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委党校 266600
摘要:党史档案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宝贵财富,其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党校基础公共课程之一,应在党校思想政治课程中广泛应用党史档案。基于此,本文以党史档案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价值分析作为切入点,提出了党史档案在党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党史档案;思想政治课程;运用
引言
1党史档案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价值分析
1.1能实现红色思想和信仰的传播
党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是简单的文化教育,而是一种信仰的传承。在思想政治课中,党史档案将红色信仰传递给学员,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征程和伟大成就,激励学员更加奋进,更加努力的做好本职工作。
1.2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问题,促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
目前,党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体系中党史课程趋于弱化,党史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的比重过低。由于学科背景和学时的影响,一些教员忽视了思想政治课中的党史教育,导致党史教育处于隐藏和尴尬的地位。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学员认为党史非常重要,感兴趣,希望对党史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客观理性地评价党史中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愿意参加与党史有关的专题讲座和实践活动,但获取党史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党史影视作品。不可否认,影视作品对大多数学员有着积极的激励作用,但学员要想对党史有一个全面的、科学的、理性的认识,就需要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上系统地讲授党史。将习近平的党史观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是解决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的迫切任务。在思想政治课中讲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观点,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实现“政治理性与学术理性相统一”的目标,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增强学员对思想政治课的获取感。让学员对党史有更加清晰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净化学员的心灵。
2基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党史档案的实际运用探讨
2.1深化教师党史档案研究
在党校思想政治课中,教师作为引导学员树立正确思想的引导者,在党史档案的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可以加深学员对党史档案的理解,使他们真正理解党和国家的红色革命精神。作为学员的榜样,教员的自我修养和追求可以对学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党史档案资源在党校思想政治课中的价值最大化,深化教师对党史档案的研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如:在党校思想政治课中增加党史档案教育,对党校思想政治教师进行综合培训,重点是党史档案、红色革命遗址、相关文献和图像等特有的价值观和信仰。旨在提高教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素质;此外,还可以组织思想政治教师召开党史档案圆桌会议等。通过教员之间的研究和探索,结合党在革命初期和建设改革时期的宝贵经验,教员可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档案特色的研究和发展,提高教员队伍的政治意识和综合素质,不断积累革命历史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为国家未来的建设培养红色专业人才。
2.2通过启发和引导教学来发挥学员的主体性作用
将党史档案教育融入党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的统一。通过主体意识的激发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可以激发学员学习和成长的内生动力,在党校思想政治课中形成教员主导和学员主体统一的动态叠加效应。结合党史档案教育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相关安排,可以组织案例分享、情境教学、红色研究、社会调查等教学环节和活动。让青年学员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教学实践的参与者。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青年学员将理论认知转化为实践动力,促进实践创造,从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期习近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核心实质和理论品格,更好地承担培养责任。此外,启发和引导学员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能够增强青年学员理解、分析和判断社会现实和发展趋势的能力,帮助青年学员增强与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准确理解和把握开展党史档案学习教育的深远意义,按照“时代新人”标准的要求审视自己,从道德修养的高度深刻理解党和团的特殊政治关系。 坚持“学习党史档案、坚定信念、追随党”的原则,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理解力和政治执行力,成为新时期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2.3加强党史档案的收集和整理
在思想政治课德育和育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加强党史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是必然的途径。党校党史档案的不足和匮乏对思想政治课产生了负面影响,不能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同时,党史档案的单一教育容易使学员感到厌烦,因此加强党史档案的整理已成为党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要。为保证党校党史档案教育建设,应采取措施加强党史档案的收集。比如:积极开展党史档案的收集整理,千方百计联系文件持有者,可以通过获取复印件或电子版积累数据。此外,规范现有文件与归档整理原始党史档案同等重要,可以有效避免现有文件的损坏和丢失,提高文件材料的利用效率。
2.4利用新媒体教学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巩固育人阵地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学员获取知识的日益便利使学员对课堂的依赖度降低,但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新的价值观危机。尤其是网络上各种褒贬不一的言论,打着“泄露秘密”和寻找“真相”的旗号,制造出各种新奇的词语来迷惑人。这些虚假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员的好奇心,但也造成了学员价值观的裂变,增加了价值观整合的难度。因此,为了有效应对网络历史的虚无主义,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利用新媒体谈论党史档案的国史,加强教育阵地建设。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以学员爱听、爱看的方式进行知识灌输和价值观引导。
首先,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努力提高新媒体的质量,利用好优质的媒体资源,打造“温、深、质”的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具备明珠暗算的能力,善于识别各种虚假信息,从参差不齐的网络资源中筛选出优质资源,借助权威媒体、知名专家学者对习近平党史档案观的专业解读和研究成果,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将习近平党史档案观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体系。
其次,利用网络平台丰富学员自主学习渠道,促进学员从“我想学”向“我想学”转变。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了解学员的兴趣,适应新媒体时代学员的信息接收习惯,搭建在线学习平台,实现良好的线上线下互动。创建学习党史档案国史的微信群或微信官方账号,鼓励和引导学员就党史档案国史学习中的问题与老师在线交流讨论,针对热点事件引导舆论,增加新的理论内容,设置新的讨论话题。引导学员用事实说话,从实际出发,通过原创发布、转发评论、微话题讨论等形式,纠正学员对问题的正确认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党史档案的内容、精神和历史价值,将党史档案资源应用于党校思想政治课,可以丰富学员的内心世界,引导学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未来社会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史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将党史档案与思想政治课有效整合,不仅是新一轮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而且可以加深学员的家国情怀,实现学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师絮.中共党史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价值和运用分析[J].吉林教育,2021(08):48-49.
[2]陆明.中共党史档案与大学员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融合探究[J].档案管理,2020(03):123-124.
[3]李大伟.浅析党史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J].新闻文化建设,2020(04):107-108.
[4]杨佳斯.试析党史档案在党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山西档案,2019(02):48-49.
[5]杨丽艳,焦博秀.党史档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8(07):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