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绘本馆"的争吵——谈区域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7期   作者:於梦真
[导读] 绘本馆可以营造生动的绘本故事形象,让幼儿在自己认知范围内,了解绘本故事中丰富的故事,更容易开展绘本阅读教学,并为幼儿营造积极的绘本阅读环境。
        於梦真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跨塘中心幼儿园  江苏省苏州市215122
        摘要:绘本馆可以营造生动的绘本故事形象,让幼儿在自己认知范围内,了解绘本故事中丰富的故事,更容易开展绘本阅读教学,并为幼儿营造积极的绘本阅读环境。绘本故事通过鲜艳的色彩、生动趣味性的图画,丰富的故事情节,向幼儿们展示着生活的多姿多彩,可以作为一种有利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幼儿们通过绘本阅读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能力,因此本文注重通过创设绘本馆,对区域环环境进行创设利用。
        关键词:绘本馆;区域环境;创设与利用
        引言:
        绘本阅读教学早在小班教学时已经被应用,作为班级区域性活动,进行定期开展,小班幼儿因为认知度低,一般都是在玩乐中观看,对于大班幼儿而言,他们具有自己的思想,在绘本阅读时,会产生一些坏习惯,影响绘本阅读教学的进行,因此幼儿教师们需要通过区域环境创设,注重方面发挥绘本馆的作用。
        一、案例陈述
        在晨间活动结束后,幼儿们纷纷进入到自己喜欢的区域玩游戏,这时在绘本馆中出现了幼儿们的争吵声,教师查看后发现,原来是幼儿们在阅读绘本时发生了矛盾,教师询问后发现,幼儿们因为谁第一个拿到手而发生了矛盾,其中一个孩子将书撕坏了。教师们仔细分析询问原因后发现,撕书的孩子有好的习惯,思想也不健康,过于霸占绘本馆的场地和图书资源,另一个孩子自觉性强,有健康的思想,他任务绘本馆需要安静,这里是读书的地方,需要保持宁静。对于这种现象,教师用相机记录下来,将其作为一个有利的案例资源开展教育活动。
        二、案例分析
        对于以上幼儿们之间的对话,教师在分析后,总结了这三点原因:第一,家庭教育。撕书的孩子,因为家长忙,由爷爷奶奶负责照顾,他们比较溺爱孩子,导致孩子比较放肆、强势,家长们人为孩子产生这种自我意识是正常的,不需要进行解决,且对孩子未来也没有任何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家长们的这种教育观念是错误的,他们缺乏对孩子不正确行为的约束,导致孩子过度放肆,对自己错误的行为不加控制,才促使孩子做出不合时宜的举动。第二,绘本馆创设因素的影响。首先,绘本馆区域性规则、制度不完善,小班在开设绘本馆时,对于规则一般都是幼儿教师制定的,教师们只要去幼儿在看书时保持安静、爱护书,看完后及时放回。对于这种要求,教师没有制定规范,也对幼儿是否做到不清楚,导致规则流于形式,无法起到实际作用,幼儿们在读书时,往往会发生争论、分歧现象。其次,绘本馆图书数量不全,教师们在放置图书时,没有及时对小班幼儿的兴趣、身心发展特点等信息进行调查,按照统一标准放置图书,导致符合幼儿实际需求的图书较少,幼儿们往往会因为某一本书会发生争吵。最后,绘本馆废物站设置不科学,对于废物站,幼儿理解不到位,他们认为废物站只是不能用的图书扔掉的地方,导致幼儿们存在不爱惜图书的现象,当图书破损后直接丢弃,缺乏图书修补,重新利用的意识,最终导致图书数量不足[1] 。
        三、教育反思
        (一)家园合作,共同教育
        在幼儿班级中,会有一批比较顽皮,不听话的孩子让教师和家长们都比较烦恼,如果解决方法不当,不仅会阻碍幼儿教育工作的进行,也会影响幼儿后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促使幼儿养成这种不良的习惯,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对此幼儿教师们在处理这种问题幼儿时需要综合考虑、谨慎处理,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现象进行,幼儿教师可以加强和幼儿家长的合作,共同教育孩子。

家长们在家里需要引导幼儿从小养成遵守规则和标准的意识,在幼儿提出新要求时,需要考虑这些要求是否合理,在考虑是否满足孩子,对于不合理的要求需要引导幼儿分析,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需求。幼儿家长们需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对于幼儿的错误行为需要耐心劝导,切勿急功近利。对于教师,需要严格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基本要求进行教育,通过集体活动,引导幼儿学会遵守集体规则,班级规则,让幼儿明白幼儿园是一个集体场所,和自己的家庭环境是不同的,因此要应用不同的生活方式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教师需要循序渐进的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明白集体规则的真正意义,发现家和幼儿园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2] 。
