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方法与教学质量管控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7期   作者:段炼 刘彦
[导读] 为了发展思维能力,只有一个教学交流手段的体系是不够的,受教育者的独立活动是必须的。
        段炼 刘彦
        浙江工商大学 杭州商学院,浙江杭州,310000;浙江省桐庐中学,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为了发展思维能力,只有一个教学交流手段的体系是不够的,受教育者的独立活动是必须的。学生通过掌握知识、技能、技巧方面的个人努力促进认知的发展,促进知识的积累。文章论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和方法,并且阐述了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景下,教师进行教学质量管控的方法及其利弊。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质量管控;有效性
        思维能力、行动和语言的相互作用决定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在语言的帮助下巩固并发展思想。语言交流能使学生感知周围世界,意识到周围世界中的自己。但是,为了发展思维能力,只有一个交流手段的体系是不够的,受教育者的独立活动是必须的。学生通过掌握知识、技能、技巧方面的个人努力促进认知的发展,促进知识的积累。
        一、学生自主学习方法
        根据教学的实质,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教师组织教学条件,旨在学生的自主培养的综合。学习活动主动自学,没有教师参加。
        自主学习的意义在提高。信息量在不断增长,这需要不断的思考信息的能力。根据社会学和信息学专家的统计,人类知识的具体领域的信息每5-6年翻一番。         不仅快速增长信息量,而且信息的质量也发生变化。追踪图书产品市场上的新知识的教师选择并推荐给学生出版物,既在学习的教程的框架内推荐出版物,也推荐普及性的发展智力的出版物。在社会-经济领域发生理念、评价的大爆炸,这使人做出关于自己的思想、决策和方法方面的判断变得困难。在诸多现实、数字、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相当难。教师的作用在于克服这类的困难。教师与学生一起利用某些元素建立学习的学科的知识体系,尽可能吸收其它相关的学科的信息【1】。
        教师利用怎样的手段和方法取决于教师实现和解决哪些基本的目标和任务。
        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理论家和科学家的著作,查询的文献资料和统计学文献资料、经济学期刊作为学习经济学科的最重要的手段。这些文献资料的每一种呈现现实的某个方面,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例如,在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里相当深刻、系统、连贯的提供学科的材料。但是在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出版进入图书市场的时刻出现某些原理、数字材料和事实逻辑材料的内容老化的问题。经济周刊的特点是高度随机应变性,但是经济周刊缺少重大价值性【2】。利用各种经济学的文献资料能使用另一些材料的好处弥补内容缺失的一些材料,这为最充分的掌握某一学习的课程的材料创造条件。在组织学生准备课堂讨论课、准备测验、准备考试的方面,教师的作用在于:第一,为每一个学生布置作业并告知到每一个学生;第二,在学生完成作业的条件下,帮助学生,矫正学生的作业。
        在准备考试时,教师的帮助在于组织辅导,辅导旨在获得附加的知识,拓展学习的教程范围。
        准备教程的作业和毕业技能训练的作业。写课内的作业和毕业技能训练的作业,目的是深化学生的知识,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总结学过的知识,训练能力和技能。提出解决专业问题,解决具体的经济学问题是对经济学的作业不可分割的要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提出研究的课题。合乎逻辑思考的课内作业和毕业技能训练作业中的相互联系的问题促进更深刻的系统的仔细研究所学课程。应该特别注重分析部分,这部分包含自己的观察和得出的结论。善于利用现代研究方法,善于利用各种书籍,善于利用国际的和国内的统计资料文献和互联网是方法学对学生科研作业的要求。
        学生写的文章的内容应该有论证,合乎逻辑,问题阐述清楚,使用科学术语。学生必须独立阐述问题,做出结论,在使用作者的材料时,必须说明引文的出处。学生了解引用教程的文章和毕业技能训练文章的要求,学习教研室出版的关于这个问题的学习参考材料。
        学生实践是教学过程的专门形式,这种形式旨在深化理论知识,获得经济行业的实践活动的技能,掌握最新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获得关于企业活动的主要方向的信息,获得关于生产和管理机构的信息,获得关于企业部门的主要智能方面的信息;学习组织企业的管理活动,学习组织生产过程的方法;分析企业主要财务活动的成果;在生产的集体中获得工作技能,获得沟通和组织活动的经验。学生做工作日记,在日记中指出完成的工作的项目,描绘自己的观察,做总结,得出结论,实践课结束时准备汇报的报告,接下来这些经济学的材料应该用于写专题报告、课内方面的文章和毕业论文。
        二、 教学质量管控
        管控受教育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活动成果是教育过程的必须的元素。管控活动是揭示在质量上数量上鉴定教学成果的行动的总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管控有一系列的功能:信息功能证明掌握学习材料的程度,证明培养能力的程度,证明获得知识、技能技巧的程度;诊断功能定义教育成果,成果取决于个人知识的增长、技能技巧的提高;动因功能刺激学习的积极性,激发独立学习;教育功能形成等同的自我评价学习活动【3】。
  管控获得的信息用于分析班级、学年、系的成果,分析做出提供助学金的决定。实现管控应该遵循某些要求:管控应该具有全面性,覆盖这门学科大纲规定的所有部分,保障检查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检查的个体性,考虑到学生个人素质的特点;系统性、正规性促进教学的连续过程,促进追求新的更高的成果;自愿性、信赖、无恶意性,这些消除学生的紧张程度;评价的客观性,评价的公正性,反映知识、技能技巧的水平的同一性,不可以将评价活动的成果与评价个人绑定在一起;多种监控形式和方法评价学生个体的活动和有效能的活动。包括辨识并再生产掌握的信息。

有效能的活动是探索性的创造性的利用学习的材料。探索的水平要求自主产生客观上新的信息,创造性的水平是获得客观上新的信息【4】。
