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得·沙依热
南昌大学药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31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政教师应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了解当前思政教育中的不足,对教育方式方法进行创新改进,使少数民族学生对思政知识有更为深刻地理解,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新时期;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应多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创新改进思政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学习思政知识。但当前少数民族思政教育工作中仍存在教育缺乏针对性、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等问题,对思政教育实施造成不利影响。
一、现阶段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与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在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造成阻碍。在高校教育中,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研究只有很少部分,所掌握的内容较为片面。在具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时,很多教师没有与少数民族学生的特质相结合,未实施相应的差异教育,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实际教育教学效果较差。很多思政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时,没有和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较好地交流沟通,了解不充分,并且没有大量相关研究可借鉴,教学准备较为大众化,脱离实际情况,导致很多少数民族学生不能很好地接受,实际思政教育教学效果不佳。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
部分思政教师未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规律及发展特点进行了解分析,所采用的教育方式存在明显不适性,难以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政学习需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思政教师没有主动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变化等,没有结合新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对思政教育内容的讲解较为浅显,导致少数民族学生难以较好地理解思政知识。此外,部分思政教师未有效引导学生对思政知识进行探索分析,没有结合教学反馈训练少数民族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造成阻碍,影响学生能力及思维的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缺乏专业性
现阶段,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工作中,思政教师队伍缺乏专业性,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政专项教育研究不深入,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偏差,无法使学生的发展需求得以有效满足。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工作中,高校普遍比较重视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和培养,而忽视了专项思政教育发展,部分思政教育岗位是由其他教师担任。部分思政教师专业水平有限,思政教育能力不足,对少数民族学生未进行深入接触,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较多问题,严重影响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这种情况下,思政教育工作难以高效开展,无法有效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及时解决思政问题,不能为少数民族学生成长发展提供正确充分的思政教育指导,给学生全面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二、新时代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策略
(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提高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政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注重思政知识内容的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热点进行探索分析,让学生站在不同角度思考相关的思政知识,使学生对思政知识内容有较好地理解。与此同时,思政教师还应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思政学习的自觉性,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思政内容讲解,将学生思政学习的积极性有效调动起来,再引导学生用思政知识分析事物,有效锻炼学生的思政知识运用能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思政知识的意识,使学生通过高效地思政学习实现自我不断完善。
同时,思政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还应综合性分析社会中的影响因素,让学生了解的错误思想观点带来的危害,可列举事例进行讲解分析,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少数民族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及探索分析能力,可使学生有效避免社会中不良因素的干扰,实现思政政治教育效果提升。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融合教书育人,深化学生对思政知识内容的理解
高效的思政教师应做到立德树人,结合具体事例详细解读其中的思政知识,并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共同努力,加强对思政内容知识的学习,深入探索其中的深刻含义。首先,高校思政教师应多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交流沟通,鼓励学生及时反馈对各方面的建议,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及生活的特征,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及看法,适当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消除少数民族学生的不适感。其次,高校思政教师应结合少数民族特点对思政教育模式进行专门设计,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等,并给予学生的特殊性充分尊重,采用适合的教育教学方法,增添更多针对性思政教育内容,更好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引导学生结合思政知识进行自我思索,将思政教育的育人作用有效发挥出来,促使学生有效完善自我人格。此外,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政教师与班主任应相互配合,对相关民族理论知识进行全面学习,做好相应的教育日志记录工作,分析当前的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问题,研究更为有效的教育方法,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清晰全面认知自我,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优点及不足,并指导学生采取针对性措施改进,让学生端正学习及生活态度,促使学生科学客观看待自身未来发展,深化学生对思政知识内容的理解。同时思政教师也应将重点讲解国家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也要展示我国内地的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等,使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思政学习中。
(三)采用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组织开展思政主题教育活动
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师应与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相结合,采用适合的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思政知识,并组织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活动,获得理想的思政教育教学效果。具体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第一,高校思政教师应将互联网技术有效利用起来,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可在关注度较高的网络平台发布相关的思政教学视频,同时也让学生留言询问,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思政知识提供便利。如高校思政教师可在抖音及微信等网络平台注册账号,加强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拉近与少数民族学生间的距离,让学生通过网上学习反馈等更好地学习思政知识。第二,高校思政教师应组织开展相关的思政学术讲座及思政专题报告会议,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改革开放我国各个领域取得的变化及取得的成就,将正能量及优秀的精神更好地传递给学生,使少数民族学生对国家的发展有更为直观地了解,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自豪感及认同感。
(三)安排教师进行思政教育培训,提升思政教育队伍专业教育水平
高校应合理安排思政教师进行思政教育强化培训,可邀请优秀的思政教师分享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学经验,传授高效思政教育方法,促进思政教师教育能力提升。高校应让思政教师专职负责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要求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状况给予重点关注,并为开展思政实践教育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思政教师也应加强相关民族政策及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时解决学生思政学习问题,确保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三、总结
综上,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师应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充分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思维特点及学习情况,在思政教育内容中融合教书育人,采用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组织开展思政主题教育活动,促使少数民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郑继聪.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创新研究[J].智库时代,2019(47):54-55.
[2]朱嫣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创新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27(06):111-114.
[3]崔莉,解征凡,张慧玲.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学生思政工作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01):229-233.
作者简介:米勒得·沙依热(1994.7-),性别:女,民族:哈萨克族,: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学历:本科 ,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