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
徐州市张集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作为制造业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机械制造业,在中职教育中应该引起广泛重视。机械基础涉及知识专业性强,机械基础为机械制造业的专业课,通过研究,分层教学更利于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在教学中应该多加运用,从而培养出适合机械制造工作岗位的劳动人才。
关键词:中职 机械基础 分层教学
一. 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很多高素质劳动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教育引起了我国很大的重视程度,其中,机械中职教育占有重要席位。机械制造学是一门综合性要求极高的学科,不仅要求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有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娴熟的操作技术。而机械基础是机械制造业中的专业基础课,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但是,由于现在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够兼顾到每一个学生。此外,由于中职教育的主体为中学毕业的学生,学生们的年龄性别、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兴趣爱好、逻辑思维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对于传统统一的课程无法收获同等的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学的“好”的学生会越学越开心,而“不好”的学生则会在学习中丢失了乐趣,跟不上课程甚至产生厌学的心态。这并不利于机械高素质劳动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这些方面,提倡在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
二. 分层次教学解读
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圣人孔子就已经提出来“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即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个人素质、认识水平,来进行不同的教学,取长补短,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在机械基础教学中,中职机械基础教学分层次符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承认了学生之间的不足,打破了传统固有的教学思维来培养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自身存在的前置从而为以后的机械教育培养出更多更优质的中职人才。将机械基础成为符合学生量身打造的兴趣课,而不是固有的让学生被迫去接受的从被动变为主动。应对机械基础这门机械制造的专业基础学科,分层次教学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分层次教学的方法
(一)分层次的教师备课
首先,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到分层次备课。要将教学的纲要仔细研读,把教学内容分几个方面划分,分为简单,中度,难。备课过程要考虑到,同一道题,不同学生能接受和学习到的程度是多少,而不是不管难易程度,都准备到同一节课的教学上。比如基础机械制图知识:零件图、装配图、三视图概念这些属于必须记忆的基本知识,就应该计划每一个学生都能了解掌握。由于机械基础实践操作性比较强,对于实践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失误也要考虑到。
(二)分层次的教师授课
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分组分层进行教学,可以这样来分组。第一种分组是根据学生个体潜质。学生中会有倾向于理论能力强的,逻辑能力强的和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强的。
那么在绘制机械图表过程中,理论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负责来讲述图表的绘制基础知识,应该怎样去绘制;逻辑能力强的学生进行逻辑分析,对于绘制图表应该注意的方面进行说明以及怎样去运用到,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根据前两者的意见进行绘制。发挥学生的长处,来增加他们的学习幸福感和获得感。
第二种分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来进行分组。一组是对于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一组是对于机械基础学习态度一般的学生,另外一组是对于机械基础学习感到压力或者不感兴趣甚至有些厌恶的学生,对于这三类学生,比如在讲述加工方法与表面处理工艺方面知识时,可以对平时态度认真的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对于另外两组学生首先引入我们平时可以见到的表面处理好的工艺作品,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再步步深入,告诉他们这是电镀,电镀是表面处理最常用手段,但是里面也有不同的种类,诱发学生来进行探索询问。这样循循善诱,来使得有压力或者不感兴趣的同学放松压力,感受到机械基础在实际中的运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平日学习态度一般的学生加强自己的学习态度。
(三)分层次的教师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是重要的衔接环节,承接对于教学过程的总结,又为学生自己以后的工作实践提供建议。在指导上,也要分层地进行。针对于知识基础薄弱的同学分层,用学生们相对能够理解的简单的话语来对其进行讲述指导,仔细告诉学生问题所在以及为什么发生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去翻阅书籍或者笔记找相关知识。而对于知识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可以直接用专业的术语来一针见血说明问题,对于处于中间水平的学生应该让其通过询问掌握程度比较高的学生来帮助掌握程度比较低的学生,在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从而向更高的水准来发展。这不仅会让学生的机械基础掌握程度提高,也会让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四)分层次的教学评价
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目标。当然,这不是说引导学生不努力,制造教学“双标”局面,而是根据分层更好的鼓励学生学习机械基础。就像对于死点位置的问题,对于原本基础很薄弱或存在机械基础偏科的学生,要求能够理解死点位置的概念、举一两个例来说明生活中的死点位置问题(比如缝纫机踏板结构),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要求达到能够熟练叙述死点问题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分析死点问题产生问题并且分析如何克服问题。
四.结语
中职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参差不齐,机械基础又是一门难度比较大的课程,很容易就会有学生出现偏科现象。教师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们在快乐的学习范围中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我国的中职机械基础教育水平,为机械制造培养更多的劳动人才,助力我国的机械制造发展,提升我国的机械制造水平。
参考文献
[1]葛俊.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现代职业教育,2019(35):224-225.
[2]张炜.《机械设计基础》分层次教学方法探索.装备制造技术,2017(2):255-256.
[3]郭月兰.中等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4]孙日升.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分层教学法应用研究[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51-54.
本文为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院2020年度立项课题《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分层教学法应用研究(编号20xjky16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