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江文
湛江市麻章中心小学,广东湛江524000
摘要:新时代教育更加注重思维精神的引导,为使学生正视生命、尊重生命,需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设计生命教育德育主题活动。基于此,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小学生命教育德育主题活动设计核心思想,进一步提出小学生命教育德育主题活动的设计路径,以供教育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生命教育;德育主题活动;活动设计
引言:小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生命教育理念缺乏认知,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应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思想,使学生尊重生命。为保障生命教育德育主题活动设计效果,需明确生命教育核心思想,依托于学科课堂展开引导学生感受到生命价值。
一、小学生命教育德育主题活动设计核心思想
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思想,除重视生命、感受生命价值外,需传递生存技能,突出生命活动间的关系。生命教育德育主题活动的核心设计思想如下:第一,小学生生命教育应紧紧围绕“健康”二字,使学生身心及人格健康成长,尊重生命,感悟生命可贵;第二,生命教育应贴合生命历程,在自我、社会、自然中获取生命知识,了解生命与社会、自然间的关系,审视自我,使学生从自我、社会、自然三个角度中体会生命。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设计应符合学生天性,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与社会、自然间的关系,使其形成健康和谐思想。
二、小学生命教育德育主题活动的设计路径
为保障小学生命教育德育主题活动设计有效性,实现生命教育德育主题活动的学科渗透,本次基于小学数学课程展开活动设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营造和谐环境
教育是长期性引导活动,不可急功近利,在设计生命教育主题活动时,教师应关注学生想法,采用访谈、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生命的看法,并结合小学生命教育德育主题活动设计核心思想,在耐心引导下,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基于生命教育的小学德育主题活动应建立在和谐温暖环境中,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主题活动是否成功与课堂环境存在紧密联系,因此需突出师生平等关系,使学生在和谐课堂氛围中感受生命价值,例如:在数学课堂活动中,借助比一比、量一量、说一说等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团体活动,引导学生审视自我与团队间的关系,感受生命的平等与价值。
相较于其他学科课堂,数学课堂充满严谨运算与数字,相对枯燥抽象,但数学课堂内同样蕴含生命教育元素,为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感受到生命价值,教师应为学生营造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环境中得到教育熏陶。例如:选取每周最后一堂课增设十分钟“我与数学的故事”活动,给予学生自我表现机会,由学生自由讲述“我与数学的故事”,鼓励学生将自己学习数学期间遇到的趣味故事分享给同学,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数学,除趣味故事外,也可讲述自己的数学难题,寻求同学们及教师的帮助,在交流讨论中使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体会生命的联系,以此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
(二)挖掘教材元素
数学课堂中存在诸多德育元素,部分教材元素可用以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因此为更好地依托于数学课堂组织生命教育活动,教师应注意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元素,带领学生感受数学美,并发现其中蕴含的生命价值思想。例如:在《图形与变换》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选取具体生命教育价值的图片元素,以此为中心组织德育活动,引入树叶、年轮、中国结、脸谱等图片,讲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年轮、树叶等图片中蕴含的生命教育元素,指出每个生命均是独一无二的,增强学生自信,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在统计相关课程教学中,将交通事故统计情况、全国人口普查情况等数据呈现给学生,使学生通过直观性数据了解生命。
在生命教育德育主题活动设计中,应兼顾数学知识与生命教育思想,以教材为载体传递生命教育价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组织特色活动
1.搜集名人典故
生命教育德育主题活动应符合学生天性,使学生在探究、体验中发现生命的价值。好奇、活泼为小学生天性,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教师可设计探究性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围绕特定主题展开探究,从中发现生命教育价值。例如:以“数学家们的故事”为主题,使学生借助互联网、访谈等方式搜集数学家们的故事,相较于传统数学知识,学生对故事类活动具有浓厚兴趣,而学生在故事搜集过程中,可发现数学家们对真理的探索精神,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德育主题,为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数学家们身上蕴含的生命教育元素,学生完成搜集任务后,组织“小小数学家”德育故事活动,使学生代入数学家身份,以第一人称讲述数学家的故事,给予学生代入感,在故事讲述期间感悟数学家精神,实现生命教育目标,
2.衔接生活实际
小学生受到年龄及经历经验的限制,不可采用说教方式展开生命教育,数学与日常生活衔接紧密,教师设计生命教育德育主题活动时,应注意衔接生活实际,使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了解生命教育。社会、自然作为生命个体生存的主要场景,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应帮助学生厘清自我、社会、自然间的关联,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提高学生生存能力。例如:小学数学中存在大量算法教学,在数学算法教学中,教师可组织购物场景模拟活动,从讨价还价的生活场景入手,学生对于购物场景较为熟悉,学生可在购物场景模拟环境中应用数学算法知识展开互动,为彰显生命教育主题,教师可设置“商品估价”、“讨价还价”等小任务,使学生在活动任务中灵活运用课程知识,在估价与讨价还价中学习掌握购物技巧,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模拟生活化场景,不仅可引导运用运用数学知识,更可调动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提升学生生存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生命教育目标。
3.课外实践任务
数学课堂生命教育德育主题活动不仅限于课堂,更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深入社会,在实践体验中感受生命价值,由实践经历体会到的生命价值更为印象深刻,使学生在课外生命实践活动中感受生命。在“统计”相关课程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到社会场景中完后统计任务,例如:教师设计“当地养老院内男女数量统计”、“养老院内老人所喜好的活动类型”等问题,带领学生前往当地养老院内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关注老人,照顾老人,在养老院活动中体验生命的力量,使学生通过养老院统计任务感受生命;此外,教师可设计“路口闯红灯次数统计”,并引导学生以“小小交通指挥员”的身份参与到统计活动中,使学生通过交通指挥与闯红灯统计感受生命教育,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小小交通指挥员”活动由高年级学生参加,使学生正确佩戴警示服装及安全帽,提升实践活动安全性,以此更好地体会生命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命教育德育主题活动的设计应与学科课堂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期间感悟生命价值,在实际教学设计中,需主要营造和谐教育环境,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生命教育元素,组织特殊活动,带领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学习成长,以此实现生命教育德育思想的全面渗透。
参考文献:
[1]张凤梅.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培养学生品德素养[J].教师,2019(36):13-14.
[2]王程程.生命教育视角下的中小学德育主题活动实践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98):279-281.
[3]罗丽川.指向生命教育的小学德育主题活动[J].中小学班主任,2020(08):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