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蓉
身份证号:43060219910909****;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五个抓好”的重要指示要求。将“五个抓好”的重要指示要求融入到新时代下高校党建工作中,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使高校基层党支部成为实现党的领导下的坚强战斗堡垒。创建样板党支部,有助于高校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履行管党治学的政治工作责任。本文将着重分析目前高校党支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湖南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成功经验,以搭建“两平台、三阵地”为基础,从促进党建与专业教学融合发展、加强社会服务、创新活动形式等方面提出新时代下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路径方法研究。
关键词:高校党建 样板党支部 两平台三阵地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第二十六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对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 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安排,2018 年起教育部办公厅组织 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其中一项建设任务即面向全国高校培育创建“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点带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全国高校党建质量全面创优全面提升。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保证党对高等教育坚强领导的重要举措;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维护高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保障;是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现实需要。全国样板党支部建设是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校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融合不够
专业建设是高校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是高校办学的中心任务。党建工作需要围绕专业建设展开,专业建设也可以支持党建工作,发挥“1加1大于2”的功效。[ 陈允恩. 新时代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吸引力与凝聚力建设的实效性研究.2019]但目前全国高校党建与专业建设结合不够紧密,两者之间关联性不强,没有形成互联互动的局面。党建工作没有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专业建设也没有充分发挥支撑作用不强。高校专业建设未能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了党员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同样制约着党建工作效果的提升。
2、党建工作与社会服务联系不够
党中央对党的建设做了全新部署,首次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目标,新要求为当下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强化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重要方式,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但在实践过程中,党员志愿服务面临着专门的志愿服务组织机构不健全、组织队伍建设还需要完善、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力度还有待加深、服务本领还有待增强等问题。还有大部分的学生党支部没有固定的志愿服务平台,造成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学校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大大削弱。[ 陈伟华. 党建+社会服务”视角下的 高校党建工作研究——以铜仁学院为例. 贵州省铜仁学院.2018]
3、党建工作形式单一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党的事业建设、大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社会共同进步意义重大。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新的要求,[ 陈浩.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挑战与思路.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党委宣传部.2018 ]许多高校的党组织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缺乏吸引力。
二、第二党支部的介绍
湖南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构建党建“两平台、三阵地”,以先“立”而后“带”为主线,结合专业特色,创建超越工作室、专业竞赛团队两大平台,培育骨干、树立榜样;融入学生日常,打造思想、生活、网络三大阵地,做好表率、共同成长。支部成果显著,支部党员共获省级及以上28项,国家级14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3项发明专利;支部获评2019年湖南理工学院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第二批湖南省高校党建“样板党支部”。
三、创建样板党支部的重点举措——以湖南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为例
1、党建结合专业打造“两大平台”,选树标杆、对标争先
土建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充分利用已有的组织和工作基础,创建超越工作室和专业竞赛团队两大平台,将党员培养与志愿服务相融合、与专业竞赛相融合,着力培养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和专业竞赛的“排头兵”,将学生党员身份亮起来、标杆立起来。
(一)创建超越工作室,将党建融入志愿服务,促党员服务意识提升
支部创建超越工作室平台,打造“123”志愿服务模式,建有一支由学生党员为主、工作室成员为辅的一体化志愿服务团队,围绕建设新农村和古建筑保护两大核心内容,为贫困乡村和建筑古镇提供测量、规划、宣传三大志愿服务,进一步提升支部党员服务意识。
