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梦婕 周岳荣
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 230000
摘要:本文以合肥三十五中内地西藏班为例,研究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内外活动对学生英语水平提升的相关性影响。处于多元文化教育环境下,教师成为内地西藏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角色,英语教师在课内外教学活动中,积极组织设计融入汉传统文化、藏民族文化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产生文化响应,减轻文化理解障碍,促进文化沟通,从而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文化响应;内地西藏班;英语教学;
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的内地西藏班是经教育部、西藏自治区政府及内地各省市的共同努力建设发展起来的援藏特色班级,自办学十余年来为西藏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子,现已成为合肥市教育的一大特色品牌,安徽省民族教育的一大亮点。但在内地西藏班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受汉语和藏民族语言影响,在三语学习中受到双重干扰,造成了学生英语能力不乐观、学科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对特色办学的教育实验效果产生了影响。
当外语进入西藏班学生课堂时,藏汉英三语现象便随即产生,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刘全国就曾通过为期一学期的三语平衡输入教学实验对民族学生的英语成绩进行研究[1] 。贵州师范大学袁凤琴提出了文化响应性教育对少数民族地的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2] 。东北师范大学靳淑梅以教育公平理论视角来研究美国多元文化教育,阐明其实现教育公平之途径及其对实现少数民族教育公平的意义[3]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开始探索多元文化教育并取得了一些成果,针对英语教学而言,大多数学者和教师的精力都放在课堂上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从而忽视了英语教师在课外组织有影响力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成绩的间接影响。本文将从探究汉民族文化、藏民族文化以及英语国家文化等多视角探索内地西藏班中学英语教学的实践可行性,在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下,英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文化响应,以及英语课堂内外活动渗透文化教育之后给学生英语水平带来的相关性影响。
一、多元文化理论实施的可行性
在生活习惯、文化基础、思维方式上等内地西藏班学生都于本地汉族学生,同样对英语教学方式接受度有所差异,因此传统意义上的英语教学方法不太适用于内地西藏班学生,在英语教育中将显得尤为不公平,不利于藏族学生发挥自身语言文化优势,这将有悖本校建办特色藏班的初衷与理想。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学生更易于接受非本民族文化,学会了解、尊重和鉴赏其他语言文化,形成跨文化意识,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设置文化情境,实现文化的交融和思维的拓展。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指导教师是可以根据内地藏班学生的差异特点,融入本民族文化,学习含传统文化,交流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得到公平的英语教育环境。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多元文化教育具有实施可行性。
二、多元文化引导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本校多元文化教育进程中,面对各种教学教研思想落地实践以及藏班学生对英语水平提升的诉求,英语教师便自然成为教育成败的关键角色。
如何将文化渗透在教学中,使内地西藏班学生在英语教学课内外活动中产生文化响应,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体现不同文化元素,在更深的层次上帮助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激发学生汉藏一家亲、同筑大中华的强烈爱国情感,因此,内地西藏班教师应该对自身提出更高要求,树立文化教育意识,提升文化教育能力。
内地西藏班英语教师需要做到同课异构、授课形式多样等形式来逐渐引导藏班学生对新知识和文化的适应。多元文化教育需要英语教师深刻理解藏汉文化的多样性,通过不同文化载体传授英语专业知识。多元文化教育需要英语教师以高瞻的视野来精心设计课堂作业以及课内外活动以帮助藏班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英语学习氛围,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动力。多元文化教育需要英语教师有善心、耐心和包容心,学会处理藏班学生遇到的各种学习与生活问题,帮助内地西藏班学生消除文化冲突带来的焦虑和不安,逐步适应并融入到当前的学习和生活中。
三、以多元文化为依托的文化响应教学给学生英语水平带来的相关性影响
高中英语课程资源渗透了多元文化,因此在教学中深度挖掘多元文化,并探索其相关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响应的需要,更体现了向青少年传递多元文化的历史使命。
以往的内地西藏班教学中轻文化,重知识,导致学生在原本英语基础较弱的情况下,更难提高兴趣,激发内在学习动力。但是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行,以多元文化为背景,融入本民族文化理念的文化响应教学模式,将逐步改变藏班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动性,在用英语了解藏民族文化、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驱动下,提升三语学习的正迁移,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文化知识为主题,并根据课程资源适当增加藏民族文化知识,设计有关文化活动,例如:用英语讲传统故事演讲比赛,制作文化手抄报,课本剧表演,英语书法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文化响应,让学生以更高的热情在学习英语文化知识,提升文化意识,促进文化修养,形成文化自觉性。
通过一系列融合多元文化的英语课内外教学活动,可以发现藏班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英语综合能力水平以及语言素养也得到显著提高。内地西藏班英语教师在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勇于实践和探索,现已逐步形成清晰有效的教育教学思路,正不断提升着我校特色汉藏办学的优势,同样这种从多元文化教育角度出发而进行的课间外活动互补的教学模式也值得在今后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全国, 曹永成, 才让扎西. "藏汉英"三语平衡输入与三语学业成绩相关性的实验研究[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33(001):182-186.
[2] 袁凤琴. 论文化回应性教育对我国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启示[J]. 贵州民族研究, 2017(09):214-218.
[3] 靳淑梅. 教育公平视角下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4] 石玮. 论多元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60-61.
注:本文是安徽省合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文化响应教学法’的内地西藏班特色英语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编号:HJG2012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答梦婕:合肥三十五中英语二级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全国中学生能力测评省级优秀指导教师,“中国风”全国中小学生创意作品比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获“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合肥市蜀山区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合肥市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创新应用教学案例二等奖。
周岳荣:合肥三十五中英语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全国中学生能力测评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安徽省中学生职业模拟挑战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获合肥市蜀山区教学评比一等奖,合肥市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创新应用教学案例一等奖,合肥市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