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单元融合背景下的深度学习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8期   作者:马自敏
[导读] 新课标背景下,想要提升初中音乐教学效率,相关教职人员就要尝试以单元融合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深度学习模式逐渐代替传统教学模式。
        马自敏
        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学校 江苏省苏州市  215126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想要提升初中音乐教学效率,相关教职人员就要尝试以单元融合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深度学习模式逐渐代替传统教学模式。实际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立足于课本,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对各个教学单位的知识点进行融合,搭建音乐教学大框架,提升音乐教学效率。
        关键词:音乐教学;深度学习;单元融合
        引言:
        新课程改革视域下,涌现出许多新颖而有效的教学方式,这些新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的出现为教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如何全面提升初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已成为音乐教师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实际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开展深度教学,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让初中生能够感受歌曲的节奏,体验音乐旋律的美感,发掘音乐的魅力,全面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
        一、明确各个单元之间的内在关联
        教育从业人员在编撰教材过程中,为了方便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会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将不同类型的知识点进行分类。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能够逐渐在头脑中搭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在深度学习理论框架下,如何挖掘各个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已经成为提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式[1]。对于初中音乐科目而言,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尝试将各个单元进行串联,从更为整体的视角寻找到各个单元的内在联系。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以引导的方式适当加入其他单元的知识,让初中生能够了解不同单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不同教学单元的知识点能够高效融合,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材时,音乐教师就需要对各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集中整理:第一个单元“生命之杯”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初中生咬字发音,以及熟悉音乐的前奏、间奏以及尾奏;第二个单元“乐海泛舟”的教学重点在于室内乐与协奏曲;第三个单元“山野放歌”的教学重点在于熟悉山歌以及电子合成器;第四个单元“亚洲弦歌”的教学重点是让初中生熟悉亚洲各个国家以及地区的音乐特点,例如印度音乐、日本音乐以及伊朗音乐等。第五个单元“京腔昆韵”的教学重点是让初中生熟悉并了解京剧的唱腔唱法。
        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工作过程中,需要对这五个单元的重点知识进行串联,为初中生制作音乐知识导图,从“地域”“时间”两个维度寻找这五个单元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从地域维度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先介绍世界音乐,然后逐渐聚焦到亚洲音乐,最后将视角落在中国音乐方面。再从“时间”维度介绍不同时期的音乐特点,通过这种方式让初中生对于音乐历史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知,并系统性地了解各种音乐流派,帮助初中生搭建音乐基础知识框架。
        二、创建教学情境融合点
        实际开展音乐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为了提升初中生的沉浸感,会尝试利用教室中的多媒体教具创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利用这种方式激发初中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兴趣。

而传统教学框架下,教师通常会根据课本内容构建教学情境,尽管这种教学情境与教材内容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但是很少涉及其他单元的知识。而在单元融合教学框架下,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需要以各个单元的知识点为背景,创建一个大教学情境,让各个单元知识点都能够在教学情境中得到很好的展现[2]。与传统教学情境相比,这种教学情境具有更好的适应性,避免由于频繁切换教学场景让初中生产生剥离感。此外,由于教学情境具有统一性,节省了初中生反复熟悉教学场景的过程,让初中生能够在音乐课堂教学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可以快速沉浸在教学情境当中,以最短的时间调整好学习状态,确保情境教学能够高效开展[3]。
        还是以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为例,音乐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过程中,先要总结各个单元曲目的特点,并围绕各个单元的教学重点构思教学情境。例如围绕第一单元可以构建一个与奥运会作为主题的教学情境;第二单元可以构建一个“深夜出海”的教学情境;第三个单元可以营造一个“山村文化之旅”教学情境;第四个单元可以营造“亚运会”教学情境;第五个单元则可以构建“北京奥运会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情境。通过对这五个教学情境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中有三个教学情境与“运动会”有关,因此音乐教师就可以围绕“运动会”构建一个大教学情境,比如“世界人民共享运动盛会”这一主题,融入亚运会、北京奥运会等元素,通过这种方式介绍中国音乐与亚洲音乐,并在该情境中融入摇篮曲以及山歌元素,将课本中五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有效串联,借助这种方式让初中生能够更好地沉浸在教学情境当中,并以教学情境中出现的各种元素作为锚点,帮助初中生高效记忆各种音乐元素,提高教学效率。
        三、巧妙利用小组讨论
        传统教学框架下,教师通常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而在单元融合教学背景下,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初中生自行对各个单元的知识进行串联。通过这种方式让初中生站在更为宏观的视角来审视教材中的知识点,有助于加深初中生对于各个单元知识点之间的了解[4]。
        例如在学习《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问题“这首歌曲能否成为一首摇篮曲?”初中生在讨论该问题的过程中,会主动回忆第二单元学习的摇篮曲知识,并将摇篮曲的特点与山歌的特点进行对比,加深对于山歌以及摇篮曲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音乐教师还可以提出第二个问题“这首歌曲的编曲以及旋律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那么亚洲其他国家的歌曲都具备什么特点?”初中生在讨论该问题时,会尝试思考韩国、日本以及印度等国家歌曲的特征,为第四单元学习亚洲歌曲奠定基础,进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举多得。
        四、结束语
        深度教学理念指导下,初中音乐教师要对各个单元知识点进行融合,利用小组讨论、创建统一教学情境以及寻找一个单元知识内在联系等方式,帮助初中生快速搭建音乐知识框架,并激发初中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兴趣,提升初中生音乐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卢禹宇.初中音乐课堂“独,助,群,研”四步学习方法的探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2):162.
[2]葛楚楚.完善初中音乐课程创建,促进学生学习发展[J].当代家庭教育,2020(14).
[3]郑琳.从“深度学习”视角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215+218.
[4]曹振洁,张威.聚"音乐素养"研"深度学习"[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