        (二)发挥幼儿主体性,注重环境创设
        首先,对于区域性的幼儿活动,教师需要和幼儿们共同探讨,共同制定规则。幼儿区域环境的教育价值不仅体现在环境中,也体现在环境创设过程中。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自己单方面制定活动规则的方式,注重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幼儿的活动参与意识,给与幼儿更多的发言权。教师可以将环境创设的任务交给幼儿,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制定规则。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下课时间,利用多媒体工具,将绘本馆的整个视频播放出来,让幼儿们集体观看,共同探讨其中的问题,在探讨结束后,教师可以邀请当事人发言,教师进行引导,最终要求幼儿们制定统一的规则。对于规则内容,可以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第一,设置卡片,凭卡片进入馆内选书,如果其他的人都想要看书可以商讨决定;第二,设置值日表,促使每一个幼儿都有管理绘本馆的权利,促使幼儿们相互监督,对于各种违背规则的行为上报,由老师取消读书规则;第三,需要设计区域规则图,教师引导幼儿们集体制定规则图,以此让每一个幼儿都内化规则,从而在读书时可以不自觉的遵守,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规则意识也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其次,成立图书保护馆,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们相互协作、相互监督,通过视频可以发现,图书浪费行为主要有幼儿们修补意识和保护意识不高导致的,因此教师可以将原来的废物站变为图书保护馆,让幼儿们在实践操作中提高自己的图书保护意识,并掌握具体的修补图书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查资料、看视频、绘图等方法先绘制出修补流程图,最终在完成后,将其张贴在图书保护馆中,对于各种修补工具,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们自己放置到图书急救箱中。最后,幼儿需求调查,根据需求设置图书。教师需要在设置图书前,需要通过调研和调查活动了解幼儿们的兴趣、认知能力,从而保持图书数量、种类、质量都齐全,以此满足幼儿的多样化阅读需求。对于图书设置来源,教师可以从书店直接购买,也可以组织幼儿捐赠旧书,或者要求幼儿们自己搜集,最终确保可挑选的图书资料充足。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们设置一些标签,在使用图书的过程中学会图书分类,并对自己喜欢的书籍做好标记,最终确保图书数量和种类符合幼儿实际[3] 。
        四、结束语
        总之,区域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可以有效解决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不足,根据就幼儿实际需求和现状科学创设区域环境,可以完善绘本馆建设,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幼儿在多样化的阅读环境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幼儿教师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发挥幼儿行为和环境互动之间的积极效应,从而有效提高幼儿环境创设、活动参与的自觉性、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唐晶晶. "小小绘本馆"的争吵——区域环境创设与利用[J]. 好家长, 2019, 000(036):P.94-95.
        [2] 张贤青, 桂国青. 绘本润童心阅读伴成长--幼儿园绘本馆环境创设[J].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19(Z1).
        [3] 向晴, 胡波波. 让本土文化在孩子心中扎根——玉山县保育院环境创设成果一览[J]. 江西教育, 2018, 000(001):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