        每个教学年有标准,在标准中明确对培养学生的水平的要求。评价反映学生掌握教学材料的水平,反映评价的方法不同:教师有口语评定,书面质量鉴定。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以一些标准为基础:充分度,检测掌握大纲知识的充分度;深度,说明材料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的联系的总和的特点的深度;结构性,某些知识总和的等级、连贯性的结构性;灵活性,准备独立寻找研究的方法,准备独立认知解释材料;总结性,学生能归纳具体的知识作为总结;具体性,准备展示具体的知识作为准备展示总结的知识。
        考虑到上述标准,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确定四个等级水平:1、完全掌握教学大纲的材料并运用于个体水平上和有效能的水平上;2、足够充分了解教学大纲材料,运用于个体水平上;3、对教学大纲的主要材料了解不够,运用材料中有错误;4、不了解教学大纲的大部分材料。
        教师必须给学生讲解评价的标准,教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必须将评价与分数区分开来。如果评价是活动的结果的质量参数,那么分数是数量参数,是以数目、字母、代码信号形态表现的符号体系。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利用下列管控体系:预先监管能获得学生初始的知识水平的信息;当前监管反映接受当前材料的程度;阶段性监管是某一时间段后,评价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进程;结果的监管看是否完成学习某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在学习经济类课程时,利用各种各样的管控方法,第一,口语提问检查知识,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第二,书面监管,能同时监管全班的活动,培养学生书面阐述思想的技能,第三,混合型方法,口语提问与书面检查知识相结合,例如,课内的作业答辩和论文答辩。
        在教学机构中组织管控的主要方式是提问,经验表明,如果很少提问,学生不准备功课,不看材料,不断提问促进学生系统准备功课,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提问能规范记住学习的材料,为接下来理解知识准备土壤,教师检查自己的教学情况,检查运用的方法的正确性。
        提问题是课堂的有重要价值的一部分,同讲解一样。通过提出的问题应该能看到学习的题目的最终目标,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活动的成果,为此应该遵循提问的一些要求:问题应该清楚、准确;问题应该涉及题目的主要的关键的方面,触及到学习的现象的实质;调动思维活动,培养认知技能。提问可以在讲课前进行,可以在讲完课后进行,也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进行,提问有下列区别:将当前的提问与检查是否记住并巩固学习的直接材料联系一起;总结性提问,对当前题目的问题、某一部分或者教程做出总结;提问与复习、深化、总结学过的材料联系在一起。根据被提问的主体数量,提问划分为单独的面向班级的提问和组合的提问。单独提问在于,面对班级提问,听学生的回答,然后如果需要,教师补充学生的答案,矫正学生的答案。提问题的优点在于,学生学会系统回答问题、逻辑严谨、结构合理,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但是,单独提问时,几乎全班惰性,只有几个学生积极参加回答问题。全面共同回答问题覆盖检查很多学生,让所有学生集中注意力,锻炼学生准确简短回答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阐述问题具有连贯性,有理有据,但是学生没学会扩展的回答问题,在扩展的回答问题中学生从一种想法转到另一想法,挖掘学生的全部知识深度。 组合提问提出,班级学生同时工作,一个学生口头回答问题,其余学生书面回答问题,利用这个种类的管控,覆盖大的课堂,宽泛地检查知识和能力。教师的投入很大:内容覆盖整个题目,同时选择主要的原理检查学生有限的知识面。此外,教师应该掌控全班的情况,掌控学生回答问题。
        提问的方法同提问的种类一样,同样也有区别。例如,座谈、做练习、测验、考试、短论、测试题。在座谈会上利用提出系统问题的办法检查学过的材料,将学生引导到理解新材料上。通常,扩展回答的问题检测有限的知识范围,但是,要求学生分析信息并组织信息,解决任务,要求利用其它的认知高水平的技能,当需要宽度阐明知识面,获得具体答案时,利用专业性强的问题。测验、考试用口试和笔试形式,有时用组合形式。这是一门课程中间阶段和结果阶段的管控,考试可以是整个学习阶段的管控结果的形式。
        从方法学上对测验和考试提出的建议:提出附加问题,目的是使学生更详细准确的掌握知识,就是说,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果发现学生有讲稿时,建议收走资料;如果再次违规,或者给不及格,或者更换考题的题签,或者就大纲的全部内容进行一对一的对话;如果学生的答案海阔天空,没回答出问题的实质,应该提出具体的问题,以便准确标定知识水平;如果答案不完整,学生沉默,等待提示,应该建议学生结束作答。有时,在口试或者测验过程中为矫正分数创造可能性,这使教师的工作变得复杂,因为学生利用这种可能性请求得到好分数,书面测试消除这种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更广泛利用书面考试、短论、考题。根据目的存在各种类型的短论。在经济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通常用的是原因-结果、比较、论证的短论。在原因-结果的短论中思考集中到条件、事实或者处境上,评价原因和获得的效果。
比较的短论确定目标客体、现象的相似度与差异性,。
        针对研究的课程提出短论的观点的依据。每一个短论,应该提出评价书面作业的质量标准,例如,按照下列标准评价:传达主要思想的准确性;思考的组织性和深思熟虑性;语句的有效性;句子的多样性;文字和标点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0:34-38
[2]盛群力.小组合作互助合作学习革新评述[J].外国教育资料,1992,21(1):1-7
[3]约翰逊等,刘春红,孙海法编译.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在教与学中组建有效的团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8:134-145
[4]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12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