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中后进生转化的有效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8期   作者:钟日忠
[导读] 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生能否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今后社会的发展。
        钟日忠
        广西钟山县凤翔镇老村完小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生能否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今后社会的发展。不过在班级教育中,因学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教学的统一性,那么就很容易在班级内部产生后进生。不过小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目前的学习情况并不代表着学生今后的成就。但是对于转化后进生来说,需要教师能够给予一定的关注度,并争取能够将学生从学习困难中解救出来,使其能够跟上教学的进度和步伐。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班级管理中后进生转换的有效性展开探讨,并给出了几点可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后进生转化;有效性策略
        要想有效的在班级管理中将后进生进行转化,那么就需要教师能够明确班级管理工作的要点,对于班级中存在的一些重点问题应加大关注度。后进生的主要特征有学习能力相对不足;对于任何活动的参与兴致普遍不高,那么后进生在班级这个环境中,很容易受到忽视,更严重些可能会被其他同学孤立。 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定增强后进生的关注度,并在学习上给予一定的帮助。从而才能够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使后进生也能够重新获取学习的自信心。
        一、班级管理者应认识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在进行后进生转化工作时,应构建一些具体的方案。构建方案的之前,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和个体之间存有一定的差异性,并且能够意识到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每个学生都存有着不足之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认识后进生上会出现偏差的现象,如教师只能看到后进生学习能力不足,和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不高等现象,而忽略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伴随着这种现象将使后进生更加失去学习的自信心。那么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就需要教师从客观的角度公平的看待每一名学生,在看到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时,也应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优势。这有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潜力,为学生带去积极正面的鼓励和帮助,能够为转化后进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应该尽量过多的分析后进生的特征,以便能够找到存在问题的原因。如有些后进生因为学习兴趣不佳,又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影视片小说、社会恶习、家庭因素等方面的影响,造成后进生自身意识浅薄,导致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那么教师只有完全解了学生各方面的问题后,才能够进行有效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尽快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才能运用针对性的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1]。
        二、加强对后进生采用赏识教育
        在教学的过场中,不论是优等生还是会后进生都是课堂教学的平等主体。但是因后进生在学习方面不够理想,同时这类学生在班级中,各方面的表现也不够显著。所以,后进生极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并且很难构建充足的自信心。这几方面也是后进生转化的阻碍,同时也是教师应重点关注的方面。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加强后进生的赏识教育,从而能够发现后进生还有着其独特的特点,或是其他方面的优势,多给予积极向上的鼓励和帮助。这样一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自信心,也能够对学习重新充满希望。教师还应注意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如要是有后进生犯错时,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私下谈话,不能在公共场合点名批评。教师采用赏识教育后,能够使后进生重新获取学习自信心后,逐步赶上班级的学习脚步,以便提升班级整体的学习效率[2]。


        三、利用社会有利资源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社会中的有利资源为后进生转换创设良好氛围,同时加以正确的引导,为后进生的转换提供动力。如可以利用母亲节和父亲节,以及教师节等贴近学生生活的节日,为学生组织一场感恩活动。在活动中可以让学生用亲手制作贺卡和写一封感谢信,或是做一件表达爱和事情,使学生学会感恩。并且能够在感恩的过程中,感悟和感受自己身处的幸福,进而积极的引导后进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利用社会中的有利资源还可以是,为学生讲述社会榜样的故事,使学生能够在平凡中收获精神食粮。还可以请社会中的成功人士,来校开展讲座和学生交流心得,并以此树立学习的榜样,使学生能够从中感受社会的魅力,以便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品质和思想;从而正确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以便能够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促使后进生转化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四、注重小学生的道德教育
        教师的应顺应“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收获教学知识的同时,使学生能够明白做人的道理,那么将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那么就需要教师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正确引导学生做人的道理,以便使学生在今后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如教师在日常班级管理中,需要注重自身的言谈举止,并加强学生的礼貌教育,让学生主动和教师问好,之后教师应当给予一定的赞许,在得到教师的肯定之后,能够使学生更加富有自信心,增强自身的勇气值。并且在今后若是受到别人给予的帮助时,也能够做到微笑致谢。从而能够促进后进生和他人交流的勇气,以便能够尊重和耐心的倾听别人等,进而在教师的德育教育中,促进小学班级管理中后进生的转化[3]。
        五、注重对后进生采用积极的针对性教育
        教育教学改革制度中,提出教师在教学时应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范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特长等方面因素,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大家都知道学生和学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实后进生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在采用转化后进生的方式时,不能一概而论都运用相同的转化方式,教师应针对不同后进生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通过分析能够选取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并采取和学生问题相应的转化措施,如运用鼓励式的方法、运用心理疏导的方式、物质奖励、榜样引导等,不同的后进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转化,将更加能够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工作[4]。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小学生年龄普遍还比较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首先教师应做到能够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日常能够关心到每一名学生,并能够运用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的理念和方式,使学生能够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有利于提升和促进班级整体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马菊珍. 用爱托起孩子的明天——分析小学班级管理中后进生转化[J]. 中外交流, 2019, 26(37):123-123.
[2]叶志芳.用爱托起孩子的明天——分析小学班级管理中后进生转化[J].新课程·上旬,2019,(5):215-215.
[3]苏掌珠.从后进生转化谈班主任对班级的有效管理[J].读天下(综合),2019(8):140-140.
[4]陈顺明.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后进生转化策略[J].新一代:理论版,2019(13):75-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