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
浙江省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浙江省 温州市 325000
摘要:中学生对漫画的需求 学校漫画教学的必要性 漫画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定位与目标 构建漫画的课堂教学内容
关键词:漫画教学;美术课;构思
观赏动漫和卡通画已经成为中学生艺术审美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对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把漫画作为学校美术教学的课题,其性质显然就不能等同于商业性运作的漫画了,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中学生对漫画的艺术形式有系统和正确的认识,让学生从审美角度、哲理角度、娱乐角度进行赏析,同时对漫画的创作活动过程有所体验。
现代漫画作为画种的样式之一,之所以适应于当今的青少年,原因大致为:1.描绘手法和画面表现形式自由、简便、易行。2.当代青少年的书写工具为钢笔之类的硬笔,能熟练掌握钢笔描线方法。3.电脑绘画等科技长足发展使现代漫画艺术锦上添花。4.画幅较小,便于各种媒体的传播。5.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以及调节社会竞争所带来的精神压力,是一种心理宣泄与放松的需要。6.与青少年特定年龄阶段的审美经验、审美趣味相吻合。随着时代发展,卡通漫画作为装饰已经大量地运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生活用品的衣、帽、书包、信封、文具的装饰,或者黑板报、书刊、报纸的插图等等;及在中学生参与的各种主题性绘画创作比赛中,大多选用熟悉的卡通漫画形式来表现。
在中学开设动漫教学的另一层意义,是它能起到对中学与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体系的衔接作用。在中学阶段如果我们忽略了那些原先在小学阶段画漫画方面较有才能的学生,或在中学阶段不能使他们得到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机会,会令他们觉得自己小时候的图画是“白学”了,使部分孩子对新的美术学习内容造成逆反心态。我们设想,如果在初中美术新课标《手绘线条表达》之后插入漫画的欣赏与创作单元,就能使这两个单元的教学相得益彰,并得以深化与升华。
漫画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定位以漫画欣赏为主,以漫画的临摹和创作为辅。美术课堂漫画教学重点锁定在对动漫、卡通画作品的画面艺术形式美的赏析,着重把握动漫、卡通画表现的艺术语言特征。
动漫欣赏的课堂模式是多样的,静态画片和动漫片段均可以作为课堂漫画欣赏的媒体。在美术课堂中给学生观看一段动漫片段也未尝不可。教师的备课工作是预先从网络或光盘中编辑一段最适合教学、最具代表性的动漫片断来配合教学;为了使欣赏活动中的审美感受得以升华,最有效的形式是组织学生谈观后感和发表艺术评论,围绕的主要问题有:该画面或该片段的主题思想给我们什么启示、它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法、哪些画面形式最精彩等等。
漫画欣赏教学的思路要围绕画面的艺术形式展开,首先是对漫画精美画面的欣赏。那何谓漂亮的漫画画面呢?通常我们可以采用这个“唯美画面公式”:即欣赏“人物美”+“背景美”+“色彩美”。从学生对漫画人物如痴如醉的赞美描述中,可见“美女帅哥”之类的形象在他们心目中是“美”的表率。这种“美”直观、易懂且顺应时代之审美趋势。
当然,还有一类童趣化漫画也很受学生欢迎,其中人物身型极其夸张,不过,细想人的婴幼儿时期也不正是类似的大脑袋小身体的模样吗,而处于13—16岁年龄段学生们的审美正是受了这孩童时期潜意识的影响,所以就更认同这种童趣化的人物形象。所以,我们要关注中学生由少年向成人过渡时期的审美感受。
漫画鉴赏必须从学生们各种各样的疑惑和问题中开展。例如我们可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与评价,特意给人物形象设疑:例如,有部分学生认为漫画中“不管男女,去掉头发、衣服,大部分人的五官都一样”。针对学生的质疑,我们可以集中对漫画人物各种类型的五官进行欣赏、来消除学生对漫画技法单一的误解。漫画人物形象的精髓特别体现在五官、神情、动态上,其中外貌中最吸引人的当数“眼睛”,所以漫画家往往花费很多精力对人物双眼进行细致刻画。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各有特点的眼部画法,让他们在观赏中不觉唏嘘一声:“原来漫画技法并不单一,同样的人类眼睛在漫画家的笔下竟会变得如此丰富多样!”, 寥寥数笔,但仍能传神,这种方法和艺术效果很容易被学生接受。
根据学生的基础确定几个不同层次的漫画作业练习目标。初级层次是临习优秀的漫画作品:体验作品的美感、把握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特征、并运用线条进行造型,重点是抓神韵,不拘细节。高级层次是开展漫画原创。
为学生设置一个情境,让他们尝试着既动手又动脑来体验漫画创作过程中的乐趣。如一味让学生临摹漂亮的画面,是局限在对造型的再现,是绘画的初级阶段;如果将这种方法深化——变成让学生自编、自导、自创漫画呢?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画者,而变为编者、导演其次才是画手。他们会开始想着自己如何以一个漫画家的身份进行故事、人物创造,并有意地查找漫画资料——注意起人物动态、形体、表情及场景的设计。顺利的话,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画的形式,使他从中学到新思路,这种直接经验比从老师处学到的间接知识更重要,是一种在教师指导基础上的实践+思索。
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指导学生挖掘漫画创作主题:如反映中学生的校园学习与生活,或褒贬社会的热点问题,或讽刺愚昧落后、批评不良行为等;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或自己的思想观念画成漫画;或将成语、典故编画成连环漫画;或把语文课本中较为适合的课文内容画成漫画。要求力争具有哲理性,给人以启迪作用,或具有幽默性,给人以娱乐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还可适当指导学生按漫画夸张的艺术语言来创造:如在写生的人物肖像基础上通过漫画艺术加工,使之成为一幅唯美漫画的作品或幽默卡通漫画作品,因为这种教学活动本身包含着再创造的因素。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对象的不同,可采取独立型和合作型的不同创造模式。一能激发参与热情;二能强强联合,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三能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和学习负担。例如分工写脚本、描绘、后勤支援。后勤支援的同学的任务是协助,如查找资料,在必要时可以担当画面所需的模特,或出些好点子帮助作品的完善。教学的至始至终,老师都要启发同学们关注生活、观察生活。
中学漫画课堂教学是面对全体中学生而设计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个教学使中学生的审美兴趣与绘画实践得以满足。希望我这种设想对同行们有所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美术教材的比较研究[D].李玉岗.陕西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