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7期   作者:时郁婷
[导读] 以往,传统媒体将传播权牢牢掌握在受众,受众只能被动从报纸、电视、广播中获取新闻信息,形式较为单一。
        时郁婷
        哈尔滨石油学院
        摘要:以往,传统媒体将传播权牢牢掌握在受众,受众只能被动从报纸、电视、广播中获取新闻信息,形式较为单一。但随着媒体地不断融合,当前,我国广播电视媒体形态正发生改变,受众信息获取渠道愈发多元化,越来越多电视节目的专业化特征逐渐显露,并朝着精品化样态发展。编导作为电视节目的主导者、策划者,更应当综合考虑节目定位,充分了解受众需求、社会环境等要素,在不断提高自我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制作出更加优质、专业的电视节目。而在实际制作过程中,需贴合大众审美,抓牢政治站位,以自身专业素养,不断扩大电视节目的影响力。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与应用
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现在传播媒介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信息传播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及大力的发展。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只需要花费越来越少的时间来获取信息。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就会导致网络当中充斥的信息资源越来越复杂,人们可能接触到许多虚假以及不良信息。基于此,广播电视编导人员需要合理地结合自身的专业技能,有效地对网络上充斥的信息进行筛选,将那些无用信息以及虚假信息进行剔除,为人们展现更加积极、更加健康的信息,进一步达到推动新闻行业发展的目的。
1互联网思维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科定位是培养应用复合型专业人才,与其他专业不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所涉及领域和范围较为宽广复杂,对学生专业能力和适应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商业价值,且凭借自身创造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作为现代传播学的一个分支以及延伸,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最重要的是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这也是完成编导工作的重要前提。而从专业素养角度来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除了要积累大量影视相关知识、高尚的审美情趣,还需熟练运用各种影视制作技能以及视听语言,灵活开展各类节目的策划工作,并从专业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创新水平。互联网作为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热词,主要是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对传统行业相关资源等进行有效整合,不断促进和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2从互联网思维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技能问题
        2.1教学内容滞后于现今的技术发展
        许多广播电视编导课程在开展过程中没有结合现阶段的媒体市场发展情况,教材中给出的教学案例依然是多年前广播电视的黄金发展时期内发生的,这些案例已经与目前的传媒市场产生脱节,其中的许多原理知识已经不在适用于当今的传媒市场。这些陈旧的教学材料会使得学生无法清晰地了解现今的传媒环境和传播特点。教师在自身的教学设计阶段也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来寻找最新的传媒案例,这样的疏忽会导致课程的现实意义大打折扣,也无法培养合适现今融媒体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传媒人才。
        2.2学生实践机会不足,缺乏校企合作机制。
        现阶段,部分高校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方面缺乏长远规划及建设,对于该专业并未投入过多精力与财政经费,导致该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滞后。在此教育环境下,授课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中主要以教材为依托进行,忽略培养学生群体实践技能与实践能力。实际上,多数高校不但缺乏专业实践基地,而且也缺少校外实践实训平台,导致该专业大学生只能独立联络相关企业进行实习,使得多数学生实践机会不足,对专业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多数专业授课教师教育技术掌握不足,仅偏向于专业理论内容的讲解,难以落实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的有机融合,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失去热情。


3互联网思维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技能的提升策略
        3.1利用行业多种渠道教学资源整合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与媒体行业增强交流与合作,对市场人才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等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明确媒体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两者关系,对相关教学安排进行灵活调整,并通过相关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以形成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市场就业需求不匹配等矛盾的有效弥补。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实践平台,围绕学生制定和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以形成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激发。鼓励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深入市场展开全面调研,不断研发创作,通过参与各种实践项目,提升学生创新技能,创新采用校企合作方法,以此形成对学生专业能力和自信心的有效提升。
        3.2通过校企合作来为学生创造更多媒介融合实践机会
        传媒院校还可以与校外的媒体机构进行更多的合作,使得学生能够进入到媒体机构内部开展媒介融合实践活动。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媒体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多种媒体技术来开展作品制作。媒体实习经验能够让学生对各类媒体技术更加熟悉,也能让学生了解处理不同类型的问题时应该采用哪一类传播形式才最为合适。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运用合适的技术来采集到良好的素材,并采用合适的后期处理来制造出更好品质的传媒作品。实践活动在传媒类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上至关重要,因此学校需要联合校外媒体企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际机会和更好的实践环境。
        3.3坚定自信,牢牢抓住打造新型媒体的契机
        当前,为更好地宣传思想文化,首要任务就是推动传统主流媒体转型升级,顺势而动、应时而为的加快改革步伐。作为电视编导,应该清楚意识到当前新媒体发展已逐渐从超新星爆炸式发展向市场出清阶段转变。政府主管部门亦加大了对新媒体市场的整顿力度,同时一些新媒体企业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得不选择与传统主流媒体合作,因此推动了融媒体时代的发展。当前,传统主流媒体与新媒体在融合过程中形成了窗口期,彼此之间的竞争到达白热化阶段,但同时也为双方提供了巨大的契机。电视编导必须抓牢这一契机,坚定自信,冷静客观审视当前广播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现状,清楚意识到新媒体并非传统媒体的竞争对手和朋友,而是广播电视行业在发展历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对此,电视编导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资源优势,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电视品牌,以高品质服务受众。但品牌打造并非易事,需要编导能够找准定位,突破节目特色,时刻为人民说话,站在人民立场看待问题,坚决拥护和支持党的决策方针,不断提高责任意识,对节目录制效果、画面质量等进行严格管理,严控节目效果,为传统媒体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而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各种各样形式的媒体逐渐涌现,在互联网时代,由于广播电视编导工作在相关新闻信息报道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使该项工作能够更加顺应时代的发展,应当积极探究创新策略,更新观念,充分将互联网思维应用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来,使相关新闻资源得以不断优化,使新闻传播的质量得以有效提高。
        【基金项目】
        互联网思维在高校传媒类专业互动式实践教学中的创新与应用,hsyjg201716,主持人,哈尔滨石油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晓亮.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01):128-129.
[2]撒兴瑞.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多元化培养策略探讨[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13):382-383.
[3]张冰阳.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下的发展[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7):284+287.
[4]陈鸿瑞.融媒体时代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J].西部广播电视,2019(22):17-19.
[5]马兢,任宏良.民办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0):94-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