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重要性探讨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7期   作者:陆慧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陆慧
        广西交通技师学院  530001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完善提出的具体的部署要求方针。本文主要对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研究,同时指出了目前职业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重要性;探讨
        在党的十九大上,“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一指导方针被提出。这是党中央对我国职业教育未来走向的部署要求。近些年,我国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改革迅速,已经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但目前来看这个体系尚未完善,只是一个体系框架,这就需要根据党的指导方针去对其进行完善。
一、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积极作用
        教育乃国之大事,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主要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属于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但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职业教育就个人而言,是训练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服务道德品性,使个人能够成为有利于社会生产的一份子;就社会而言,职业教育对于改进旧的生产方法的谋求改进以及新的生产方法的谋求创造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满足工业化发展需要
        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我国实现工业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主要任务以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和建设现代化为主。这对我国人力资源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来看,我国生产一线存在着劳动者综合素质低,技术型人才匮乏等问题。现有的技术工人在全体工人中只占三分之一的比重,且大多为初级技术工人,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据了4%左右。我国作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制造业大国,却由于制造业生产技术等因素受限,导致我国并不能算的上一个制造业强国。这其中的主要问题在于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较差,我国制造业的产品均以低端产品为主,这类产品附加值低,且对资源的消耗量较大。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高技术人才的匮乏导致了上述现象的存在。目前的世界局势下,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发达国家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和充足,多数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制造业。这样的背景下,想要抓住机遇,提高我国的制造业水平,使得中国制造能够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力,就必须要明白我国制造业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何处。从根源抓起,加快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发展,当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上去了,制造业水平也会随之发展增强。
(二)立足社会现状的需要
        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发展是解决当前社会上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作为世界上人口数量最为庞大的国家,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从而导致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就业难的问题。现如今,我国城镇每年新增需要就业的劳动力人数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在农村地区还有着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存在。这大大加重了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而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发展,可以使当前社会上新增劳动力等人群能够适应当今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劳动力综合素质要求的变化,从而提升社会就业率。
(三)完善国民体系根本所在
        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完善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经之路。在以往,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较为重视的主要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往往处于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社会对于劳动力资源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也因此开始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较为落后,而社会上对于高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却与日俱增。因此,必须要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从而实现我国过敏教育体系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对于劳动人群综合能力素质的需求。
二、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现实情况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职业学校硬件设施陈旧
        我国职业教育经费只占教育总经费的十分之一不到,总体所占比重较低。这导致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往往不能够适应社会的迅速发展。因此我国大多数职业学校都存在办学条件差、设施不足、设备陈旧等现象。绝大多数的实训条件无法满足社会上对于目标培养的要求。职业教育作为一个需要高投入的行业,不同于基础教育,一个教师,一支粉笔加上一块黑板就可以进行教学,职业教育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以外,最为重要的就是通过实践过程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相关职业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但由于办学经费不足,实训教学设施普遍陈旧落后,这些现象导致当前的职业教育无法满足学生高强度的技能训练,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2]。
(二)双师型教师人才缺乏,无法满足教育需求
        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职业教育目的着重于培养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劳动人才,因此职业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因此,职业教育所学习的课程需要和一线的生产紧密结合,这就需要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但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需要具备较为丰富的一线生产管理经验。但是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是,“双师型”教师在职业教育学校中的占比偏低,这类教师的短缺已经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
(三)缺乏特色教材,课程内容陈旧
        职业教育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因此职业学校的课程和教材需要灵活的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安排和编写。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现有的教材存在着诸多问题,类如版本较多,结构滞后,且教材内容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却忽视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且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远远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速度。
        而在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目前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过于强调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这种课程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属于背道而驰,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也严重不符[3]。
三、关于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发展的建议
(一)有效解决职业教育的经费问题
        要呼吁政府加大对于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广泛引进社会资金用于投入改善职业学校的基础设施。同时充分利用相关企业资源,发展多种与企业相联合的办学模式,通过这种模式既可以迎合企业发展的需要,解决企业用工问题,也能使学校在这种模式中获得培养经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同时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加强对职业学校教师的培训
        职业学校的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不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为了保证大多数教师能够满足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需要对教师进行专门的系统性的培训。通过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根据社会需要进行课程改革
        职业学校的生源和培养目标的宗旨是为了社会发展服务,这就对职业学校的课程教材等有着严格要求。职业学校的课程必须能够主动适应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改变强调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的现状。职业教育的课程需要在注重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完善职业教育以及培训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重视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改革,对实现我国发展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诚,宗诚,聂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就、问题与对策建议——《教育规划纲要》十年回顾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07):6-12.
[2]辛宪章,许峰,张岩松.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高职定位与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1(01):44-49.
[3]曹晔.新时代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重要性[J].江苏教育,2018(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