一是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每年7月,支部组织团队参加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利用CAD、测绘、手绘等多项专业技术,开展“新农村”住宅方案设计。二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古建筑保护。每学期利用周末时间,支部组织团队前往周边古镇,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提供技术服务。
(二)创立专业竞赛团队,将党建融入专业竞赛,促党员专业能力提升
支部党员立足专业特色,发挥专业所长,由一位党员带领一个小组,形成了“1+1”模式的精英竞赛队伍,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专业竞赛团队,在实践锻炼中获得师生好评,在专业竞赛中取得标志性成绩,在学风建设中凸显了党员的先进性。
支部党员将志愿服务团队和专业竞赛团队两大平台不断发展壮大,带领成员努力有方向、学习有方法、实践有动力,不断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对标培育青年骨干力量和先进模范,通过对标看齐,努力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动力和活力。
2、党建融入日常打造“三大阵地”,以身示范、共话成长
土建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党员做到“立”字为先,“带”字当头,将党建带入班级、宿舍、互联网,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示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一)筑牢思想阵地,将党建带入班级,信仰启航促学生理想政治坚定
支部将党建带入新生班级,发挥学生党员在新生思想引领中的主导作用,打造“一党员一班级”品牌项目,即一名学生党员+一个新生班级,开展新生信仰启航“三个一”活动:我是党员,讲授一次新生党课;我是党员,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我是党员,组织一次寝室座谈,助力新生在大学初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坚定理想信念。
我是党员,讲授党课:引导新生听党话、跟党走。支部遵循学生思想成长的规律,在大一新生信仰“拔节孕穗期”组织讲党课,加强新生对党的认识,大力激发其对入党的热情。新生第一堂党课以支部党员带头讲,预备党员辅助讲,发展对象协助录制短视频等形式开展。党课分为“爱国抗‘疫’时代旋律”“大爱无疆共克时艰”“爱国主义筑梦前行”三大篇章,主题包括“从中国战’疫’背后的精神,谈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不忘初心,不负芳华黄文秀”、“如何做一名又红又专的新时代大学生”、“信仰起航——入党故事汇”等,对新生班级宣传党的理论知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优秀党员事迹,引领新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我是党员,开展班会:引导新生爱专业、学专业。支部组织专业对口的超越工作室党员及BIM竞赛团队党员,借助学院“学子讲堂”的平台,将新生班会开在土木专业实验室、工程专业BIM机房、“历保云”平台、实习项目基地及招聘会现场等,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创新班会开展形式。支部党员“现身说法”,在校党员分享专业竞赛经验、毕业生党员讲述就业工作经历,开展“追梦赤子心--BIM竞赛经验分享”、“心路历程--我的红建筑梦”、“实践归来话成长”等主题班会,引导新生确立正确的专业目标、大学目标乃至生涯目标。
我是党员,组织座谈:引导新生明明德、知至善。支部以传承校史文化、弘扬校训精神为主线,开展“宿舍讲堂”系列座谈会,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环境感染力、提供文化引领力。支部党员组织“知校训、扬校风”、“我眼中的图书馆”等座谈会,将“至善穷理”校训融入到新生生活、学习的主场所,培养新生“知校、爱校、荣校”的情怀,让校园文化在宿舍“看得见、听得到”,让思政扎根宿舍、引领成长。
(二)融入生活阵地,将党建带入宿舍,文明领跑创舒适校园环境
土建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先后建立了学生党员示范岗、文明示范责任区、学生党员标兵宿舍,支部党员“亮身份、树新风”,以“激活一点,带动一片”为思想,改善宿舍垃圾乱放、广告乱贴乱写、园区乱闯乱入等宿舍不文明现象。支部党员在学生党员示范岗轮流值班,为新生和家长提供有效入住信息,为老生提供维修、热水申请等服务,并对广大师生提出的建议做好详细记录和汇总。支部党员在文明示范责任区开展党员执勤,劝阻乱翻乱入宿舍园区栏杆的同学,劝导同学随手携带垃圾出宿舍。支部建设党员标兵宿舍,逐步推进“细心整理一个床铺、耐心清洁一个宿舍、专心带动一个集体、全心引导一个楼层”的学生宿舍党建“四个一”工程建设。
(三)创新网络阵地,将党建带入互联网,“微”力量激发党建新活力
土建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为扩大现实党建的影响力,创建支部微信公众号——“土建先锋筑梦前行”,由“日常于行、思政于新、党建于心”三大板块构成,以多样化的传播介质、渠道、载体为新平台,打造信息化、常态化、新型化的榜样引领的“新沃土”。
日常于行,“‘微’力量+宣传=微平台”。支部利用网络技术,创建《党员说》栏目,以“弘扬时代旋律,传递党员声音”为宗旨,分享党员获奖心得,介绍党员学习经验,讲述党员优秀事迹,打造信息化展示平台,传递正能量,为党员示范开辟新通道。
思政于新,“‘微’力量+红色=网红阵地”。支部广泛利用网络红色资源,构建“网红”阵地(网络红色资源阵地),掌握网络话语权,紧扣时事政治,紧扣时代脉搏,打造常态化思政学习平台。支部利用网络学习的便捷性和嵌入型,将“网红资源”具体化、信息化,引导广大同学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发展壮大入党的队伍做出积极贡献。
党建于心,“‘微’力量+防疫=微活动”。支部依托“一党员一班级”品牌项目,在疫情特殊时期,组织开展抗“疫”线上主题党日活动,打造新型化育人平台。支部开展“暖心助学”线上主题党日活动,于疫情期间为新生组织线上考前复习答疑交流会,缓解考前复习的压力。同时,支部党员利用时间碎片化的特点,将学习内容制作成微课程、小视频等便于学生短时间学习的资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支部将党建与网络“微”力量相融合,在新形式下开创新型的党建育人新模式,充分发挥支部党员的主观能动性,拉近支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党建工作展现更大的活力和凝聚力,让党建思政工作转化为“走心入脑”的思政教育工作。
四、结论
样板支部建设进一步深化党员对党建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党建融入专业,实现党建业务不分家。湖南理工学院土建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打造党建“两平台、三阵地”,将党建结合专业,创建超越工作室和BIM竞赛团队两大平台,树典型、立标杆,培养了一大批青年骨干力量;将党建融入日常,筑牢思想阵地、融入生活阵地、创建网络阵地,同分享、共成长,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新时代下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