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纠错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7期   作者:曹丽花
[导读]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及相关学科最基本的能力,因此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曹丽花
        陕西省安康市第一小学 陕西 安康725000
        摘要: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及相关学科最基本的能力,因此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如果计算掌握得不好,就算数学思维再好也会直接影响数学问题的解决,影响学习成绩,导致学生很难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纠错;提高;计算能力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纠错”是重要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通过纠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有阳光心态
        学生在计算中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不能一见学生的错误就河东狮吼,或不分缘由地厉声斥责,这样学生迫于害怕和压力,会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让自己正确,而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况,学生学得一知半解。教师要有像华应龙老师 “学生有错的作业在我心中就是一幅画”这样的阳光心态,要能温暖地包容、欣赏学生的差错。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调整对待错误的态度,让学生悦纳自己的差错,接受别人的错误,培养学生积极、勇敢、健康的心态,培养他们对自己负责的意识和善解人意的“同理心”。
        二、指导学生纠错要及时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有连贯性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将直接影响着后面知识的学习。如果不及时纠错,时间拖长,由于“先入为主”而难以改正,会影响下节课的学习,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像滚雪球似的,错误越积越多,不仅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频频出错也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一定要及时纠正,在学生学习新知,内化新知时就及时地将错误认知纠正过来。
        三、重视口算题的纠错
        口算是最基本的计算,所有计算的每一步都要用到口算,它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到估算、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影响计算技能的形成。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抓好口算这个基础。而要让学生的口算达到快而准,就要让学生理解口算的基本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将学生易错的口算题集中讲评,让学生思考、辨析、找错因、说算法、改错题,在这一改错过程中不仅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强化口算的方法,而且能给以学生警示,以后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再加以长期地坚持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
        四、纠错要让学生弄清算理
        学生作业中的错题我都会整理出来,然后逐题分析错误的原因,有些是因为粗心大意,如抄错数字、符号,用错口诀,忘记进位、退位等。有些是因为没有掌握算法,归根结底是没有理解算理。对于这样的错误,我一定会给学生再回炉讲解,让他们弄懂算理,算理是算法的基础,只有真正透彻理解了算理,才能熟练掌握算法,形成技能,从而避免学生根据老师讲的例题生搬硬套。理解了、内化了,就能触类旁通,灵活运用。
        五、纠错中要了解学生的想法
        在一次国培学习中,曾经听过戴曙光教授的一个讲座——《学生是有想法的》。他以学生的一个错题为例:15÷3,学生将竖式列成,他让学生讲自己的想法,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后,引导学生用小棒来摆15÷3的过程,让学生明白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应该怎么列竖式,为什么要这样列竖式,他用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学生是有想法的”!所以对待学生的错误,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应该蹲下身子,和学生平等、真诚地交流,使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从而了解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分析差错背后的真正原因,发现学生方法的症结和障碍,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让学生不仅会纠错,还能明白错因,知道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让错误成为正确的先导。
        六、纠错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对来说,计算是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纠错练习如果没有趣味,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去完成。课本中有很多这类习题:

        针对这类练习我创设了“啄木鸟医生给大树治病”的情境,通过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的欲望。通过找错源、想错因、说改法,不仅让学生明确这一道题怎么改、怎么做,而且让学生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掌握得更牢固,特别是对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理解得更透彻。同时正确改错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在老师鼓励下,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七、集体讲评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采用集体讲评的方式。我通常是将事先整理的错题分类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讨论,找出错源,分析错因,动手纠错,整个过程注重学生的“议”,而非教师的“讲”,我只需要适时地引导、点拨。纠错时,我会让学生来当“小老师”,上台板演,并且一边板演一边讲做法,这样的纠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
         由于集体讲评缺乏针对性,有些错误只是个别问题,加之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有些学生可能在集体讲评时还是没有完全理解,这就需要个别辅导。个别辅导时教师态度要真诚,语言要温和,让学生心里没有畏惧感,而且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接受学生出现的反复,帮助学生从错误中发现问题,明确错因,再通过老师的细心讲解,让学生掌握正确方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在计算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错误资源,发现错误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在错误中探究,从错误中求知,从而让正确的新芽拨开错误向阳而生。
        参考文献:
        [1]吕红梅.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12):17.
        [1]雷军明.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学周刊,2021(02):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