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宪
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和睦镇初级中学 广西 柳州 545302
摘要:在开放式理念指引下,初中德育中课外活动的有效组织和开展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彰显课外活动的多重渗透价值。本文据此对开放式理念下课外活动在初中德育中的应用思路和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德育课外活动推进的路径和办法,指明了开放式理念下德育活动的操作路径。
关键词:开放式理念;初中德育;课外活动;社会实践
在初中德育教学中,确保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形成健全的“三观”和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身心发展意识,对广大教师来说是必须思考的重要议题。实际上,秉持开放式理念,强化课外活动的引领和带动价值,对初中德育的工作推进至为重要。从课外活动的角度来说,进一步突出实践活动的渗透作用,将德育思维、正向价值观、正能量元素和丰富多彩的教育知识融入到课外活动的细节中,以“春风化雨”的力量带动初中生的全面进步,无疑是初中德育教学的可行性路径。为此,要深入探讨课外活动的推进模式,确保开放式理念有效落实,确保德育教学不断取得务实进展。
一、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体验进步乐趣
初中德育教学的推进既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引领,也要密切联系社会实际,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感知书本外、课堂外的世界之奇妙,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形成全面素养,不断磨砺身心,不断进步成长。对初中德育教师来说,要准确认识课外活动的重要价值,从德育教材和课堂出发,精心组织、设计并推动课外活动发展,让初中生可以真正进入到课外活动氛围中,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以“帮扶孤寡老人”为主体的课外实践活动中,老师可以预先安排学生们回家探望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感受老人们的艰辛和不易,同时通过上网查资料、翻阅图书馆书籍等方式,理解“爱老、敬老”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意义。之后,老师组织学生们去学校附近的养老院参与“一日帮扶”系列活动。活动可以围绕着与老人聊家常,帮助老人打饭、洗衣服、叠被褥等生活中的琐事展开。同时,学生们也可以让老人们讲述自己年轻时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让广大学生在与老人的交流中体味社会发展的历程,同时深刻了解这些饱经风霜的老人为社会进步作出的贡献。
通过这样的“敬老,爱老,助老”主题课外活动,初中生不仅可以认识到扶危济困、帮助弱势群体的重要性,同时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类似的课外活动能够净化学生们的情感,让他们认识到健全自我品格,提升人生修养和道德情操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改进自我,不断追求自我进步和完善。
二、紧跟社会热点,提升德育课外活动的教育价值
紧扣社会热点话题,推动初中德育教学朝纵深方向发展,这是新时期初中德育的基本方向。尤其是德育以培育初中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人生素养为主要目标,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正向价值观的培养是重要内容。从社会热点话题中挖掘有益素材和资源,可以成为德育课外活动的重要依托,同时帮助初中生开拓眼界,提升自身修养水平。
尤其是基于开放性理念推动的德育课外活动,更是需要实践活动的检验,也需要热点事件和议题的引领。许多社会热点议题和事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关联性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经过活动的洗礼和熏陶,在加上深入思考及老师的引导,会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法制意识。这就是真实的热点事件与实践活动带来的教学效果,因为这些热点事件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自然可以促进初中生德育素质的提升。
例如,在每年“清明节”到来之际,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感受革命先辈的英雄主义情怀和为国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让学生们在祭扫中接受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形成对社会主义祖国,对民族和社会的深厚情感;再如,老师可以在“五一劳动节”前夕,组织班级内学生开展公益性质的户外志愿者服务,去社区、街道与老人居住的地方,帮助广大群众劳动,在劳动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形成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此外,以最近两年备受关注的“疫情防控”为德育课外活动的主题,引导学生们去医院参与志愿者公益活动,观摩医生、护士们日常辛苦工作的场景,感受白衣天使们救死扶伤的情怀,激励学生们不断改进自我,不断树立远大理想,争取长大以后像白衣天使一样为人民服务。总之,紧扣社会热点和重大节假日,推进德育课外活动,可以唤起学生们的内心进步意识,推进德育教学深入发展。
三、推进互助式实践活动,培育学生集体主义意识
以开放式理念为指导,初中德育教学工作要秉持互动实践的原则,确保学生们在课外活动中积极配合,形成集体意识,培养形成团结互助的精神。老师要对学生们进行辅导和点拨,让学生们认识到“互助团结”的重要性,感知“团结就是力量”的精髓。同时,老师也可以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团结互助的内容作为素材,教育学生们要相互帮助,共同参与活动,一起进步,一起健康发展、快乐学习。尤其是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再次展现了中国人民“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的伟大民族精神,同时完整展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伟大情怀,这也是我们可以取得抗疫斗争胜利的保证。老师以这些鲜活的事例作为素材,可以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助式课外活动,既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同时也彼此帮助,确保大家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综合素质“齐头并进”。
例如,在“文明礼仪”专题宣传月活动中,学校在食堂、图书室、操场、走廊等重要地点布置了宣传海报,动员教师在课上、课后以身垂范,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电视等渠道宣传正面典型,以多角度、全方位的渗透和引领,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的氛围中。在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们开展分组互动互助,参与文明礼仪系列活动,感受培养良好礼仪习惯的重要性,同时可以让小组成员相互督促、彼此监督,做到共同进步,在团结互动中形成良好文明风尚与集体主义意识。
四、结束语
综合来说,在开放式理念指导下推进初中德育课外活动的开展,要突出课外活动的针对性和指向性,进一步细化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与手段。要紧跟社会热点话题和事件,让学生们体验进步乐趣,形成全面道德素养,同时在团结互助中提升综合素质,确保德育课外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毛美丽,刘丁义.关于初中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13).49
[2] 张锋,刘小军.浅谈初中德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