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想象性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7期   作者:王玉汝
[导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最头痛的是学生的作文评改。因为大部分同学的作文只有两三行字,要不就是抄袭优秀范文。
        王玉汝
        海南省东方市第三小学  海南东方572600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最头痛的是学生的作文评改。因为大部分同学的作文只有两三行字,要不就是抄袭优秀范文。看着这些“佳作”,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的话:“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怎样避免把学生教成只会“模仿和抄袭”的人?我想那就是从小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使他们逐步提高创造能力。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大胆试验,指导学生进行想象性的作文训练,培养学生从小具有创造精神,为将来成长奠定基础。
        一、指导学生把静物写活
        静物的描写,指的是对器具、用品之类的物件的描写。在指导学生进行静物练习时,除了要求学生対所描写的物品仔细观察,写出他们的形状、颜色、结构、质地,做到写什么像什么以外,还要求学生大胆想象,把静物写活。在一次作文练习中,我先让学生把自己的书包放在桌面上,然后叫他们仔细观察和描写自己的书包。一个学生这样写:“我的书包表面画着一头大象,画得多逼真啊!长长的鼻子,大大的眼睛,耳朵像两把大芭蕉扇。四条腿短而粗,就像四条大柱子,圆圆的肚皮快要垂到地上了,那尾巴更有趣,打着卷向上翘起来。”看他写的句子,使人如见其物,于是我又进一步指导学生把书包写活,把它写得像人一样会说会动有感情。这个同学继续往下写:“书包它有一张大嘴,这时它对我说:‘小主人,我来为你服务了,请把课本、笔盒、字典放到我的肚子里吧’……”下一步,我又要求他们各自写自己心爱的玩具。在同学们的笔下,有的写小飞机展翅欲飞,变形金钢攻克敌人的暗堡,存钱盒能做小主人的思想工作。
        二、指导学生学会打比方
        打比方需要联想,需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是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通过阅读课的引导和学习,学生懂得了什么是打比方,并找出课文中许多生动的比喻句之后,我结合具体的事物指导学生展开联想,造出生动贴切的比喻句。例如,我带学生去观赏校园的花园,在观看字样花池里的自动旋转喷头时,许多同学高兴地说:“真好看啊!水喷得多冲啊!”针对学生的赞叹,我乘热打铁问:“这花池怎样好看?水喷得怎么个冲劲?自动旋转喷头猛地出水来,像什么?水从空中落下,钻进花池里,又像什么?几个小喷孔喷出来的水交织在一起,白茫茫的一片,拿什么来打比方?随着水量的大小,自动旋转喷头的喷水有高低的变化,这又像什么?”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许多生动的比喻:“自动旋转喷头猛地喷出的水如蛟龙出海,猛地窜出。”“水从空中落下,刷地又似仙女散花,落入池中。”“几个小喷孔喷出来的水交织在一起,白茫茫的一片、像一挂巨大的珠帘。”“喷头的喷水,时而高、时而低、时而猛、时而弱,飘忽不定,像一群出色的舞蹈家,正随着优美的乐曲翩翩起舞。”从学生神采飞扬的神情和这些新奇巧妙的比喻中,我看到了课外学习的重要性,这是学生课内知识的灵活运用。同时,我还看到了学生旺盛的创造欲望和由联想而触发的创造火花。
        三、提供故事的情节续结尾
        小学生最爱听老师讲故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我经常进行“听故事续结尾”也就是“接龙”的写作练习。

一次,我给学生讲《漂亮的新衬衫》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翁小王浩为了参加“六?ー”儿童节的活动,穿上了漂亮的新衬衫。可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当他穿过马路时……讲到这里我故意停住不讲了。问小王浩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呢?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大胆想象,续写出故事的结局。结果,同学们开动脑筋,写出多种结尾。大致可分为两类:①小王浩为了引一位盲人过马路被车轧死了。②小王浩过马路时不看路,差点被车撞了,结果救他的叔叔却被撞伤流了许多血,血染红了小王浩的衬衫……结尾续出后,还要组织讨论,看哪种结尾写得好,合情合理,以便在培养想象力的同时提高分析能力。
        四、上好说话课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设说话训练课,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在进行《在小树林里》的说话课时,我用画面给学生仔细观察后,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让学生说出这个图画的内容。学生很快就说出:“在一个小树林里,有小松鼠,有小山羊,有小熊,还有小猴,它们愉快地生活在一起。”接着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谁在干什么?”的句式说。学生说:“小松鼠在吃松籽,小山羊在吃青草……”再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让学生把句子说得更具体、更完整。
        五、对所学的课文进行加写、补写、扩写及续写练习
        加写、补写、扩写、续写是结合课文的学习进行的,在导学生读懂课文,激发对课文的人物热爱同情的感情之后,我要求学生依据课文的内容,进行合理想象的练习。如学习了《小珊迪》以后,提问:“天气很冷,小珊迪为什么要到外面卖火柴呢?”为课文加写一段“小珊迪走出家门前的故事”。一个学生这样写:“小利比和小珊迪的父母早死了。有一天,天还没有亮,小利比就哭着对哥哥说:哥哥,我饿极了,实在是忍不住了。’‘好,哥哥现在就去卖火柴换钱买回面包。天气很冷,你不要乱跑,好好呆在家等哥哥回来’。”又如在学习《三味书屋》时,我就在鲁迅被先生严厉批评后,他回到座位上刻了个“早”字时,心里想些什么,进行扩写练习。
        六、看电视写片断
        小学生很爱看动画片,片中生动的画面,感人的镜头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让学生回忆他们看过的动画片,片中的画面和镜头就会重新浮现在眼前,再指导学生用文字表述出来。这个过程也是一种想象力的训练。
        七、因材施教地进行作文评改
        学生的习作能力有大小,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实。一个班级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既不能站在一个水平线上齐步前进,也不能像飞禽一样展翅就可以从大地的基点上飞向天空的高层。必须是每个学生都站在自己的能力基点上,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一步一个阶梯地提高起来的。因此,我在作文评改中,采用了因材施教,这对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没有消极的影响。同时,遵循长善救失的原则,对学生作文中有微小的成功和进步的,要加以肯定和指导。小学生得到老师的一句表扬,就会更加努力,甚至会发展成为终身奋斗的理想。假如对差生的作文熟视无睹,不置可否,这样就会使他们失望、怨恨,技能会自行消退,爱写变成不爱写,会写变成不会写了。因材施教地进行作文评改,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老师的指导,从而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以上这几种写作训练,由于新颖有趣,能激发学生想象和动笔的兴趣,加上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进行作文评改,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长进,试验得到了一些效果。想象推动创造,创造蕴于想象之中,在学生兴趣盎然地写作和驰聘想象的过程中,写出自己的文章。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