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芳
建阳区将口中心幼儿园 福建 南平 354215
摘要: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工作之中的关键内容,通过强化立德树人工作能够有效地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并逐步地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核心目标。本文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对立德树人的的现实意义和内涵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立足于行为习惯培养孩子综合素养的措施。
关键词:立德树人;行为习惯;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开展的核心路径,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相关单位的教育工作推进必须围绕培养孩子思想道德的素质,促进孩子思想行为全方面的改善为目标,以此确保相关孩子在接受相应的教育之后,能够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的效果。
1 充分认识立德树人的现实意义
1.1立德树人的内涵
立德树人的语境深远,立德,就是坚持教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感化、激励受教育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合适的教育来塑造和改变人。从学校的角度而言,立德树人是要求学校为人民提供满意的教育,即让学子在学校教育中培养起健全、健康的人格,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能够受用终身的知识和能力,在离开学校环境之后,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和能力去实现自身理想,以及肩负起国家民族赋予在他们身上的责任[1]。
1.2立德树人的现实意义
将立德树人作为当代孩子教育的重点,其根本的目标是促进孩子在德智体美方面的全面发展,并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孩子是我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孩子的成长与我国的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而立德树人观念的引入,是让孩子在学习之中获得建设社会主义能力的基础,只有当孩子拥有高尚的道德的情操,才能保障其有效地服务于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个人的道德素质可能会在一些层面上形成不和谐因素,立德树人的理念就是通过在教育阶段,将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工作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根本上去消减将来的不和谐因素。
2 立足于行为习惯进行孩子培养的方法
2.1家校结合,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
在当前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固然是促进孩子成长的关键,但家庭教育也具有不可忽视的的作用,针对这种现状,相关单位在实施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需要充分地结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优势,通过这种方式来全面地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实际情况来看,相关单位在展开这一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首先通过与孩子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形成一定的工作机制,以及构建起稳定的交流沟通渠道,在此基础上,相关教师需要定时定期与孩子家长展开以孩子为中心的交流活动,从而发现当前孩子在各个环境之中所存在的不足现象,并及时予以纠正。其次,家校合作的过程中,相关教师也需要针对目前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针对部分孩子的良好表现进行记录和录制,定期与其他孩子进行观看和分享,这种方法之下能够比较良好地发挥除榜样的力量,让孩子在对榜样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成长。此外,相关教师在对孩子的教育之中,需要注意对孩子自尊心的保护,防止自身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出现过激言辞,尤其是针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教师的不当言辞可能导致孩子失去信心,从而无法达到促进孩子思想道德全面发展的目标。家校结合,必然要求家长为孩子形成表率作用,例如相关家长需要尽量保证良好的作息习惯,也必须尽量保持孩子的生活起居在所有时间阶段之中具有较强的一致性,避免由于家长自身的推脱而无法陪伴孩子成长和进步的情况出现。
2.2加强对孩子的鼓励
在实施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要促进孩子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的提升,教师除了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孩子良好表现的表扬与鼓励,在这种方法之下,孩子能够逐步地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在针对年龄较小的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评比,来对孩子不同阶段的行为习惯和具体表现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表现较为良好的孩子进行鼓励和表扬,通过这种方式,孩子的思维之中能够逐步形成一定的对错标准,并让孩子在相关标准的引导之下展开相应的学习和生活。此外,相关教师也可以针对部分孩子年龄较小的特点,将孩子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遵守的规则和所需要进行的事情编成儿歌,让孩子对这些儿歌的内容进行熟悉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孩子将能够比较良好地在日常生活之中开展相应的活动,并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最后,除了鼓励和表扬,教师也要注意在特定情况下,也必须对孩子进行严格的要求,例如当部分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出现错误的行为的时候,教师必须以严格的态度对孩子进行批评,让孩子在批评之中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形成明确的改正方向。
2.3言传身教地引导孩子
年龄较小的孩子在思维上尚没有完全成熟,缺乏正确的是非对错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容易在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形成一系列不良行为习惯,不利于对孩子思想道德的教育和提高,针对这种现象,相关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以自身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习惯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教师自身成为值得孩子学习的榜样。例如,在日常教育之中教师可以以自身的饮食习惯、对玩具的整理等方式,来引导孩子形成不挑食、对自己的物品进行整理归纳和物归原处的生活习惯,同时在以教师为榜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注重对孩子情况的关注和鼓励,努力成为值得孩子尊敬和依赖的人,在这种方式之下,将能够起到更好的培养效果。除了以自身行为为引导之外,教师还需要注重语言教育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成长的巨大作用,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当前部分孩子的相关行为习惯进行提问,让孩子在问题之中对自身的行为习惯进行反思,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让孩子逐步形成明确的行为标准。同时在进行语言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取故事讲述的方法来进行正确价值观的传递,例如让孩子讲述自己或家人的故事,在故事结束之后,教师对故事元素进行提炼,以此来引导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成长。
2.4持之以恒地实施教育
同时在实际的教育中,也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如对于孩子上课纪律来说,很多的孩子都不能很好的去遵守课堂纪律,时常出现上课期间随意走动,交头接耳的情况;这主要就是因为此时孩子的年龄尚小,不同于小学初中阶段的孩子,在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上都极度的缺乏,所以就可以通过课前小游戏的方式对他们的上课纪律习惯进行培养。如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合理的使用“小手背后面、眼睛看前面、小脚放下面”的游戏,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通过实践证明,此种方式长期下来,可以有效的将孩子上课交头接耳、随意走动的习惯进行改变。
教育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成效需要相关教师在推进自身工作的过程中以持之以恒的态度来进行,尤其是针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的教育,这些内容的教育需要孩子在自身的学习和理解之中逐步地完成总结,形成系统性的指导标准,在相关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逐步完善之后,孩子才能在相应的标准和价值观的指导之下,正确地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基于这一实际情况,相关教师在展开教育的阶段,首先需要摸清当前孩子的具体情况,并从实际情况入手,制定完善的思想道德教育规划,以特定时间段为周期来推进相关的教育工作[3]。其次,在形成系统性的工作规划之后,相关教师还有必要对自身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进行不断地更新,以确保自身的教育实践能够与当前的教育需求充分契合。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教育工作之中,立德树人具有深刻的内涵,针对目前相关孩子的教育工作,教师和学校有必要充分把握当前孩子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通过加强家校合作、采取言传身教和增强对孩子的鼓励等方法来实现教育目标,最终促进孩子在思想和行为上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孙其昂. 现代性视阈中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特征及认识思路[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2019, 000(019):14-18.
[2]曾裕华. 高校思政课主体间性教学实效性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中心的考查[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 000(004):83-85.
[3]邱镛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探索[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v.19;No.73(01):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