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时代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7期   作者:张祎
[导读] 本文以中职自会计信息化为例,首先分析了会计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化的教学质量。
        张祎
        龙岩技师学院 福建龙岩 364000
        摘 要:本文以中职自会计信息化为例,首先分析了会计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化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处理工作将在我国的现代化企业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做好中职学校的会计信息化教学工作,利用“互联网+”理念,不断改革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优化和整合会计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全面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思路,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
        1、会计信息化概述
        会计信息化指的是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到会计的工作当中,将会计信息作为信息资源,利用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来对相应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和传输等。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对会计行业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也是会计行业顺应时代潮流所必须要采取的行动。会计信息化有利于将会计人员从反复冗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会计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2、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理念落后。在实际的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将知识传授和现实环境相分离,不注重对市场环境的调研和分析,更加不注重对信息化课程的设置。而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落后,一直将会计教学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从而导致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虽然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业务能力却相对较弱,使他们今后无法很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2.2 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由于在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中,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是由于计算机专业和会计专业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学科,因此,这也对中职会计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大多数中职会计教师虽然具备较强的会计专业技能,但是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使他们无法将信息技术和会计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这也导致在实际的会计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进而使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2.3 对会计信息化教学的理念没有形成正确的理解。在实际的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中,大多数中职会计教师往往只会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和会计处理的新方式。虽然他们也意识到将信息技术和会计教学相结合,能够有效改善传统会计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但是却无法将这二者结合的可塑性和创新性充分发挥出来。而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中职会计教师对信息技术和会计教学相结合的理念没有形成正确的理解,使他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将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进而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4 理论知识和实践相脱节。在实际的中职会计教学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导致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学校没有将会计实践教学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且只注重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却忽视了传授学生相应的实践方法,导致学生无法很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


        3、“互联网+”时代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研究
        3.1 积极进行教学观念的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职院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必须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深入分析和了解会计信息化教学中的各种要求,将其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特征充分体现出来,同时还得清楚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意义。除此之外,还得提升“互联网+”时代下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地位,彰显其作用和价值。而对中职教师来说,需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组织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实践教学比重的提升。最后就是中职院校需要清楚地认识到互联网+时代下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加大各方面的投入,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活动开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以此来为会计信息化教学顺利有效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3.2 合理地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
        在“互联网+”时代,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必须以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为基础。针对这种情况,中职院校需要积极进行会计信息资源的整合,并且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进行优化创新。同时,中职院校还得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结合“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趋势不断提升会计信息教学设计的质量,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提升他们对“互联网+”各种先进和现代化方法的了解和应用。此外,还需要加强重视教学活动的创新,结合“互联网+”时代下会计信息教学目标和内容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创设,以此来有效加深学生对会计信息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能够更加灵活地应用。
        3.3 科学进行产学研结合教学思路的创新
        ①强化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节,在现实会计信息化环境中不断模拟,最终实现会计信息化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②中职会计教师需要科学设置各种教学活动,重视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此来不断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得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且进行系统的梳理,避免盲目地开展教学;③聘请专家开展相关的会计培训,让学生了解最为真实的会计工作,同时还可以加强和社会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的机会,以此来帮助学生在今后更快更好地适应岗位。
        3.4 合理地进行会计信息化课程设置的完善
        首先就是加强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结合先后顺序和教学目的合理进行课程教导时间的设置,以此来尽可能缩小相关课程之间的时间跨度;加强实践和理论教学的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而这就要求中职院校加大对这方面的投资建设,为学生提供能够有效实践的环境。同时,还需要做好实践方面的安排,有效保证实践课和理论课比重合理性;不断完善电算化会计实物考核;避免学生重复性的进行信息课程的学习,整合相似度较大的课程;最后就是加强重视实验教学的开展,通过计算机来辅助会计信息化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合理增设实验环节,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3.5 及时改正不符合现状的教学方法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下,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必须注重自身固有观念的转变,不仅仅需要传授学生最为专业的知识,同时还得让学生清楚认识到实践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升他们会计学习的积极性。而对中职学校来说,则是需要加强会计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课程师资力量的提升,通过各种措施吸引优秀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互联网+”时代下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质量的提升,促使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更好地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中职会计教学必然的趋势。这就要求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应建立“互联网+”思维,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同时实现对各项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以此来完善中职会计的教学模式,进而从根本上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让他们今后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颖.“互联网+”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应如何创新发展〔J〕.成功(中下),2018(1):217.
[2] 庄柳敏.“互联网+”背景下中职会计实训教学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8(11):188-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