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乔庄镇东崔完全小学 256500
摘要:现代教育要求要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样还要具备健康的体魄。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成长的阶段,所以设置体育课程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训练中,有利于实现新时期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本文探讨了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
引言:
在小学阶段中开设体育课程,不仅是为了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的体育知识和技巧,同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意志和心理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为培养身心素质健康发展的人才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可以广泛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据体育教学内容将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游戏融入其中,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身体素质。
一、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游戏类型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跨度比较大,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选择不同的游戏类型,例如在组织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就不适合融入团体接力跑的游戏,首先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于跑道技术和传接棒并不熟悉,即便是参与游戏也会产生一定的困难,其次就是学生在参与团体接力跑的游戏中很有可能会出现接力棒脱手的情况,带来不必要的影响。教师在组织高年级的学生进行立定三级跳远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跨越障碍的体育游戏,这样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还可以掌握良好的跳跃训练技巧,促进学生跳的感觉形成[1]。教师在选择体育游戏时,除了要确保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还要确保体育游戏活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本节课的体育训练有一定的联系,在激发学生参与性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掌握积极的体育训练技巧,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开展体育竞赛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协作意识越来越重要,同时人们之间良好沟通能力的形成可以促进合作意识的形成。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开展团体活动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例如团体操和球赛等体育活动,学生在这类的体育活动中能够充分融入集体,树立与他人合作配合的意识,在团队运动中,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体育素质,还能体会到同伴的感受,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观念和集体意识。
因为体育活动需要耗费学生较多的体力,所以导致学生在学习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很难保持较长时间的积极性,所以体育教师要转标以往的体育教学观念和方法,通过举办一些体育竞赛,或者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2]。
例如,教师在进行篮球运动项目的教学时,针对篮球的发球和传球等的讲解和训练比较枯燥的特点,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将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然后开展竞赛的模式进行训练。教师将四个学生分为一组,在讲解篮球运动技巧时学生会认真听讲,在组织小组进行训练时学生也能积极参与训练,在规定的时间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出训练最好的一个小组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通过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篮球运动的教学,增加了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活动或者体育竞赛中掌握了体育运动的技巧,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从而取得了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三、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对小学体育课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很多教师可以接受利用体育游戏进行体育教学,但是却有较少的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融入相关的体育游戏。但是,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利用体育游戏,不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大程度地消除学生的疲惫感,帮助学生恢复自身的技能,同时一些与体育训练项目有关的体育游戏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体育训练技巧,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体育训练的基本动作,促进学生的体育训练效果[2]。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快速跑训练时,如果教师知识一味地要求学生在几十米内进行加速跑的训练,学生不仅会在身体上感到疲劳,同时心理上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出现抗拒的情绪,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加速跑训练。如果这时教师在加速跑训练中融入一些体育游戏,如接力赛等,这样对于好胜心较强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快速投入到游戏的状态中,这样在游戏中不仅会降低学生身体和心理上的疲惫感,甚至在参与体育游戏活动中比单纯的体育训练获得的效果更好,跑得更快。此外体育教师需要明确地指导学生的肌肉在充分放松的状态中收缩能力会更强,也最能发挥出其功效,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游戏时,除了要纠正学生的跑步姿势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在跑步中可以全身协调放松,这样才能达到理想中的加速跑训练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游戏化的体育教学符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在玩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小学生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素质,将体育知识和技能以游戏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中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基础,更加符合时代发展所需。
参考文献:
[1]梁国维.试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7,000(012):100.
[2]安源.基于小学体育游戏的设计与合理运用的几点思考[J].国际教育论坛,2020,2(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