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荣
广西桂林资源实验中学 541400
摘要:历史教育要以史料实证为教育目的,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史料实证思想,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让农村初中生提升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通过史料实证让学生能够铭记历史,深入理解历史,有效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与质量,也能使初中历史教学不断发展与进步。本文通过分析立足史料实证,提升农村初中生历史知识理解能力的策略,使初中历史教学得到相应的发展,也为农村初中生历史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史料实证;农村初中生;历史知识;理解能力
前言: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也不能单一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来进行教学,需要重点培养初中生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初中生能够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以培养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为目标。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让历史课堂教学从知识教育变成素养培养教育[1]。教师也要科学合理利用史料实证教学,通过情景教学、信息技术教学等纺纱,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历史知识,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史料实证就是通过检验获得真实的历史资料,并根据历史资料还原历史,提高学生对待历史的认真态度,从而达到历史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理解能力,应该更多地从历史资料入手,通过收集历史素材,寻找历史史实,从而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总结自己对历史的独特看法,进而提高初中生历史性思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加强学生史料证实,培养学生以史为据的思维
农村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会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不能感受不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同时单一从教材内容教学,限制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严重影响了初中历史学习的效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史料实证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大量历史素材,对历史进行还原,丰富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也能解决历史知识文字内容枯燥的问题,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2]。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一课时,教师在讲解三国内容时,教师应该直接告诉学生魏蜀吴这三个国家或者领导人的特点和地位位置优势的结论,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应的历史素材,然后对其进行分析与总结,印证教师的结论,通过官渡之战以少胜多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曹操的军事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赤壁之战以少胜多的相关内容,了解孙刘联合的实力以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让学生能够明白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综合性原因,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也能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
二、深入挖掘历史教育资源,丰富学生历史思想
史料实证是以历史教材为基础的,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重视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通过教材配图或者历史知识拓展内容,有效辅助教师历史教学,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也能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奇心[3]。
例如:在学习《血肉筑长城》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历史教材中的图片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抗日战争产生一定兴趣,同时教师也要收集一些历史专家以及历史文献,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从而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掌握历史信息的教育价值,比如通过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来激发学生对帝国主义的痛恨,也能通过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先辈提高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让学生能够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三、构建历史地图,提高学生历史空间感
历史教学过程中时间和空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使学生能够从空间角度分析历史,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也能让初中历史教学更加高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历史事件所发生的地点与现在生活中的位置进行关联,从而通过对比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历史知识,也能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率[4]。例如:在学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一课时,教师可以收集中国从古至今的地图变化,尤其是清朝地图的来进行分析与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国家领土完整的重要性,同时也能通过各民族在中国地区的分布,让学生能够深入分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性策略,也能针对台湾地区在郑成功收复后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台湾的了解,也培养学生国家统一的信念与使命感。
四、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热情
随着我国科技不断地发展,信息技术在生活与教育中也受到广泛的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信息技术信息集中化、信息处理便捷、信息多元化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更多的历史素材,有效拓展学生历史视野,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5]。例如:在学习《人类的形成》一课时,教师结合文章内容收集一些关于原始人类的一些图片、视频、音频、诗歌、小说等历史素材,对其进行充分分析,教师也可以通过整理制作成课件,分享给学生,并且教师按照史料实证素养对学生设计相应问题,让学生能够了解人类的起源,以及各地考古所产出的文物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历史。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也能让抽象的历史知识更加具象化,加强学生理解能力,使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更直观地感受人类的变化,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率。
结束语:总而言之,农村历史教学离不开史料实证,教师能够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情景教学、议题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得到相应发展,也能有效提高初中生历史思维能力,让初中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得到相应的提升,也让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作者通过对立足史料实证,提升农村初中生历史知识理解能力的策略分析,意旨为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为初中生今后历史学习提供相应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乔良.浅谈移动互联网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197-198.
[2]张应远.农村初中学生历史兴趣的培养思考[J].科技资讯,2020,18(19):159-160+163.
[3]赖秋凤.浅谈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110.
[4]彭景芬.浅谈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学[J].才智,2016(21):51.
[5]胡仁友.打造农村初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