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敏
福州市晋安区第六中心小学 福建 福州 350011
摘要:小学三年级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对习题的练习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因为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准确或粗心大意出现习题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在错误出现后如何对待与处理是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正在面对的重要问题。教师应该以鼓励的态度让学生积极面对自己的错题,并且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进行改正与整理。而在错题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中,如何使学生意识到错题收集与整理的重要性,并使学生掌握错题收集与整理的具体方式方法是需探讨的问题,本文对错题收集与整理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收集;整理
错题的收集与整理是学生对自己知识的一种查漏补缺方式,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做练习对辅助学生学习存在重要作用,而在练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错误,这些错误题目的收集与整理形成的内容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料。学生需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形成自己的错题记录,利用课后时间进行错题整理与分析,在日后的学习中使这些错题整理内容起到查漏补缺以及复习重点提醒的作用。
一、小学数学三年级错题收集与整理的重要性
学生在小学时期正是思辨能力逐渐显现增强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需要对于自己的学习进行充分的认知[1]。收集与整理数学错题可以让学生对于自身的错误实行总结归纳,能够让学生加强自身认知。若学生缺失错题收集与整理的逻辑思维,则达不到后期复习中对知识查漏补缺、提高成绩的效果,甚至会一错再错,不利于学生学习。并且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来看,正是习惯与思维方式的养成时期,在此阶段加强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事半功倍,所以培养与建立学生逻辑思维是错题收集与整理实践操作中重要的一环。
同时,收集与整理错题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时期正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时期,数学错题整理和收集是学习中重要的一环。有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也并不高,当教师提出对数学错题进行整理时,学生会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养成优秀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逐渐学会自主的反思、整理、归纳和记录做错的题目。经过反复的训练可以降低错误率,并且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最终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小学时期对学生进行数学错题收集与整理的训练并使之养成习惯,能够促进学生更好适应之后的高年级学习。
此外,通过收集与整理数学错题还可以让学生更大程度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一部分学生经常会在同一问题出现多次后,依然无法改正相似问题,而依据收集错题则可发挥积极的作用。当学生在进行错题整理后,时常对其进行温习和翻看,再次遇到相似问题后,可以进行快速的解决。当遇到一些计算复杂,需要动脑思考的数学问题时,学生有过遇到的经验,且之前进行过订正与整理,再次遇到时则可快速思考出相关解题思路,促进数学试题练习速度更快,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二、学生整理与收集小学数学三年级错题的实践操作方法
错题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负面的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否定,而是一种宝贵的可利用资源。对于学生来说,有过“错”的经历,才能够更好的理解“对”,需正确面对自己的错题,并进行及时整理、收集和查看,改善自身的不足,才能更好应对之后更为复杂的高年级的学习生活[2]。而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应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使学生掌握合适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错题的收集与整理。
(一)培养学生错题收集与整理的逻辑思维
大部分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错题收集与整理能力,当教师要求学生对错题进行整理时,学生欠缺的是对于错题收集与整理的逻辑性,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抄写和更改,但怎样归类错题并进行梳理与改正才是学生们面对的重要问题。只有学生了解错题记录的具体内容结构与内在逻辑,并且进行分类的分析与订正,才能达到对知识点深入且全面的理解,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学生在收集与整理小学三年级数学错题时可以按照不同的错误类型进行分类,形成自己的整理逻辑,并且详细记录自己的错误原因。如学生在进行错题收集与整理时,可以用不同颜色的水性笔标注所抄写的错误题目,这样便于通过颜色将错误的题目进行分类,且将错误的解题方法保留,也可直接抄写下来,便于更加直观的分析自己的错误步骤,加深印象。再用红色的水性笔在题目旁边进行错题的分析,详细记录自己题目的错误原因,如:审题不够细心、思路不够清晰、计算不够认真等。在原因分析完毕之后,再进行错题的更改,将正确的解题步骤进行记录,方便在二次翻看错题记录时加深正确做题方法的记忆。学生还可以按照题目对于自己的困难程度进行标注,使错题记录的重点更加明确。在完成基础的错题收集与整理之后,学生要通过老师的指导,在错题之后记录多种正确解法与解题过程。改错不仅仅只是对错题简单的更改,更是对已学内容的拓宽,这样更能达到错题收集与整理的目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例如,在“倍的认识”这一板块教学中,学生可以对同一倍数的错题进行总结整理,用不同色彩的笔记录不同倍数的错题,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自己易错的题目类型,梳理自己错题笔记的逻辑,养成分类的逻辑思维,锻炼学生错题收集与整理的能力。
(二)增强学生错题收集与整理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三年级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与整理的能力并不够强,作为数学教师需要更多关注学生错题的收集与整理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能力[3]。将硬性规定的错题收集与整理转化成学生自发的学习行为,从根源上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师需站在指导与监督的位置上,逐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错题的收集与整理。
例如,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从每日进行督促和检查开始,鼓励学生积极的面对错题,促使学生分数错题的整理内容更加规范化,学生记录的分数错题更改出现错误后,进行二次订正,并且引导学生自主的形成对分数知识的梳理,指导学生从自身出发,整理属于自己的分数学习重难点。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学会错题收集与整理的正确方法,对分数的错题已经可以进行自主的更改与整理,教师则可以转换为实施阶段性检查,让学生自己收集整理错题,自己进行二次订正与重难点总结。然后,教师只需要进行定期抽查,学生也能自主的完成错题的整理,不仅提升学生对于分数这个知识点的认识,也更加全面的增强学生对于分数这一知识体系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错题收集与整理的主观能动性。
结束语:
由此可见,数学错题的收集与整理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中非常重要,做好错题收集与整理不仅能实现这一阶段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更能对之后更高年级的学习起到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增强学生对错题收集与整理的逻辑思维与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自主建立错题笔记的能力。并且,学生通过长时间进行错题的收集与整理,可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总之,教师应该在此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帮助学生长期坚持错题的收集与整理,才能真正实现将“错题”转换成学生更加扎实知识基础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志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易错题的提前干预策略解析[J].新课程,2021(7):204.
[2]胡俊学.小学数学易错题的成因及干预措施[J].新课程研究(上旬),2021(3):100-101.
[3]楼含笑.将错题化为有效资源——论如何加强小学数学错题资源转化[J].天津教育,2021(1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