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灵巧
杭州巧学妙用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11
摘要:新高考背景下的自主选科机制,弥补了传统文理分科教育模式的不足,更注重于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也更加关注学生是否对自己所学的一些科目感兴趣,因此近些年来,新高考背景下的自主选科机制,在推行的过程中,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欢迎。还有就是高中生对所学科目进行选择的结果,不仅会对其高中的学习发展产生影响,而且会对其大学和其以后的职业选择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一下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自主选科的心理学逻辑。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自主选科
引言:新高考背景下的自主选科机制,为高中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让高中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为擅长的科目进行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但是,这种全新选科机制的实行也会面临不同的挑战,因为这种机制是把选择权交到学生手里,但是,高中生的一些认知和发展还不是很全面,对一些科目了解不是很多,并且对自己今后的发展也很迷茫,所以这就导致学生在选科时会存在一些局限性。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自主选科的心理学逻辑
(一)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进行自主选科的第一个心理学逻辑就是,所选的科目要符合自身的学习兴趣,依据自己的学科优势进行选择,选择自己较为擅长和强势的学科。这是大部分高中生在进行自主选科时的第一个心理学逻辑。因为他们当前所选择的科目会对他们升入大学时专业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对其毕业后工作的选择有着间接的影响,所以说,在选择除了语、数、外三科之外的学科时,高中生还要进行慎重的考虑。在之前的教育模式中,只是进行常规的文理分科,给学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较小,并不注重学生在选科时是否对这些科目感兴趣,并且学生进行文理分科也不利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1】。
选择了文科的学生,只学习与地理、政治、历史相关的知识,而对生物、物理和化学这三门学科都没有深刻的认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我国新课标中规定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而当前所推行的高中生自主选科教育机制,则是完全赋予了高中生很大的自主选择权,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以及是否对某一科目感兴趣等进行学科的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他们对文科和理科进行同时学习,最终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自主选科的第一个心理学逻辑。
(二)学生个人对未来的职业规划
还有一些高中生在进行自主选科的时候,考虑到的因素还有自身对未来有怎样的职业规划。比如说选择学习物理就有可能在以后学习和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从而从事与其相关的工作;学习化学的话则更有可能在大学的时候选择与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相关的专业;而选择生物科目的同学在大学时可以选择与农、林、牧、副、渔,或者是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关的专业;而选择思想政治科目的学生,在大学时可能会选择与教育学和文学经管等方面有密切联系的专业【2】。
选择历史的学生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历史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可以培养学生们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会促进他们在大学的时候选择与历史相关的专业;在自主选科时选择地理学的学生,可能会在大学时选择地理科学类、旅游管理类、测绘类和地质学类等专业,因为地理学科主要是针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科学。这是高中生在进行自主选科时的第二个心理逻辑,会根据自身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来进行科目的选择。因为这不仅会影响到他们在大学时的所选专业,而且也会对他们以后进入社会的职业选择有一定的影响。
(三)学校的师资力量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在进行自主选科时的第三个心理逻辑,则是对学校师资力量的考量。大部分学生倾向于选择教龄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所教授的科目,而不会去选择讲课质量较差,并且教学经验不丰富的教师所讲的课。因为不可能在一所学校中所有科目教师的教学经验都足够丰富,教龄都足够长,都有足够的能力去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课堂,所以说高中生在选科时会考虑到这个因素,这相对于之前的教育模式来说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由学生对老师进行选择,而不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选择。所以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在学习这门科目时的兴趣提到最高,但是这样选科的话,就会对那些教学经验不那么丰富的老师有一定的弊处,所以学校也要对那些被更多人选择的教师的科目设置一定的人数限制,平均一下选科的人数。
(四)学校开设选科制度的限制因素和条件
新的高考模式讲究自主选科、走班教学,对学生采取专业优先,院校其次的原则,这种方法使得学、考、录方式大大增加,最终会让学生走向录多择一的选择模式【3】。而传统的高考采取的是文综理综,一考定终生的考试模式,采取的也是院校优先,专业其次的选择模式,但这会使得考、录的方式相对来说较为单一。但是在一些学校中,开设选科制度会有一些限制性的因素,这就要求学生在选择时必须考虑到这些限制因素对自身选科的影响,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考虑后再进行选科。之所以采取新高考的教育模式,是因为它虽然有着其限制因素,但是它的作用较于传统高考来说是不可替代的。
比如说新高考可以增加制度的弹性,提高学生们自由选择的余地,因为高考成绩两年留有效且文理不分科,考试的科目也因人而异;第二个作用就是它改变了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的现状,更加注重学生在学科竞赛和社会成就中的表现;第三个作用是他提高了高校招生的竞争性,不断的促进高校对自身的教育教学环境进行改革。这是因为一个学校内不同专业之间的录取分数差距较大,而这差距是由于新高考教育模式的推行而产生的,所以虽然这种新的高考教育模式在学校开着有一定的限制因素,但是它的作用超过了他的弊端,因而推广的范围越来越大。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高考背景下推行的高中生自主选科教育模式,对高中生来说有着很大的优点,不仅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上课兴趣,赋予了高中生极大地选择自由权。本文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进行自主选科的心理学逻辑进行了分析,相信可以进一步的促进人们对他的了解,从而对其进行更好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潇潇.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生自主选科的现状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2]隋丽君.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选科困境与突破[D].山东师范大学,2020.
[3]雷五明,任安琦.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自主选科的心理学逻辑[J].理论观察,2020(01):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