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燕
广西交通技师学院 530001
摘 要:当前我国要从人口大国向人口资源强国迈进,那么职业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就是非常突出的。产学合作是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适应社会化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指导方向,只有结合相关方向,才能形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创新型和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本文围绕着产学合作建立社会化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展开深入分析,以求推动我国的职业教育实现稳步提升。
关键词: 产学合作;社会化;职业教育;培训体系;途径
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然沿着产学合作的方向进步,产学合作主要是指产业、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构建社会化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主要指导思想。社会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职业教育,是整个社会的一种教育,不仅局限在学校内部,还更大程度地蔓延到了整个社会层面。因此这样的社会化指的是在当前社会,用现代化开放性的合作思维来帮助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发展创新。
一、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主体情况
在当前要想深刻地认识到产学合作,建立社会化职业教育培训体系,那么首先要对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主体展开全面的了解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体机构分类,将其分为了学校、企业和社会上的培训公司。此外,还有政府机构或公益组织展开的培训,但它们主要是为了维护弱势群体所开展的,不以教育为主要目的[1]。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是最先从民间兴起的,以民间行会或作坊的形式伴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职业人才的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开始担负起职业教育的职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之间是不等同于学术教育的,认清了这些情况,就能够看到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轨迹是围绕着行业再到学校,再到产学结合这样的方式。整个过程中都与社会需求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就要对培训机构有所了解,培训机构是伴随着现代工业化发展以及对人才有更高的要求,在这样背景下而兴起的它,主要是围绕着行业对人才技能需要所展开的针对性培训。典型特点就是上课时间段收费较高,以盈利性为目的,借助有效的师资队伍为培训者进行技能培训,但当前这种培训主要集中在大企业,中小型企业涉及的培训很少。
学校开展职业教育、企业培训与社会培训,三者之间虽然性质有一定的共同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各方所具备的资源优势都是不同的,最终的目的也是不同的,利益的主体方都是不同的。面对这样的情况,要想在产学合作中建立社会化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就需要三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将教育和培训进行清楚的认知。其实教育和培训不需要对教育培训[2]。进行明确区分,只需要认识到教育和培训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这样才能够推动其实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如果教育只是一种知识与经济的交易,那么就不牵扯道德了,但在职业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包含德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产学合作模式下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二、产学合作建立社会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途径
(一)基于实际,正确开设培训方式
对于人员所进行的职业教育或培训方式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的。例如以企业员工培训为例,它可以分为内部培训外部培训,这是从企业角度来进行的区分,以学校职业教育为例,职业教育和培训,根据场地可以分为课堂教学、定岗实习和参观学习等不同形式。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它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专业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学校是作为人力资源的储备,社会培训机构则是为了具体的培训目标而采取的方式。
在做一些培训过程中,企业和社会机构所能给员工提供的学习培训机会非常有限,因此面对这些情况就要结合社会化职业教育和培训方式,对其展开显性培训和隐性培训这两种方式是围绕着学习环境来划分的,显性培训就是在完全脱离工作的情况下,主要以学习为主,为了更好的工作而进行的一种培训隐性培训,就是在工作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让员工主动的想要为了自己的工作进步而进行学习[3]。这两种方式有机结合,就是非常符合产学合作所形成的一种学习模式。
(二)结合现状,潜在人才发展模式
这种潜在人才发展的模式能够帮助企业和职业院校双方实现共赢,作为中小型企业,他们在日常的招聘工作都是围绕岗位需求所招聘的。很少有企业会在院校中提前开始选择合适的人员,但在当前借助产学合作构建的社会化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中,能够让双方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培训平台,让潜在的学生后期能够进入到企业,变成正式员工,帮助企业获得人才储备上的突出优势。同时在培训内容上,结合企业工作的需要和学校职业教育,密切联系学校,给学生展开针对性的培训,帮助学生的知识能力实践能力都得到全面提升。在当前某一个企业,它所能接受潜在员工的数量是有要求的[4]。面对这样的情况,职业院校的学生不得不分布到各个企业进行实习,老师们在进行指导时就会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面对这些情况,直接围绕着企业对员工的需求点出发,在企业内部利用老员工带新员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实现更好的发展创新。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之间的行程应该是以社会化为主的教育网状,在发达国家,这样的模式已经非常成熟,社会化的教育体系,它意味着社会各行各业都非常认可职业教育的突出作用,能够整合力量帮助职业教育实现更好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产学合作就是社会化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要结合现状,利用潜在人才发展模式,帮助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进步。
三、社会化职业教育培训过程中三方综合的策略
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三方主要是围绕着地方政府、企业和高校这三方的合作。只有三方密切合作,才能够保证构建社会化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首先政府要对职业院校的发展进行鼓励和支持,通过宏观引导,让职业院校人才教育企业用人发展都有更强的针对性,由政府的有效引导,将院校的知识型人才让企业看到了解。但是在这样的模式下,政府大多数是和一些知名企业合作,这样就让一些中小型企业失去了这样的机会,无法从中实现更好的发展。不过其中涉及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较为知名的企业,他们会倾向于和知名大学合作,这时候地方职业院校就可以和中小型企业进行合作,在教育培训中实现更好的发展,双方能够有针对性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除了政府方面之外,企业可以入驻学校。来到学校获得经济支持的同时,也获得更多人才优势。在政府当前倡导的学习型企业过程中,企业通过入驻学校,帮助自身实现更好的学习提升发展。这样三方在合作过程中,既解决了学生在职业院校中学习后的实习培训,又让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潜在员工,政府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相关的政策指导,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推动了就业的发展,这个理想化的状态达成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需要三方不断完善[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非常有帮助,可以提升就业质量,推动经济发展。联系社会综合背景,在产学合作下,建立一种社会化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帮助企业获得人才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侠婷婷.经济转型对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5):50-51.
[2]邹小勤.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模式发展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4):143-144.
[3]赵淑梅,温翠玲.新时代创新型中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完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8(36):1.
[4]赵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J].新校园(阅读),2018(12):94.
[5]徐旭英.产学合作建立社会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J].价值工程,2010,29(11):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