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措施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7期   作者:方秋源
[导读]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本专业学生以后就业工作和职业生涯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方秋源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广西  崇左  532200
        摘要: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本专业学生以后就业工作和职业生涯发展意义十分重大。然而就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进行加以解决。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表达能力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围绕培养本专业学生表达能力的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表达能力;目标;兴趣;朗读
        接下来,本文将首先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表达能力存在的问题,然后以此为基础,从明确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目标,激发学生进行积极表达的兴趣,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利用演讲增强学生表达自信心,指导复述发展学生的表达思维等几个方面,围绕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表达能力的措施,展开研究。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表达能力存在问题分析
        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学生以后在工作岗位上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就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
        一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有的学生由于性格和知识基础的原因,在进行表达的时候词汇匮乏、缺乏逻辑,不善于组织语言进行表达。遇到问题不知道从何处入手诉说,或者是表达内容前后不一、条理不清,让人难以理解和捕捉有用信息。二是,教学中没有形成良好的表达环境。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学生们在网络上进行表达交流表现的比较活跃,但是在现实中往往却沉默寡言。这是因为没有给学生创造一种表达交流的环境,学生们表达机会较少,很少主动与人畅所欲言,容易形成不善表达的状况。三是,没有掌握的有效表达技能。现在的学生们自我中心思想强烈,在与人交往表达中不注重别人感受,对人缺乏尊重,经常是自己想什么就说什么,没有掌握与人交往表达的有效技能。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明确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的定位,主要是培养具有较高水平和素质的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要。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表达能力培养上,应该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内容和方向,确定明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目标,以帮助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的开展幼儿教育工作。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表达能力培养中,学校应以学生的工作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不仅具备深厚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还要具备相当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合理的表达,并用幼儿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向幼儿有效传递知识、组织教学活动。
        (二)激发学生进行积极表达的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引导学生们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方面,激发学生进行积极表达的兴趣,是做好这项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对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十分重要。

只有当学生产生了表达兴趣,才会有表达欲望,并主动把自己的想法、思想、情感表达出来。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为学生创设表达的情境,引导学生产生表达的动机。比如,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应聘工作的情境,围绕面试给学生设计这样几个问题:请介绍一下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自己有哪些爱好、特长和不足之处?到这里应聘有什么期望,或是想获得什么待遇?谈一谈自己对未来工作的看法。在情境的带动下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起来,学生们都想尝试进行回答,产生了积极表达的兴趣。这样学生们在表达中就能更好的了解自我、展示自我,并学会一些表达的方法和技巧,表达能力自然获得提高。
        (三)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朗读是阅读方式的一种,也就是大声阅读,在这一过程中把文字转化成为语言,对于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十分重要。还能够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传递情感,增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表达能力培养上,可以通过引领学生朗读,让学生感受文本中美妙的描写、人物的介绍、情感的宣泄,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和素材。比如,我们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也可以朗读新闻通讯、书信稿件等材料,展示语言表达的魅力,让学生在朗读中进行领悟和思考,进而提升本专业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还要传授给学生一些朗读方法和技巧,要求学生朗读一些经典名著或名家名作,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表达训练。
        (四)利用演讲增强学生表达自信心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表达能力存在不足,很多都是因为缺乏表达的自信心,需要本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调动学生表达的热情,使他们敢于主动表达。而演讲活动能够激发学生表达的情绪,让学生进行思想、观点、看法的传递,能够增强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有效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因此,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表达能力,可以通过组织开展演讲的方式,让学生满怀激情和自信的进行表达,锻炼学生表达的勇气和信心。比如,可以围绕本专业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对职业生涯的期望,组织开展各种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观点和看法,憧憬未来职业发展。
        (五)指导复述发展学生的表达思维
        表达是一种语言活动,也是一种大脑思维的过程,是通过语言的方式表达个人思想和观点。因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表达能力,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表达思维,满足学生表达能力提升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本专业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创新教学的方式,运用有效的手段训练学生表达思维。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重复叙述文本的方法,引导学生以讲故事、回顾故事内容的方式,把看到的、听到的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合理组织语言词汇,进行有效正确的表述和叙说,训练学生的表达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表达能力,应明确培养的目标,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演讲、复述等教学方式,训练学生表达思维,增强学生表达自信,全面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文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J].青春岁月,2019(09):101.
[2]金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农家参谋,2019(11):244+246.
[3]李永华.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训练[J].文学教育(上),2018(12):176-177.
[4]熊秋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言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报刊荟萃,2018(08):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