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思政教育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7期   作者:杨雄镇
[导读] 育人先育德,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
        杨雄镇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广西  崇左  532200
        摘要:育人先育德,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必须思想素质过硬,具备正确的三观。而幼儿教师担负着基础教育的重任,奋斗在教育一线,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针对新时期如何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思政教育展开探讨,并结合当前思政教育现状,提出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思政教育;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引言: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下,部分学生虽专业技能强,在社会上、工作岗位中,却呈现出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失的情况。“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要求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目前来看,很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低,对师德缺乏正确认识,思政教育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有必要针对新要求,加强思政教育改革,进一步增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
一、新时期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思政教育的意义
        思政教育是引导学生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的重要途径,通过思政教育能使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与管理[1]。新时代背景下,物质资源丰富,利益诱惑越来越多。且随着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为社会不良思想和文化传播带来了便利条件,学生综合素质呈下滑趋势。
        幼儿阶段是人类成长的关键时期,该阶段幼儿较为敏感,模仿能力强,易受到大环境影响。若幼儿教师自身的三观不正,负面情绪严重,将不利于幼儿健康性格的形成。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思政教育,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思想,解决学生心理问题,避免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迷失自我,才能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形成良好师德,为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奠定思想基础。因此,积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前教育专业思政教育的现状
        很多院校对思政教育缺乏重视,思政教育模式落后,教学内容苍白空洞,导致思政教育与时代脱节[2]。目前各院思政教育大多时候流于表面,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缺少对学生心理动态的把握,思政教育功能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
        由于思政教育的缺失,造成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低,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学前教育专业,觉得该专业与自己期望落差较大,缺乏学习信心和学习热情。
        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已明确指出,要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重点。幼儿时期是人格品行形成的起点,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引导者,在基础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3]。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要顺应时代发展,适应新政策要求,加强思政教育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符合一线幼儿教师要求的专业人才。
三、新时期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思政教育的措施
(一)转变教育方式
        社会环境、时代背景对学生思维发展有极大影响,传统范式化的思政教育思路,已无法完全适用于新一代的学生。

因此,学前教育专业思政教育应革新教育思路,转变教学模式,使思政教育紧随时代步伐。具体来讲,要大胆突破以往的范式化教育思路,尝试生活化教育,让思政教育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结合时代背景、社会环境,针对当代学生特征进行思政教育,从而增强学生对教育的认同感。例如,引入各类真实案例,通过真人真事来增强思政教育的可信度,通过榜样效应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被教育对象能自我教育,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实际上,很多学生自律性差,综合素质低下,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思政教育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教师要积极主动的与学生建立平等沟通关系,了解学生动态,通过及时的沟通,引导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识,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与控制,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
(三)引导正确舆论导向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普及度越来越高,当代学生已对互联网产生极大的依赖性。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学生92%基于网络获取信息资源。若网络充斥大量的不良信息,势必对学生思想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网络教育建设,引导正确舆论导向。例如,学校可建立自己的官方微博,借助自媒体信息传播的优势,宣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另如,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网的控制,屏蔽不良文化、不当言论,营造健康网络环境。此外,还要引导学生的媒体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道德,具备网络自律意识。
(四)革新师生沟通方式
        师生面对面的沟通,很多学生不好意思吐露心声,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网络沟通无需面对面,学生可以没有压力的说出真实想法,沟通效果更好。而且网络具有便捷性,沟通效率更高,针对性强,能有效降低师生沟通难度。因此,可构建网络沟通模式,发挥网络通信优势,借助互联网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如,建设心理辅导公众号,通过微信和同学沟通,同时定期对学生推送相关文案。
(五)创新教学内容
        以往思政教育内容,普遍围绕教学大纲和教材。思政教育内容大多单一、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为改善思政教育现状,应创新思想教育内容与方式。具体来讲,不应局限于思政教育,应将思政教育与学前教育专业进行融合。如,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可融入红色歌曲、红色戏剧,通过红色文化进行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这样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更丰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远比传统的理论灌输教育效果更好。
四、结束语:
        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关系到幼儿的成长。但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思政教育在诸多方面仍存在不足,很多学生职业认同感低,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甚至有错误的思想观念。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质量,学前教育专业思政教育过程中,应加强革新,转变教育方式,创新教学内容,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强化对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熊欢.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提炼与运用——以“幼儿家庭教育”课程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1(06):37-40.
[2]李波.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探索[J].理论观察,2020(11):159-161.
[3]李杰平.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德育功能实现路径[J].河北职业教育,2020,4(04):54-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