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艳
武汉燃气热力学校430062
摘要:在“互联网+”、“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开发《燃气输配》数字化课程资源,完成从“教学设备信息化”到“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手段信息化”的转变,本文从该项目建设的背景、存在问题、建设思路、建设路径与措施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建设背景
《2021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预测,“碳中和”将使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燃气输配》课程作为《城市燃气智能输配与应用》专业最核心的课程,需开发建立完善的符合“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的课程体系。通过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资源及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提升,促进教师与学生数字化课程资源应用能力提升,以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目前存在问题
该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在授课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png)
三、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思路
以《燃气输配》课程资源开发为载体,组建行业、企业、学校、教师组成的多元化教学创新团队,开发“纸质教材+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化活页教材”,形成“一书一课一空间”的泛在学习新形态,从而推进“教师、教材、教法”的同步改革。
1、对接信息化业态,开展“燃气输配”人才培养调研。进行校企合作,对燃气行业进行调研:获取本课程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提取工作中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2、实施“教、学、做”一体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多元化课程资源融为一体,以项目为引领,以任务为驱动“教、学、做”一体,在职业情境模式下实施项目案例教学。
3、行、企、校三方教学团队通过集体备课,协同研究教案教法,形成标准化课程资源。
四、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路径与措施
(一)产教融合,校企多元化共建课程资源
在“互联网+”背景下,以培养实用型燃气行业技术人才为目标,按照《燃气输配》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对接燃气行业最新职业标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职业岗位需求,开发新型活页式电子教材;将教学活动进行任务拆解,依据本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制作导学案和PPT课件;引入行业新技术、新项目、新案例,通过虚拟仿真实训,实操录像、3D动画、实物照片、CAD图纸、微课或精品微课等方式,将将很难表达清楚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以多元化方式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
(二)以真实企业为蓝本,仿真燃气输配典型工作流程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B/S架构,整合Web3D仿真、Com组件、PHP动态网页、AJAX轻量交互等最新技术,实现燃气输配的自动场景漫游;通过虚拟仿真可实现关键设备、关键零部件剖图展示及3D展示,可完成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学习,并将其操作过程与运行过程相匹配,以便学生实时掌握操作对工况的影响,且能够实现误操作的报警功能。包括阀门、管道、输配系统的日常操作与常见问题处理等内容。学生可以通过AR\VR虚拟仿真技术,沉浸式进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中,通过知识点、技能点的反复强化、巩固,完成实操实训,掌握岗位技能。
(三)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技术赋能教育教学
通过建设在线教学云平台搭建教学资源建设整体解决方案,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形成视频、微课教学、Flash二维动画教学、三维动画教学、PPT课件教学、虚拟仿真教学、在线考核等立体化教学模式
课前,学生可利用电子教材、课件、视频等进行预习,可对某个知识点的内容有疑惑或感想进行发布,老师和学生可进行在线讨论,或发起专题的研讨活动;课中,学生在教学平台上通过PPT、微课、3D动画、虚拟仿真等丰富的课程资源进行在线学习。课后,通过试题库的建设,可以轻松实现每门课程的学习测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并支持在线考试,老师和学生通过登录平台,无论在哪里,都可以轻松进行学习或组织参与考试,真正实现3A式学习。
(四)行、企、校三方协同,共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以《燃气输配》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为载体,项目建设小组成员为核心,行业专家、企业技能能手为支撑,依托燃气智能输配与应用专业群,组建行、企、校等多元协同教学创新团队。
1、教师依据学生为本,德育为先,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课程资源,教师不仅仅是课程执行者,还是课程开发者,培养了教师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
2、项目建设团队中包含有专业负责人,行业、企业专家,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等,通过课程资源建设,加强教师与企业,教师与教师间的交流,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在实践中习得,教师团队的教育理念、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都得到较大提升。
3、通过校企融通,推行教学改革,开展模块化,协作式教学,教师团队共建课程标准,课程资源,根据中职生的学习特征以及培养需求创设逼真、生动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与创新,
《燃气输配》课程通过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总结、推广、转化,形成了协同创新、合作育人的新格局。职业教育需要不断的改革与创新,统筹与规划,教师需要有强烈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的意识,使得开发过程变成一种充满智慧和享受师生个体生命提升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王春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发展历程[J].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6(2):23-25.
[2]王宇平“. 互联网+”背景下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暨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现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4):160,182.
[3]郝敏钗, 乔振民.“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8):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