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中职教师课堂教学信息化能力提升探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8期   作者:苏启苗
[导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正在加速形成。
        苏启苗
        福建省大田职业中专学校,福建省三明市,366100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正在加速形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职教师必然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信息化能力。本文立足山区中职校,针对中职教师的教学信息化能力现状展开分析,然后提出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山区中职;教学;信息化能力
        
        在我国,这此年来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应用程度越来越深,特别是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推进。国家明确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切实推进和落实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山区中职教师就要切实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信息化能力。

一、当前山区中职教师教学信息化能力的现状
        经过“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福建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的建设,我校的校园信息化硬件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也使得我校教师课堂教学信息化能力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多数山区中职校一样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部分教师仅仅学会简单制作PPT和从网上下载教学资源,不能熟练地自己制作贴合课堂实际的PPT、微课、视频、网页;又如有的教师课件使用不当,在课堂上只是机械地一张一张翻过幻灯片,不会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实际灵活应用,师生缺乏互动,教学效果较差;再如有的教师多媒体数字教学资源应用、建设能力较弱;又比如部分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水平不高。总之,很多中职校的部分教师信息化素养偏低、教学信息化能力偏弱,还无法自如地将各种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更不能利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存储来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操作能力,大大影响了教学信息化的应用深度和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另外,由于中职校与中小学不同,中职校开设的专业比较复杂,即使是同一地区的各中职校发展情况相差很大,信息化软、硬件差别很大,教师的来源较多、结构差别很大,提升教师课堂信息化能力的策略不一定通用。因此,这就需要结合院校实际,立足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教龄、不同性别教师信息能力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展开培养。

二、制约山区中职教师教学信息化能力发展的因素
        山区中职教师的教学信息化能力不是太高,其背后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一是对于相关政策和制度的落实不到位。虽然目前山区中职院校的教学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和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尤其是教师自身的信息化能力,还存在较多不足。究其原因,就是对于相关政策和制度没有有效落实,同时还存在经费支持不足、基础硬件不完善的问题。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教师教学信息化能力不高。
        二是对于教师的教育培训不到位。要实现中职教育的信息化构建,需要对教师集中培训,让教师能够具备基本的教学信息化能力,比如熟练制作PPT课件,制作微课,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等。

然而从当前实际来讲,山区中职在教师培训这个方面还做得不是很好,开展的教育培训活动有效性往往不高、学用脱节问题突出,对各专业的专用软件培训力度较小,导致中职教师课堂教学信息化能力偏低。
        三是教师个人自身的因素限制。对于山区中职院校的教师来说,信息化能力不高,也受到自身的一些因素影响,比如自身的教学观念陈旧,更新缓慢,对于信息化教学的认识不足,从而忽视了教学信息化能力的发展。再比如在教学过程中,主动运用信息技术的时间不足、频率不高,直接导致对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运用不够熟练。又比如部分中职教师不能与时继进地掌握新的信息技术,习惯于使用软件很旧的版本,不善于使用新功能、新工具,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信息化能力的提高。

三、提升山区中职教师教学信息化能力的策略建议
        针对目前山区中职教师信息化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需要通过有效策略,对山区中职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展开有效的培育。
        (一)落实相关政策制度推动中职教师信息化能力建设
        要提高山区中职教师的信息化能力,需要将相关政策制度落实到位,以此推动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建设。首先,要贯彻落实国家层面的相关的政策,比如“职教20条”、《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要将这些政策制度有效落实下去,推动山区中职的信息化建设。其次,要加强经费投入。中职校要做好财政经费的分配,确实加大资金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善教学信息化的软、硬件条件。
        (二)对中职校教师加强教学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教育
        山区中职教师的教学信息化能力提升,必须要让中职教师接受相应的培训。首先,要组织专门的学习班。学习班组织形式、培训内容等都要充分考虑教师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水平,要分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展开培训,并且实时掌控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培训方式、内容,提高培训实效。其次,要构建在线学习系统,让中职教师能够通过在线系统,展开自主化的学习,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信息化教学技术,提高自身的信息化能力。
        (三)引导教师更新教学观念重视信息化手段运用
        教师教学信息化能力的提升,还需要注意对信息化技术手段有效使用,通过实践运用,提高自身的信息化能力。这就需要引导教师更新观念,树立信息化教学的理念,积极、主动、灵活、有效地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结束语:
        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中职院校教学的主流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山区中职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这就需要落实相关政策制度、加大培训力度以及引导教师更新自身观念,多管齐下切实提升中职教师的教学信息化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 唐言利,袁汉勋.中职一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对策的探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0(2):63.
[2] 张珍,刘爱武.刍议"互联网+"时代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J].教育现代化, 2020(18):128-130.
[3] 冯利章.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连云港市某中职校为例[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12):185.

本论文为“2019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科技类)”立项课题《中职教师课堂教学信息化能力提升探究》(项目编号:JAT191866)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