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中的情感教育有效渗透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7期   作者:黄婉然
[导读] 陶行知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这表明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黄婉然
        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325000
        摘    要:陶行知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这表明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中职院校,学生的情况特殊且复杂,这就需要班主任将情感教育渗透进班级的管理中,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始终遵循宽容学生的理念,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在中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将情感教育渗透其中,不仅能够弥补学生的情感空缺,还能使中职班主任实现管理目标。
关键词:中职; 教学管理; 情感教育;

一、中职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中情感教育的意义
        情感教育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采用一种真挚感情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及影响下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这种教育方式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在中职院校内,很多学生因为本身学习成绩不理想,在学习中进步缓慢,久而久之就对学习缺乏自信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此外,部分学生的家长忙于工作,对学生也不够重视,使他们心里渴望关爱,渴望被重视。而情感教育可以弥补学生的情感空缺,让学生找回自信。另一方面情感教育可以提高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率。在中职院校,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相对较差,给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使班主任的管理效果较差,而情感教育的渗透不仅能帮助中职班主任走出管理困境,还提高了管理质量。

二、中职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学生自觉性不高
        众所周知,进入中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学习成绩较差、自觉性不高,这也是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情感缺失、学习主动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中职院校中部分学生无视学校规定,抽烟、喝酒、打架,不服从班级管理,不听从教师教诲,给中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此外,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他们渴望得到关注和关心,使部分学生想通过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获得关注,但是由于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好、学习自觉性不高,使他们无法通过提高成绩来获得教师和同学的关注,他们只能用叛逆的行为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

(二)家长的重视程度不高
        大部分中职学生的父母因常年在外打工,与子女相处的时间较短、感情较淡,因而未能很好地掌握子女的心理,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不了解。虽然有些家长关心孩子,但是由于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采取不正确的沟通方法,使其与孩子的关系日益紧张。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家长与学生间进行调节,让家长明白学生的实际需求,让学生理解家长的行为。青春期的学生都需要被重视和关注,家长的不闻不问会让学生形成“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进而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班主任的管理方式落后
        在中职院校,班主任一般都会采取一味压制的方法进行管理工作的开展,这样的管理方式或许会使学生在班主任的威严下遵守班级的规定,但是这种方式会使学生形成依赖,班主任在就遵守规定,只要没人督促就会“原形毕露”,甚至比以前更过分。

三、中职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中的情感教育渗透措施
(一)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几乎为零,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学生对教师也没有过多的了解,使师生间的感情较为淡薄。而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与学生加强交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尤其在中职院校。

在中职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将与学生的交流放到管理的首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正确的交流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情感需求。

(二)增强与家长的沟通,引起家长的重视
        学生最初的情感体验来自家庭的温暖,但是很多中职学生的家长出于种种原因,对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关心不够,使学生的情感缺失、行为习惯较差,给中职班主任的管理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为此,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引起家长对孩子的重视,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心,弥补缺失在家庭中的情感。在学校,班主任也要给予学生最大的宽容和关爱,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班级的关心,来自班主任的关注。例如,对部分行为不受管束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先了解他的家庭情况,找到问题所在,然后与其父母进行沟通,让其父母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并与家长共同商量对策,让家长对孩子的发展重视起来,通过关心和关注努力引导学生走上正轨。因此,将情感教育渗透进中职班主任管理教学工作中,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可以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并提高对孩子的重视和关爱,进而为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助力。

(三)制定科学的班级制度,提高管理效果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学校里,班集体就是学生的另一个“家”,在这个大家庭中若没有详细的“家规”,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就无法开展,所以在班级中制定班规很有必要。为此,班主任就要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选出班委,对于性格活泼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担任班委,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监督班规的执行。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班规的制定,让学生将自己想到的班规写在纸上,交给班主任,最后班主任将这些规定进行分类总结,对于没有异议的可以直接写进班规中,对于有异议的可以与学生再次讨论,直到制定出操作性强、科学合理的班规。中职班主任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运用科学、民主的方式,根据学生的需求,让学生自己参与班规的制定,不仅能够提高他们遵守班规的自觉性,增强主人翁意识,满足情感的需求,还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关爱,进而提高中职班主任管理教学工作的质量。

(四)宽容学生的错误行为,树立学生的信心
        在中职院校,班主任要对这些学生的错误给予最大的宽容,并用最大的耐心对他们悉心教诲,遵循不放弃、不抛弃的理念,力争让每位学生感受到最真挚的关怀,得到最好的发展。此外,由于中职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再加上长期养成的坏习惯,要想通过一两次的经验教训就改变是不可能的,所以对于中职学生的错误,班主任要多次宽容,对他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同时也要尽最大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予他们一些表扬,不断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点,重拾信心,走出失败的阴影。在中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利用情感教育,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一次次的宽容、一次次的谅解,让他们在宽容和谅解中产生愧疚之心,从而实现转变,同时也使班主任的管理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班主任的管理中渗入情感教育,不仅能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还能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管理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通过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增强与家长的沟通、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规定等措施,解决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学生自觉性不高、家长不重视、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所以,情感教育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健康身心培养的重要方法,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

参考文献
[1] 蔡恒.情感教育于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速读(上旬),2020(4):103.
[2] 徐传磊,江新华.情感教育在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速读(上旬),2019(10):250.
[3] 姚政勇.情感教育于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8):212-213.
[4] 顾小芬.情感教育在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1):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