提升了环保意识。
        三、美化活动环节,“动”后有“味”
                1. “串联”整课活动,课后有“韵味”
        对于儿童专注时间短的特点,课堂活动我们更应该精心设计,力争做到每一个活动板块都有不同的呈现形式,串联起整个课堂。如在进行《风儿轻轻吹》教学时,教师设计寻找风(课外寻找)——走近风(通过不同形式感受风的存在)——创造风(制作风车,让风车动起来)等一系列活动。由于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活动形式,因此,孩子们始终保持了强烈的参与兴趣,使课堂变得更加有韵味。
        2. “并联”活动环节,课后有“回味
        小组合作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主要活动之一,课中可以将小组展示形式多样化。如教学《传统游戏我会玩》时,课前老师让学生采访爷爷奶奶,初步了解传统游戏。在课堂上,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用不同的方式展示,有的将传统游戏拍摄成视频,分享给大家,有的则将游戏道具带到课堂,和其他伙伴一起玩起了翻花绳。
        通过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再次认识了传统游戏,也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只要在课堂上用心组织和实施有效的活动教学,可以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注入活力与生机,从而达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彩平.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二年级下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2]张俊梅.让活动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例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活动设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