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服装结构设计教学的创新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8期   作者:聂孟嫦
[导读] 当前国内各行各业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服装行业有了翻天覆地变化。
        聂孟嫦
        隆回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湖南 隆回 422200
        摘要:当前国内各行各业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服装行业有了翻天覆地变化。服装结构的设计是服装行业重要内容。本文将以当前国内中职服装结构在设计教学中的表现作为切入点,提出创新教学方案和思路,旨在提高国内服装结构设计整体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中职;服装结构设计;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前言:在服装行业中,服装结构的设计属于重要表现形式。服装结构的设计专业化水平,关系到国内服装产业发展历程。所以服装设计这门专业,结构设计地位非常突出,可以看做是服装设计专业核心内容。服装的结构设计教育,将人体工程学作为基本,研究与分析服装平面设计与立体结构,有助于提升学生设计能力和素质。作为复杂学科的服装结构设计,同时兼顾工艺、材料、设计学、工程学内容,属于实践与理论并重课程,是艺术和技能融合学科,实践性突出。中职教育需要为社会输送与培养综合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的人才。服装结构设计教育,不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要求都很高。
一、服装设计专业中的服装结构设计教育地位分析
        服装结构设计,总共包括三个关键的课程,分别是服装设计、服装工艺以及服装的结构设计。以上三者,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互之间不可分离,密切影响彼此。考虑到中职教育本身非常特殊,中职服装教育显然和高职服装教育、高校服装教育有很大的不同。高校重视思维培养,尤其是艺术思维[1]。高职教育重视衔接,中职教学在意技能和基础训练。服装结构的设计教育,对学生提出了极为严格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要求。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有很大帮助,能够实现学生专业素质的有效建设。服装结构设计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到一起,将感性认知变成理性认知。服装结构设计教育,决定学生未来技能素质养成效果,属于中职服装专业教育核心内容,是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不可忽略的问题。
二、中职服装结构设计的教育表现
(一)脱离时代
        人类社会中,服装十分重要。服装反映的是个体形象、个体品味与气质追求,也能展现民族文化、国家实力。在国内科技、经济全面进步的今天,人们开始重视形象,对服装提出极高要求。而这对于国内服装教育事业来说,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2]。中职服装专业教育,需要教师将市场发展作为基础,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特别是服装的结构设计教育。应牢牢结合人体工程学、服装材料、服装制作工艺技术考虑。在国内社会稳定发展的今天,服装材料与制作工艺一起更新。当前国内很多中职学校服装专业教学,局限性都非常明显。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不符合时代趋势。设计结构和款式没有更新,仍在使用传统模式,脱离时代需求。教学只考虑材料和工艺讲解,忽视款式结构变化。没有实际案例的支撑,势必会影响学生知识理解水平。
(二)忽视实践模式单一
        近些年才提出的创新课程,不少中职学校,没有落实创新。

教学中,仍在使用传统方法,教师牢牢占据课堂,中职服装结构设计教育,教师在完成知识讲解以后,黑板上做图。之后学生以教师的图创作比例结构图,复制学习。这种方法过程单一,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自学思维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将失去服装结构设计知识学习兴趣[3]。服装结构的设计,属于富有实践性的课程,可是不少教师目前教学的时候,使用的是传统方法讲解知识。实践过程,只有绘图,缺少成品制衣过程。学生无法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提高中职服装结构设计有效性的构思
(一)重视实践教育
        在服装结构的设计教育中,最大特点是社会连接性与实践性。教学的时候,需要教师以市场为切入,按照市场需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教学方法,让教师拥有更多案例,合理分析服装结构,思考设计技巧、款式变化。学生直观了解上述内容,结束教学以后,教师需要布置各种有趣作业,让学生了解市场流行服装的样式,学生对服装款式进行分析,叙述服装有缺点。学生自行展现创造力和想象力,优化优缺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水平。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解决问题,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二)个性化教育
        教师创新教学模式的时候,需要将内容分成多个模块与个性课程,学生将教学内容作为参考基础,以近期自身需求或社会流行款式,创造学生喜欢的服装。学生此时就会根据自己的身材、颜色和款式喜好设计。如春天的时候,女同学设计喜欢的裙子、外套,夏天的时候,男同学设计短裤和背心。学生充分借鉴与参考近期的流行元素,对各种元素的综合利用,制作具有特色的衣服和产品。学生实践中,检验设计成果,及时调整,形成成就感。在个性化教育中,学生产生强烈的结构设计向往热情和学习热情。学生直观学习知识,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合理衔接课程提高教师教育素质
        考虑到当前服装结构设计教育课程衔接不科学、不合理问题,需要从下述角度切入解决问题。首先,教师需要做好课时安排,特别是服装结构的设计环节,应确保教学衔接有效性,让同一名教师任课,保障课程衔接效果。各个专业教师内部沟通是很重要的,了解其他教师在教学期间所用的风格、模式与方法,并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与内容,才能创新教学模式。
        学校需要按照教师能力,使用个性培养教育办法,重视企业合作,安排教师参与企业实习与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丰富教师教学理论和素质。
        结语: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使得国内服装行业进入全新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大众表现出服装设计极高要求,市场需要大量素质高的人才。作为服装行业最核心的构成,服装结构的设计,需要做好教学思路调整,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改变过去模式,将市场需求作为导向追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肖群.微课在中职服装结构制图训练中的设计与应用[J].林区教学,2019(09):49-51.
[2]程磊.平面与立体有机融合——服装结构设计教学培养学生立体思维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9(18):155.
[3]康有华.中职学校服装结构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纺织报告,2019(03):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