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阅读能力提高策略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7期   作者:王旭嫣
[导读]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特殊教育的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特殊教育儿童的管理来说,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许多儿童的管理和教育效果都受到早期阅读能力培养不及时的影响。
        王旭嫣
        浙江康复医疗中心,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特殊教育的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特殊教育儿童的管理来说,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许多儿童的管理和教育效果都受到早期阅读能力培养不及时的影响。因此,及时实施教育管理中的早期阅读能力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在开展特殊教育工作的前提下,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以提高其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为目标,从而缓解其自闭症症状。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阅读能力;提高策略
引言
        自闭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发育障碍,而语言理解、掌握和使用障碍是发育迟缓的主要症状之一。阅读是提高自闭症儿童语言和社会技能的重要手段,是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的重要贡献。
一、自闭症儿童阅读能力研究现状
        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儿童相比,自闭症儿童在语言应用方面表现出较低的水平。美国语言学家史密斯以14名自闭症学龄前儿童为样本,检查他们的语言意识和单词识别能力,结果显示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在语言识别方面有显著差距。通过上述研究可以看出,自闭症儿童的语言意识主要依赖视觉技能,与单词识别没有直接的关联。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其交流障碍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口头表达能力方面的差异。一些孩子在语言表达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困难,其他孩子则不能发展功能性语言。他们在实用主义方面存在困难,即在使用社交语言时遇到困难,包括语言(例如缺乏扭曲和意见形成)和非语言(例如没有眼神接触和面部表情),会影响自闭症儿童与其他人交流。美国教育学家Eigst经研究发现部分自闭症儿童可以接受一定的词汇,但是在语言组织方面和心理活动阐述方面存在障碍,特别是口头叙述。教育学家Baixauli等人研究发现,对于智力超过75的儿童,自闭症受试者与正常儿童对照组之间的叙述测验没有显著差异。
二、自闭症儿童阅读策略
        (一)创建立体化课堂
        自闭症儿童在语言沟通方面都会存在着或多或少障碍,而一些中度甚至重度的自闭症儿童,无论是语言的理解还是表达方面都会相对而言比较弱势,所以说在进行自闭症儿童教育的过程当中,传统教学的过程当中,使用的一些分析的方法,及跟读方法都是不太适用的。所以说教师需要按照自闭儿童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一些较为先进的以作为主、图片展示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首先可以使用的方法就是排列图片,利用大图书,绘本图片打印,更形象直观的展示在黑板上,工作板上。最后教师可以对于相应的故事情节进行一定的总结,让学生对图片进行排列。把绘本的故事能够还原出来。
        比如绘本《小蛇散步》,教师就可以在这本书当中挑选出来几幅绘本当中的图画,把这些图画彩色打印出来,在教学时如果讲到了一些相似的情节,学生就需要将情节当中的图片找出来,而且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于图片上面的一些内容简单的描述出来,按照一些科学的顺序在图片上面标上序号,然后可以在小黑板贴下来。教师在小黑板上必须已经提前写上了带有箭头的流程图。这个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参与进去,教师只是作为辅助,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于图片上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复述,在这个时候就可以让自闭症的儿童参与度更高,使自闭症的儿童在操作、实践中使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和提升。其次就是自主规划,中轻度自闭症儿童是有一定绘画能力,可以进行比较简单的涂色。教师在讲授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过程当中,可以把绘本上的小动物的具体形象或者是大饼的形状画成一个个轮廓,然后打印出来。让学生对于这些轮廓进行绘画和涂色之后,再帮助学生将其塑封。这些就成为师生之间独特的教学工具。教师可以使用类似的图片设计更多的活动,比如说把一些属性相同的图片放在一起,或者一些有关联性的图片放在一起。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这些图片来编制一个新的故事。

学生使用自己制作的东西参与到学习当中去,不但能够让学生动手能力增加,同时避免了学生行为不良的出现。
        最后是绘本教学中利用小游戏培养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在绘本教学中,自闭症学生完成初读绘本、细读绘本,品读绘本环节之后,在最后的说一说的环节,可以利用小游戏,使每位学生得到巩固与升华。
        (二)从认识符号标识开始,激发自闭症儿童的阅读意识
        阅读能力不仅是阅读文字作品的能力,而且是根据各种指数阅读图案、符号和搜索相关信息的能力。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差,思想障碍,因此最好从阅读各种符号、代码等开始。人生充满了各种符号和代码,如各种路标、车牌号码、各种服务的进出口标志等通过帮助自闭症儿童理解这些符号的含义并提高他们阅读这些符号的意识,他们能够准确地确定他们在复杂和未知的环境中需要做些什么。教师或家长必须自觉提醒自闭症儿童注意符号、代码等在生活中。走路时,教自闭症儿童认识路标,学会阅读路标;出门回到住宅小区时,有意识地提醒自闭症儿童注意小区的标志,区分每栋建筑物的数字或图案与门牌号码;开车带自闭症儿童去公园时,还可以带着山、湖、亭、榭、餐厅、厕所等多种符号的路线图,教自闭症儿童如何使用这张地图来寻找他们想去的地方。
        (三)传统文化融入特殊儿童阅读
        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往往采用的是读经的方式,并且不求甚解。这样的方式会让特殊儿童产生抵触情绪和畏难情绪。游戏是特殊儿童一日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让特殊儿童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如何让特殊儿童在有趣的特殊儿童文学中获得传统文化知识和体验,并爱上传统文化主动学习传统文化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从作品的选择上来说,我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往往把儿童当成缩小的成人来对待,并没有关注到儿童这一特殊的人生阶段及其特殊的心理和思维特征。一直到新文化运动之后,特殊儿童文学的概念被引进我国,才有了特殊儿童文学研究,也才有了“自觉”意义上的特殊儿童文学作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极少有“自觉”意义上的特殊儿童文学作品,但是不难发现由于我国文学的特性,有大量的适合特殊儿童阅读、欣赏的作品散见于民间文学、诗词中。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选择、改编,让这些作品呈现在特殊儿童眼前。在封建社会,勤劳勇敢聪慧的人们把对自然的认知变成通俗易懂的歌谣代代传唱,如《数九歌》《十数辨鸟哥》《武松打虎》等,这些作品因其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就受到特殊儿童的喜欢:《三字经》中有许多的经典故事《孟母三迁》《黄香温席》等可以改编为故事进行讲授;《唐诗三百首》中更是不乏适合特殊儿童阅读的作品,我国格律诗歌篇幅短小、意象丰富、音韵优美,是特殊儿童进行诵读学习的很好的材料。如骆宾王的《咏鹅》这首诗歌本来就是骆宾王在孩童时期创作的,故而非常适合特殊儿童学习。《春夜喜雨》《赋得古原草送别》《敕勒歌》《游子吟》等作品都是浅显易懂,适合特殊儿童学习。
结束语
        总而言之,自闭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充分明白阅读的价值和意义,也会逐步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手段。基于此,家长和学校要充分把握这一特点,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一个温馨、宽松的学习环境,帮助孩子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这对孩子的成长和发育有着重要意义,也是自闭症儿童康复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思.学龄期高功能自闭症儿童阅读理解监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2]段俊平.基于绘本阅读与自闭症儿童言语和行为发展作用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9(S1):44-45.
[3]王建.自闭症儿童早期读写能力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2019(98):14-15.
[4]郎秀丽.绘本在自闭症儿童康复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以山东省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8(05):48-51+90.
[5]杨淑艳.浅谈自闭症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J].现代特殊教育,2018(19):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