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美术之清泉,蕴艺术之灵性——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8期   作者:黄莉华
[导读] 美术是一门艺术类的学科,在小学阶段逐渐成为了一门辅助课程,小学生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可以达到开发智力、提升审美和鉴赏能力的作用,对促进学生的全面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黄莉华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实验小学    712200
        摘要:美术是一门艺术类的学科,在小学阶段逐渐成为了一门辅助课程,小学生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可以达到开发智力、提升审美和鉴赏能力的作用,对促进学生的全面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讲,创新能力是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意识,方法策略
        
        前言:由古至今,艺术的发展始终是创新最活跃的范围。美术作为培养小学生艺术思维的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着重要作用。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做为教育核心。所以我们每一名小学美术教师都应当紧跟素质教育的发展观,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一、小学美术课堂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作用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对未知事物好奇心强等,想象力丰富等特点。而我们的美术教学能很好的利用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来达到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效果。创新意识是对事物的观察和研究中形成的。而绘画则是一个进行自主创作的过程,学生们在进行绘画时,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来讲是很有利的[1]。
        随着我们教育改革不断稳步推进,小学美术也顺应改革大潮,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改革。小学美术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其具有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新奇等特点。学生通过自主创作作品,来达到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内容,提供学生想象的素材
        我们小学美术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不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所以在我们实际的教学中,应当以教材作为教学的基础,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从中发现有利于提升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内容,通过这些内容来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2]。例如我们在教学《快乐的人》这节课时,先要明确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了解可以应用于线造型的各种媒材,我们可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引导学生对身边的线材进行研究收集,利用收集来的线材进行不同人物的造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力度,选择适合自己的线材进行创作,教师可以进行引导提问如螺丝、曲别针等不属于线材的材料,你们觉的像什么?如果要使用的话该怎样与线材进行搭配等等。我们还可以采取小组制作的方式来进行,最后将所有作品进行交流展示,让学生在交流中不断提升,不断进步,强化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我们小学美术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培养创作意识应当从娃娃抓起。所以我们在有意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应注意方式方法,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构思融入到作品中[3]。例如我们在学习《巧用对称形》这一课时,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优秀的剪纸作品,让他们来看一看,说一说这些作品中有什么特点,达到引入的效果,而后在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在生活中见到的对称物品,最后给学生发放一些彩纸,让他们自由制作对称的物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提示学生可以是剪纸、拉花、笔筒什么都可以,并且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空间,在学生制作完成后我们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看看哪位同学的设计既好看又有寓意。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对称形的掌握能力。
        (三)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我们可以通过营造创新的课堂氛围,设立创新情境,提供交流展示平台等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能。在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美术教材和生活当中的素材,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的去绘画作品,而后将自己的作品和同学老师展开分享交流,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欣赏别人作品的同时发现自己在创作方面的不足与缺点。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一些美术活动,例如小游戏,小比赛等等,要鼓励学生积极的参加到其中,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们在这种创新氛围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
        (四)通过开放性问题,提升学生创新思维
        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主要向学生传授的是绘画和模仿能力,现如今这两项技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与学生的需求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教学理念,我们应当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落实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在课堂上,在设置命题方面一定要打破传统,多留给学生一些想象和创新空间。例如我们在学习《汉字的联想》这一课时,首先要让学生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的过程有一个初步认识,强化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并且用中国画的手法来对汉字进行大胆的创作,我们可以先播放图片,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而后引导选择自己喜欢的汉字和寓意进行创作,在创作中教师要提供一些文字用来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最后在进行总结,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创作的是什么有什么寓意,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血神,才能让小学美术教育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同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层次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达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效果,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詹敏芬.谈小学美术课堂氛围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读写算,2018(27):90.
        [2]吴晓蕾.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氛围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8(02):77-78.
        [3]张淑君.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8(01):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