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南漳县一中 湖北省 襄阳市 441500
摘要:在如今新课标的改革下提出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提供平等的教学机会,并且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以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进而得到综合的发展。本文就以浅议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次教学这个问题而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分层次教学;策略
引言
教师在展开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存在的差异,按照学生的水平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给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以及发展目标,以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进而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分层次教学的概念
分层次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教材要求所提出的教学模式,它指的是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内学生存在的差异程度以及可接受能力,对他们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学目标以及不同的辅导模式,以此来避免班级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够学有所得并且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在生活中,以此来不断地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1]。
2语文教学中进行分层次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2.1教师不注重进行分层次教学
很多的教师在展开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依旧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只会注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并且会对他们进行更多的指导和辅导,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不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机会。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只会提问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校里如果有演讲比赛或是作文比赛等,教师也只会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去参加,因而忽略了后进生的发展。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导致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对语文这门课程失去兴趣,进而会使得班级两极化现象尤为严重[2]。
2.2教师不会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虽然在新课标的改革下提出,教师在展开教学时要注重素质教育,并且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给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教学机会,以此来推动学生的发展。可是还是有很多的教师在展开语文教学时是以自己为中心,并且在课堂上不会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只会表扬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后进生教师也没有更多的耐心,而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这样的话,学生们是无法提升自身能力的。
3语文教学中进行分层次教学的策略
3.1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分层次教学
每个学生的生长环境是不同的,他们的家庭教养方式也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学生的个性以及学习方式和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对此教师在展开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创新和改革自己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对他们进行分层次教学,以此来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以便于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基础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实践能力等对他们进行分层次教学,给不同层次的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以此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对于后进生教师可以先提升他们的基础能力,在课堂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等,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给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在课堂上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发言,以此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而对于优等生,教师可以不断地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可以使得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得到更好的发展[3]。
3.2按照学生自身能力,对他们进行分层次教学
教师在展开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使得学生能够树立自信心,同时教师也要按照学生自身能力对他们进行分层次教,并且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要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激励,以此来不断地提升学生自学能力。例如教师在讲到《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提前进行预习,但是预习方式有所差异。如对于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提前阅读文章,给文章划分段落并且总结每一段落的意思,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练习题学生们也可以自行完成,而对于基础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提前阅读文章,并且回答课后问题,同时完成一些比较难的练习题。这样的话,教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学生们可以更快的理解文章主旨。长期这样下来,不仅可以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可以不断的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4]。
3.3按照学生水平对他们进行分组
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都是不同的,而他们的学习水平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展开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相应的水平对他们分组,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以此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讲到《桃花源记》这篇文言文时,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水平对他们进行分组,如让喜欢绘画的小组通过绘画来描述这篇文言文所描绘的场景,让理解能力好的小组可以给学生们讲解这篇课文的意思,让喜欢阅读的小组,可以给学生们阅读这篇文言文,并且分享这篇文言文的作者陶渊明的生平经历,以及其他的作品等。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会积极参与其中,久而久之也可以不断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5]。
3.4对学生分层次进行评价
科学的评价反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对此教师在展开语文教学时,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评价,以此来不断地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比如对于后进生的教育教师首先要持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们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对其进行肯定性鼓励,对于中等生的教育教师可以在平时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对他们采用激励性评价,以此来促使学生积极学习,而对于优等生,教师对于他们要做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在平时要防止学生骄傲过大,同时教师也可以给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以便于优等生在竞争中不断的成长,而教师要对他们进行竞争性的评价,以便于优等生可以不断的超越自我。在这种分层次评价模式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现自身身上的优点,并且对学习充满自信心,
结束语:
要是在展开语文教学时要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来不断的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分层式教学模式,按照学生的不同水平对他们进行分组教学,以便于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分层次进行评价,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这样的话,不仅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亚萍.浅谈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8)251-252.
[2]牟联发.谈分层教学与持续发展[J].语文教学通讯,2020,(16)132-134.
[3]许贵祥.实施分层教学促进语文教学整体发展[J].初中教学参考,2018.(33)63-65.
[4]黄程.浅议语文分层教学的积极作用[J].语文天地,2020(17).47-49.
[5]张盼盼.浅谈语文分层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9.(3)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