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艳
沙县青州中心小学
摘要:为了顺应新时代的教育形式,小学美术的教学也进行了整体的改变,赋予了课堂新的结构和新的内涵。这就要求小学美术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使课堂的教学效率增高,同时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使他们的核心素养的到提升。在学习过程当中,基于此项,是对小学美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次挑战。教师不仅要把握好自身的美术素养同时要有良好的教育教学经验,以此来开展新形势下的美术课堂。本文将结合现实的教学活动来进行教研教学方式讨论,作为新形势下小学美术教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美术;新形势;欣赏教学;策略
引言
新课程改革在我国的不断推进过程中,各项学科的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转变,在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同时正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的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小学美术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也深深渗透到课堂实践中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审美能力。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美术教师要顺应新形势下的美术教育,提出完整的教学策略,实践课堂,推动小学美术的长足发展,打造优质的课堂。
一、教学背景分析
1、小学美术学科素养
新课改推动了小学美术教学课堂内容的变更,倡导学科核心素养要体现在新的课堂氛围中。核心内容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渗透进核心素养的理念,在实践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策略中,要关注对学科素养的强化教学,在保证学生的内在艺术素质培育的同时也要使教学更加趋向于学生的民主自学,活化课堂的整体氛围。要摒弃传统课堂的只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现象,深挖学生的美术潜能,使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的最终目的达成。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该着重于构建课堂新秩序,制定新的教学策略,在保证课程进度的前提下顺应新形势的要求。
2、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
培育学生学科综合素质要求教师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培养中,更加重视美术学科的应用。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完成课堂所学内容的同时加深对课堂的理解,提升自身的美术综合素质。受新型教学背景的影响,小学美术课堂针对构建更加优质的培育方向做了新的部署,传统的培育方向只注重学生课堂内容知识上的吸收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在领悟能力的提升。因此,要想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小学美术教师自身要深刻认识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在构建课堂整体框架的过程中,亲身指导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使学生更加适应新形势背景下的美术教学,同时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从最大程度上推进综合素质培育的进程。
二、教学策略探讨
1、展开小组合作研究学习模式
在小学美术的课堂构建中,教师可以加入小组合作研究学习的模式,通过小组合作绘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课堂,使教学效率增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探讨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新颖的教学模式也是很好的教育手段,在美术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参与小组讨论的到了极大调动,同时这种方式也能使复杂的美术作业内容变得简单且容易被学生接受。在集体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养会得到有效提升,自主的学习能力也能得到极大的培养,例如在《彩云衣》这一课时的内容教学里,学生通过构建小组互相帮助互相探讨,很容易的就能完成这一课时的学习,并且每一个学生都能交出一个理想的美术作品。
2、开发课堂游戏
小学美术课堂中不乏大量的手工课,因此可以多多设计课堂手工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课堂的只听只记不适合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那样太过于乏味,不符合小学学生天真烂漫的性格且无法让他们的想象力得到满足。难以让学生维持一个长时间的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手工课中加入趣味游戏正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一缺陷,随着手工游戏的组织开展,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任务中来,这种趣味的教学内容更加容易使小学生深入到课堂中去,不仅学到了这一节应该学到的课堂内容,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这也是对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以此提升。例如在学习《蝴蝶落我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不同方案的蝴蝶配色,激励学生自主创新,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样的教学有较高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提倡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的益处在于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好的代入感。把课堂的知识点从生活出发解释给学生,让他们可以从自身日常生活的记忆里加速理解所学内容。在生活化教学的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不同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不同,生活环境也不尽相同,教师只是简单的将生活中的例子带到课堂中很可能导致一部分学生并不理解。例如家庭条件好一些的学生会在平时的生活中和父母经常旅游,在见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后,他们对于美术的理解和核心素养要远远高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然而有的学生家庭条件一般,平时的生活就是在本地的小圈子里社交或者宅在家中,他们的眼界和美术素养就显得很普通。因此教师在生活化教学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这种差异性。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请有经验的学生来分享他对于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把自己的美术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分享给其他学生,教师通过ppt来展示这些学生所去过的地方,以此来拉近这种差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就是在保证原本的新型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给学生一定的欣赏内容。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的同时尽可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对于审美的辨识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升。美术教师还应结合自身来设定合理的教学特色和课堂架构,选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使美术课堂的内容更加新颖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以此来促进小学生们的审美提升,为我国培养更多的美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戴秋思,张兴国.达其性情,形其哀乐——解读中国传统园林与书法之线条情感审美通感[J].中国园林,2012,28(02):109-113.
[2]李洁琦.将卡通宠物养成游戏应用于小学美术课堂激励机制的研究——以上虞实验小学三至五年级的美术课堂为例[J].艺术教育,2017(Z8):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