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8期   作者:范寅宁
[导读] 学生社团是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载体。
        范寅宁
        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唐山 063001
        摘要:学生社团是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载体。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高职院校;蛇拳;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引言
        大学生作为高职院校的主要群体,在展现自身魅力、发挥自我才能的同时还对传播社会文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推动作用。但毋庸置疑的是,当前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后,有些人思想和行动是分离的,而不是融会贯通的。为破解这一难题,必须立足于社团活动,激发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大学生社团是由在校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所组成的团体,是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式之一,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成长成才。大学生社团已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并以此增加学生凝聚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影响学生的生活方式。
一、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社团规章制度等不够健全,缺乏针对性指导
        目前社团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随着学生参与社团的人数不断扩大,社团类型日益多样化,社团整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加上新形势下国家相关的政策不断完善,对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高职院校也在不断进行科学探索,为此社团也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等,这样才能推动其有序发展。但是目前社团相应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没有根据新形势下学校发展要求等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加上很多社团活动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等,缺乏指导教师指导,相关的扶持力度不够,从而难以有效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另外高职院校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没有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开展的很多活动也主要是为了完成考核任务来组织实施,没有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不断丰富和完善社团活动的内涵,个性化和特色等不够突出。有的社团活动涉及面较窄,且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不利于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也难以提高其影响力和德育成效。
        (二)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忽视导致了综合保障的
        不足。通过调研发现,人、财和空间问题是大部分社团都面临的共性问题,除了部分与专业建设结合较为紧密的社团在人力、资金和空间方面能得到比较稳定的保证外,其他社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上述问题。这也是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忽视所导致的社团发展不均衡,有影响力的社团偏少情况的一种集中表现,从而必然导致部分社团长期缺乏必要的关注度,社团成员对社团普遍缺乏认同感,甚至因为难以维持而解散或蜕化为营利性组织,给校园文化安全带来隐患。
        (三)整体发展失衡,横向联动缺失
        首先,社团活动内在属性失衡,文艺、体育类等娱乐性社团占据主导地位,缺少理论学习、创新创业以及学术研究等具备更高教育意义的社团活动。尽管这能够符合大学生的个人兴趣,但却容易与主流社会价值发生偏差,弱化相关理论学习以及对学术研究的追求,缺乏理论学术的引导意义。其次,社团活动质量难以保证。尽管大部分社团还是能够围绕初衷,开展诸如弘扬传统文化、学习革命精神等主流活动,但不乏存有较大的功利性的社团,前期准备光彩夺目,但后期却黯淡无光;而过分追逐娱乐性而不重视文化底蕴和科学意义,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最后,虽然大学生社团活动种类多、范围广,但社团活动的互动主要局限于社团内部成员,高职院校内部社团之间以及不同高职院校的社团之间联系则相对较少,总体表现为横向联动不充分。该结果抑制了社团之间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通道,更限制了整体的发展;此外,横向联动的缺失使社团的对外业务得不到有效拓展,大大降低了社团间的优势互补以及联合发展。
二、发挥高职院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路径探究
        (一)加强社团管理机制创新
        要聚焦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方面,从加强社团管理机制创新层面进行研究。社团要发展,制度建设是根本,是保障。为此社团应当加强自身制度体系的建设,学校要赋予社团更多的自主权,社团也需要从加强民主管理、自主管理的视角,结合国家和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等要求建立自身的社团管理机制,完善社团章程,对社团成员如何管理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并以此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除了要围绕日常管理等方面建立相关的制度要求以外,还需要加强社团干部队伍建设,完善服务机制和投诉体系,引导社团组织不断完善相应的财务管理机制、选举机制等,从而确保社团规范化运行。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社团文化的网络化建设
        新媒体时代,对高职院校社团文化的培育还需注重网格化的建设。社团文化建设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利用互联网将社团信息、社团活动和社团风采展示出来。通过高职院校论坛、微视频、云直播等创新形式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主动参与网络社团活动中。与此同时,一批网络青年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网上虚拟社团也在各高职院校中不断形成、壮大和发展。有专家研究后指出:“从参加社团的数量来看,大学生参与的网络社团数多于现实生活中的社团数。由此可见,网络社团已经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紧对网络社团的研究,并加强对网络社团的监督、管理和引导。”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始重视学生社团的网格化建设,如建立专人专岗,通过培训专业的网络社团负责人、开办网上党团学校,对大学生社团的网络化建设进行专业的指导、扶持和帮助,培育健康向上的高职学生社团文化。
        (三))优化社团属性,增加横向互动
        社团建设应当根据客观需求增加品牌社团的构建,以此推动整体发展。一是重视红色社团以及学术研究和创新创业社团的建设。此类社团不仅能够弥补学生第二课堂中文化知识和专业素质的不足,而且能够提升其政治素养和理论自信。二是构建高品位社团和服务型社团。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可依据其兴趣进行积极引导,开展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契合时代发展的活动,提高品味。服务型社团并不局限于校内,应当积极融入社会,开展具备现实意义的服务活动和公益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活动中。三是加强社团间的横向互动,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当代大学生要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大胆“走出去”,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结束语
        总之,高职院校社团组织的运营,想要更好地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需要结合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并围绕国家等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要求进行积极探索,强化机制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建设,优化社团属性,增加横向互动,注重发挥社团组织和学校教育教学等工作的融合性,从而更好地培育优秀社团,助力高职院校全面高质量发展,为人才培养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丽娟.依托学生社团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2):105-108.
[2]司聪.新时代理论学习型社团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影响研究[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9,22(04):52-55.
[3]杜文文.浅谈高职院校社团的文化育人功能[J].今日财富,2019(22):94-95.
[4]马健.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与思政课实践教学耦合关系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08):212-214.
[5]石涓.高职院校社团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融合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8,25(04):27-29+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