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超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天津 300232
摘要:针对中职生感恩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中职英语教学实际,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两个方面,提出对学生进行感恩意识培养的教学策略。实践表明,这些策略对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感恩意识;培养策略
一、学生感恩意识状况调查分析
从感恩祖国、父母、老师、学校、环境、同学六个方面,设计15道题目,调查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施恩方面的意识和能力。随机抽选我校三个年级不同专业的400名学生进行调查,收回问卷 377份。调查结果显示出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学生感恩意识不稳定,不能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意识上能够知恩感恩,行为上又有些自由散漫,感恩意识具有不确定性,报恩、施恩意识能力不强。这恰恰反映了中职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处于思想形成的关键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介于成熟未成熟之间,他们想做好,但又受各种因素影响,没有能力做好,时刻处于矛盾、纠结当中。
二、基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感恩意识培养教学策略
(一)、挖掘教材素材进行感恩意识培养
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中职学校实施感恩教育,必须依托课堂教学,不断发掘教材中蕴含的感恩素材,把感恩教育渗透到教学各环节。语文出版社的中职规划教材思想性实用性强,德育教育感恩素材贯穿始终,尤其是基础模块上下册。教学中可结合英语学科教学实际,适时进行渗透,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提高报恩,施恩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1.培养学生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意识
The Great Wall是古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通过了解祖国的文化遗产,增强学生的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爱国情怀。Introduction to Mount Huangshan描绘了祖国山河之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都是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我们应心怀感激,倍加珍惜。Under the Blue Sky通过对比近几年祖国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学生了解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巨大投入,教育学生珍惜环境,感恩祖国。通过World Expo Shanghai的了解,使学生们了解祖国的强大,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感恩亲情、感恩友情意识
My Family 是一个增进家人了解的好机会,了解父母的不易,感恩父母的付出,珍爱亲情。A Gift from Grandpa中既体现了祖孙间的亲情,也教育了学生要守时。Is Money so Important?是感恩教育的优秀素材。针对Warming Up 中三个问题展开思考讨论,到底什么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钱有那么重要吗?父母没钱就要恨他们吗?追求名牌有必要吗? A Letter to a Friend 告诉学生加强和同学的沟通,珍惜友谊,感恩伙伴的一路陪伴。Making Friends 告诉我们友谊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财富之一。通过讨论What should a good friend be like? 明确好朋友的标准,避免交友不慎。
3.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高报恩施恩能力
Is Life Fair? 中身残志坚的Patrick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成功,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各方面条件都优于Patrick,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做的比Patrick更好呢?教育学生利用好学校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努力奋斗,回报父母。中职生有时候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脾气,因一点小问题就和同学计较,Food for Thought 教会了我们如何很好地控制脾气,和同学和谐相处,给他人带来微笑和快乐,帮助学生提高施恩能力。Learning English中秀水市场的售货员给学生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激励学生们利用好现在的学习平台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回馈父母。TV and the Internet告诉我们辩证地看待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视、网络、手机,不要把大量时间花费在手机上,科学作息。
The Florence Nightingale Pledge 更是告诉学生们要感恩手中的这份职业。
(二)、利用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进行感恩意识培养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等句子大家耳熟能详,但是用英语怎么翻译呢?《弟子规》、《三字经》学生们读过背过,但是读过英文版的吗?在讲授英语知识的同时渗透一些传统文化的感恩元素,增加学生新鲜感,提高学习兴趣,是我们探索研究的一个方向。
感恩意识培养还要把握时代脉搏,凸现时代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新时代优秀党员、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先进事迹适时贯穿于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国国产党的情怀。
(三)、探索多元教学手段,提高感恩意识培养效果
1. 在朗读中体会
有感情地朗读是抒发感恩情感、培养感恩意识的有效教学手段。许多渗透感恩元素的短文诗歌大都是文质兼美,适合朗读。例如通过对《Auld Lang Syne》的欣赏朗读,引导学生与诗歌作者及其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珍爱友情,感恩朋友的情怀。
2. 在写作中感悟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给父母写一封信、一个便条的方式讲述自己生活中感动的事情,表达对父母的谢意,养成感恩的习惯,内化于心,外塑于行。形成家校合力,增强感恩教育成效。
3.在体验中践行
所谓“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可见开展感恩体验活动的重要性。英语教学中创设具有感恩元素的场景,设岗位,演角色,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修养,将感恩意识内化于心。
4. 在节日中感恩
World No Tobacco Day 引导学生珍爱环境,珍爱健康。The Spring Festival是我们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感恩父母家人,也感恩自己。元旦、中秋、教师节、国庆节也是感恩教育的时间点,结合学科教学实际,找好切入点,适时开展各种形式的感恩意识渗透,合情合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在评价中成长
分,分,学生的命根。中职生基础薄弱,有时更重视分数。他们脆弱的心理在得到逐步认可的情况下也能得到满足,变得强大。课堂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要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凡是在感恩教学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过程性考核成绩给予倾斜。比如用英文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或仅仅一个便条的得分要高于单纯抄写几遍单词的得分。
三、教学有效性检测
经过一个教学周期后,抽取所教授的5个班级进行问卷回访。问卷内容与上次调查一致。前后调查结果对比显示,大多数问题的积极回答率均有所上升,只有个别问题选项出现反复,略有降低。学生更快乐了,对环境更满意了,更清楚父母的不易,对国家资助政策有了更好的了解,学习目标更加明确,玩手机状况有所改善,作业完成率有所提高等等,这说明学生知恩、感恩意识有所增强,施恩、报恩行为能力有所提高。
四、展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评价本来就是一个长期过程,对中职学生开展感恩意识培养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效性评价有待改善。文中出现的学生感恩意识增强的现象与本研究是否具有直接相关性还需要进一步讨论。人的培养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中职学生感恩意识教育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长期坚持,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科协同运作,将感恩教育的思想、内容同社会生活和谐统一起来,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希望本文能够对进一步的研究有一些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吕南.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职业,2019(16):89-91.
[2]杨桂敏.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中职德育模式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146.
作者简介:
马俊超(1979-),男,汉族,山东沂南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英语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