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班级管理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7期   作者:李允
[导读] 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老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塑造良好的班级文化。
        李允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32
        摘要: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老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塑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本文提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采用分权和分层管理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不脱离班主任老师的管理范围。对职业院校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
        关键字:职业院校    班主任     分权    分层
        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学生的特点,对班主任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与高校学生有一定的差距,表现欲望较强,自制力不强,想法较多,缺乏必要的行动力,更多的希望能张扬自己的个性。班主任任老师面对学生群体的时候,更多的是做好统筹把控,因材施教,对班级的管理可以采用分权、分层的方式,做到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对班干部明确责任,使所有的班干部各司其职,所有的学生感受班级、班主任的关爱。
        职业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方面,鉴于职业教育中学生的相对较小,教师承担着教育和教学的双重任务。在现实的管理过程中,许多教师没有充分理解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或者在管理时没有足够的重视,最终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教师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才能制定出其实可行的管理方法,才能保证教学工作平稳有序的进行。
        一、中职院校在校生现状分析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处于基础教育的边缘地带,在过去九年的中小学的教育中,更多的面对学习上的失败和打击。有些学生家庭存在父母离异、独生子女、留守现象,加上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缺陷。作为职业老师,习惯上以严厉来对待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严格管教,来矫正其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种方式更易造成青春期学生的逆反,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造成更大的困难。学生是班级管理中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提高每一个个体自身的情商,使其独立自主的学会如何自我管理,可以极大的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同时对学生今后的自我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坚持德育教育,强化育人理念。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每一个学生都要用心、耐心、充满爱心。学校、班级的工作要为学生的成长为导向,明确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方向,坚持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育人是指要关爱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一个学生指导。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德育意识。力争做到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育人,在全方位多角度育人。
        在职业院校学生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在班级管理中要抓德育、重实效。在班级的管理中要重视育人教育,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形式,利用互联网+技术等新兴教育形式,更好的塑造每一个学生,真正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1.班级管理中的“分权”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重要角色,承担着构建班级文化、维护班级稳定的重要作用,也是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与普通同学交流的纽带。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有时候班主任老师,会将权限更多的集中在某一个获几个班干部身上,导致其他班干部对自己的职责不明确,不能发挥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从而造成挂班委职务,无班委工作的局面,这样不但会打击其为班级同学服务的积极性,也会加大个别班委的工作压力。实行班级分权管理,明确所有班干部的职责,所有人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制约,班级的事情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的良好局面。


        班级分权管理后,班长的责任相对会减轻,其他班干部更有存在感。从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到各级各类的管理员都能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在班级管理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当每名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后,其自身的责任感和存在感也会加强,会更多的将自己的精力用于班级管理中,从中收获成就感。这样的效果对班级是一个良性循环,既实现了班级的良好运行,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锻炼了班干部队伍。
        当然,分权不相当于放权,不能将班级的所有管理都寄希望于学生干部,班主任自己旁观。班级的主导者依然是班主任老师,对班级的整体把控,班主任老师依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班干部的协调合作,可以减轻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压力,不能替代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的作用。
        2.班级管理中的“分层”
        分层并不是对班级学生区别对待,而是针对不同同学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职业学生身上缺点和优点同样突出,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对班级的学生有整体的把握,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对其建立个人档案,按照每个学生的特点对班级同学进行分层管理。
        分层管理分为因“时”施教和因“境”施教。班主任根据不同的背景对其进行教育。因“时”施教主要是针对班级学生的年龄。年龄的不同,学生的管理方式不同。职业院校的学生入学年龄相对较小,对于刚入学阶段的学生,班主任应给予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与班级学生打成一片,尽快排除新环境带来的陌生感和无助感。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对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自己的个性开始慢慢展现出来。在这个阶段,班主任应该用规章制度进行引导,使每个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不是任性而为。在四五年级,学生行为方式趋于成熟,有了自己的价值观,班主任在这个阶段,应该对学生更多的进行规划管理,让他们对自己的发展有更清晰的认知。
        因“境”施教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借助不同的境况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平时对学生的教育,缺乏必要的事件作为教育的载体,不利于学生对自己存在的问题的认知。班主任老师,应该在不同的情形下对学生进行因事而异的处理方式。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作为老师,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处罚,使其有承担错误的意识,从学生主观意识上认识到问题。当学生取得成绩的时候,作为班主任老师,一方面要对学生的成绩提出肯定,不吝表扬,另一方面要和学生分析成绩取得原因,保持好良好的方式方法,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首先应充分掌握班级每个学生的特点,在进行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掌握好班级分权管理和分层管理的尺度。既让学生在班级中有较强的存在感,找到自己的位置,又不能脱离班主任老师对班级的掌控。这样的班级文化才能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徐国华、赵平编著.管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马穆容,高永玮.浅谈以人为本理论在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J].科学导报,2014(1)
[3]孙丽敏.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管理的艺术[J].时代教育,2014(10)
[4]曹芸,王昌平.新教育形势下利用班级活动提高班主任素养 [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4(1)
[5]周刚.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艺术浅谈[J].人间教育。2015(8)
[6]黄团才.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改革与开放。2009(9)
[7]王子东.培养班干部的几点做法 [J]. 德育.2015
[8]刁桂琴.浅谈如何组好班主任工作[J].中国科技博览.2012,(21):195-195.
[9]何英.班主任应该把握好“三度”[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4):2-2
[10]闫雷.对当前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 [J]. 职教论坛.2011(08)
[11]王玲芝.试析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J].职业教育.
[12]何英.班主任应该把握好“三度”[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4):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