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7期   作者:戴梦缘
[导读] 在新时代环境下,丰富教学内容,巩固教学成果,使学生在人文素养上得到比较大的提高,是可行并且迫切需要实施的。
        戴梦缘
        龙岩技师学院 福建龙岩 364000
        摘 要:在新时代环境下,丰富教学内容,巩固教学成果,使学生在人文素养上得到比较大的提高,是可行并且迫切需要实施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重大,不仅是对学生总体水平与素质的提升,而且对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拥有良好的品格、良好的人文素养,会对身边的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现状;人文素质
    1、前言
        技工院校的语文课程中蕴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因此语文课程应当成为滋养技工院校生心灵的重要源泉。进入新时期后,人文素质教育的各项具体实施举措已经得到多数的技工院校重视,技工院校现有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发展特征。因此在语文课堂实施过程中,技工院校语文教师应当运用正确方式来促进多元化的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与发展,塑造技工院校学生的崇高人文品格。
        2、技工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分析
        2.1 一部分技工院校学生仍然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且不能够理性地判断善恶,缺乏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全球文化的融合发展,技工院校学生容易受到不良文化风气的影响,生成错误的价值观,做出不当的行为举止。另外,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自制能力比较差,可能会为了寻找捷径而误入歧途,甚至犯罪,严重威胁到学生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2.2 技工院校学生都有专业课的学习任务,语文并非是学生本专业的重点科目。因此,很多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认为语文知识的学习对自己专业知识学习作用不大。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需要学生重点背诵。对于背诵课文,很多学生都没有兴趣。因此,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2.3 思想观念的冲击。许多技工院校学生从就业角度考虑,认为应当把精力花在学习热门专业技能上。同时,用人单位更倾向于雇用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学生,许多学生认为不应花太多精力在这种公共学科上。
        3、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策略
        3.1 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养成正确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不局限于理论学习,指导学生组织成立语文社团、诗词或者成语社团,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交流中将课堂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开设一些与语文相关的活动,如诗词朗诵比赛、文学创作比赛、书法比赛等。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重新认识语文,感受它内在的魅力。总而言之,技工院校院校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人文学习环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2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技工院校院校不仅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人文学习环境,还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集素质和能力于一身的教师资源。

技工院校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语文的知识,才能带给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体验,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如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优秀文化教育节目的片段,供学生学习探讨,让学生在兴趣中快乐学习。另外,教师要不断自我提升,积极参加学校培训,全面提高自身素养,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3.3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大多数的技工院校中,语文是公共课,如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是关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知识接受能力,合理安排课程讲授的内容及进度,仔细甄选并合理取舍教材。如教师可以舍去教材中一些枯燥乏味的长篇文章,添加一些具有教育意义或者蕴含优秀人文素养的短篇文章。教师适当地添加学生感兴趣的文章后,可以让学生自由结组进行小组学习和讨论。教师还可以找寻一些积极健康的文章和诗词,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鉴赏,让学生通过讨论互动认知词文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作者的情感和心境,领悟到不惧困难,越战越勇的精神态度。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合理使用先进的教学工具,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视频或者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所学知识,从学习优秀的人文素养知识。
        3.4 利用教材文本,以德育人。技工院校学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对提高学生个人素质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爱好文学、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人才。技工院校学校的语文教学,是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形成独特的气质修养。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多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在这些教材文本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语文知识,还能够学习做人的道理。比如,语文中重要的教学文本——《论语》,很多技工院校都会选择这一教学内容。语文教师要抓住《论语》中的教育意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让技工院校学生通过学习《论语》,感受孔子的教育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5 创设教学情境,以景化人。在技工院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入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技工院校学生的人文知识素养参差不齐,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尤为重要。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真切体验中提高人文素养。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讲到中国古诗词时,可以在课堂上组织朗诵会,利用《朗读者》这一模式进行教学,鼓励每个学生进行古诗词才艺展示,学会“用简单的方式呈现内心中最想表达的情绪,用发自心灵的声音朗读自己的梦想,感受文字的力量”。
        4、结束语
        总之,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基本思路就是依靠语文的教学课堂作为载体,运用多种教学举措来培养技工院校生的崇高人文情感,帮助技工院校生形成完整与健全的品德人格。目前面临技工院校课改的总体实施趋势,人文素质教育的举措正在致力于深入推进,客观上体现了技工院校生人文素养受到语文课程教学带来的显著影响。为了达到深入施行技工院校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那么技工院校教师有必要结合技工院校生的人文情感真实体验与需求,为技工院校生搭建人文综合素质提升的课程学习平台,增进技工院校生与语文教师之间的课堂沟通。
参考文献:
[1] 曲宁.对技工院校生语文相关专业的教学反思[J].知识经济,2019(06):100-101.
[2] 刘洁絮.人文素质教育与语文的结合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29).
[3] 林志坚.论人文素质教育与语文的融合及对策[J].汉字文化,2019(6).
[4] 权雅宁.回应时代发展需求 创新中文人才培养[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5):5-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