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法在幼儿绘本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7期   作者:王娟娟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视。
        王娟娟
        武警安徽省总队幼儿园   安徽 合肥  23001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视。在绘本教育活动中创设丰富有趣的情景,能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改善幼儿绘本阅读效果。针对情景教学法在绘本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应用教学途径单一、忽视幼儿主体地位、创设情景脱离幼儿生活经验以及教师缺乏相关理论的培训和指导等问题,提出了优化情景教学法在绘本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策略,并立足于绘本教育活动。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幼儿绘本教育活动;应用策略
        引言
        教育事业是我国基础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最近几年我国大力发展,改革创新,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幼儿绘本是指画出来的书,是一种以绘画为主并且附有部分文字的书籍。通过情景教学法在幼儿绘本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学生不仅仅可以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获得到与幼儿阶段相符合的知识,还可以帮助幼儿习得一些建构精神,对于培养幼儿的多元智能有着非常有意义的帮助。
        1绘本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1.对幼儿成长的作用,在幼儿成长的历程中,绘本阅读活动的实施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促使幼儿建立阅读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将绘本融入幼儿教育还能够拓展幼儿的视野、帮助幼儿凭借趣味化的故事内容完成认知能力的提升和视野的切实拓展;绘本阅读活动的实施能够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促使幼儿在聆听输入、表达输出中逐步具备良好的基础;绘本阅读活动的实施还将帮助幼儿感受到阅读参与的乐趣。2.对幼儿教育的作用,绘本阅读活动的实施能够增加幼儿教育的实施范围,促使教师借助丰富的绘本教育资源,帮助幼儿领略不同的“美景”;绘本教育活动的实施能够提升幼儿教育的实施效率。绘本教育可以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组织和开展,每一个绘本教育步骤都能够增强教育活动的实施效果;绘本教育活动的实施能够丰富幼儿教育的形式。在绘本的欣赏、讲述和实践活动中,幼儿将参与到多元化的教育活动中,而教师也能够凭借绘本教育活动丰富日常教育组织的实施手段。
        2情景教学法在幼儿绘本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2.1利用语言,描述情景
        语言情景包括口头语言情景和肢体语言情景。在绘本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绘本的故事情节和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绘本内容,幼儿可以通过教师语言所表达的声音、语调及体现出的感情色彩激发学习兴趣,幼儿将此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等相结合,从而将教师描述的情景加以理解。同时,在绘本教育活动中教师根据绘本故事的需要,利用夸张、有趣、形象的肢体语言,给幼儿形象直观的视觉感受,更有利于激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2注重绘本的阅读环境,让绘本内容拥有感情
        情景教学对于绘本阅读发挥着十分有意义的作用,如果幼儿所处的环境十分有利于绘本阅读的进行,那么就可以让幼儿在进行绘本阅读的学习中事半功倍。在平时日常的事务中我们就可以将绘本阅读中的内容融入进去,在日常生活中给幼儿提供更多的阅读的机会了将每一处场所都变成幼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的环境。同时在相应的阅读环境的营造中,幼儿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方面的特征或者是幼儿已有的知识水平去进行设置。从而可以让幼儿在进行阅读时可以更加方便的,更加准确的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阅读绘本。从而让幼儿的阅读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让幼儿在正确的绘本材料中进行一场视觉的盛宴会让幼儿从合适的绘本中得到最美好的体验。例如,教师可以在幼儿所在的班级内单独的留出一个角落作为班级的图书地带,让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的去挑选自己喜欢的绘本进行阅读。

通过让幼儿自由的进行绘本的阅读,可以更加的激发学生对于绘本的兴趣,从而能够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更多的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思考,对于幼儿的多元化智能的发展有着极其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于绘本的阅读应该赋予绘本相应的感情,这种感情的表达包括教师再对绘本进行讲解时所表达出来的情感,还包括幼儿应该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情感,以及能够从中学到的情感。例如,在进行了某些这个主题相关的绘本阅读时,教师可以开展相关的“献给妈妈的爱”的隐形阅读主题环境,让幼儿根据所学到的绘本的知识去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与妈妈之间的事情,包括与妈妈开心的事情,或者是与妈妈去旅游的故事,通过这种情感的赋予,让绘本阅读变得更加的生动。
        2.3情景为基础问题为导向,强化学生的语言活动能力
        学前教育教师在进行针对学前教育语言活动的情景教学时,要在建立情景的基础上,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欲望,以此达到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目的,最终提升学生的语言活动能力。学前教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进行问题导向训练,因为正处于幼儿阶段的学生,他们在语言表达的能力尚有所欠缺,这就导致了学生即使想象力十分丰富但是苦于不会合理地用语言标出来的现象,因此,学前教育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想象力十分活跃这一特点,通过一个问题有目的性的展开学生的语言训练。为了有效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幼师可以尝试将生活中的事物纳入到语言课堂中,为幼儿创设一个生活化、趣味化的语言学习环境。例如,幼师可以将汽车、马路、电灯等常见事物,制作成二维的图片,鼓励幼儿将语言与图片联系起来,除此之外,幼师还可以用猜谜的方式,采取你画我猜的小游戏,首先引导幼儿猜“两个字”或者“三个字",然后根据谜底,逐渐完善绘画,鼓励幼儿抢先作答,在游戏中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组织这种游戏化的语言表达活动能够最大程度吸引幼儿全身心投入游戏,最大程度干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开发学生语言表述的潜力,发掘幼儿在日常交流过程中出现的语言表问题并加以纠正,在无数次反复训练中加深幼儿对自身语言表述中问题的纠正,在学前教育阶段就解决幼儿语言表述的问题,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更加顺遂。而游戏这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本身具有娱乐性,十分容易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游戏中加入语言化表达的基本知识,在游戏中植入知识性,幼儿在游戏中同时收获愉悦的心情体验和一定的语言表达知识,在无形中锻炼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完善了自身语言表达系统。
        2.4趣味绘本表演
        趣味化的绘本表演活动将进一步强化幼儿的个人表现能力,促使幼儿将自己对于绘本故事的认知和理解展示在自己的艺术表现中。经过趣味化绘本表演的参与,幼儿将感受到绘本阅读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例如,教师在引领幼儿阅读完《小红帽》的绘本故事之后,教师请幼儿参与绘本故事的趣味化表演。在表演之前,教师引领幼儿参与了发饰的制作,保证幼儿借助不同角色的发饰佩戴进行角色区分。接着,教师为幼儿合理安排角色,保证每一名幼儿都有机会先后在绘本表演活动中进行参演。在绘本表演排练中,幼儿逐渐克服了畏难情绪和害羞的情绪,积极结合《小红帽》的故事情节完成了对绘本故事的表演。每一个角色都在趣味化的合作表演中完成了自己的剧情推进,且以完美的艺术表现力合作完成了绘本表演,最终,幼儿在其中锻炼了能力、实现了成长。
        结语
        幼儿绘本的教学对于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以及思考能力等多元智能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情景教学法在幼儿绘本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情景与情境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5):1-8.
        [2]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J·莱夫,E·温格.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高文,审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