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绪茵 宋禧阳 高静
山东英才学院
摘要: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对于胃肠系统疾病的诊断多采用胃肠道内镜的检查方法,该方法下医生能够直观地观测到患者病灶的大小及形态信息,而对于内镜无法确定的病灶信息,则可以通过提取病灶组织并进行活检的方式加以明确。该方法检查效果较好,但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对患者消化道组织产生刺激作用,使患者产生明显不适感。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方法为近年来医院采用的新型检查技术,具有检查准确度高的特点,但是在检查前需对患者实施麻醉处理,因此患者可能产生麻醉反应、胃肠道伤害等问题。随着人们对我国医疗服务工作要求的严格化,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中的不良反应控制问题得到了医疗机构的重视,对此,有必要对患者采取细致、全面、专业的护理干预,降低检查对患者产生的伤害。
关键词:无痛胃镜;普通胃镜检查;临床护理
引言
胃镜检查具有诊断直观、治疗有效、安全准确等特点,是目前临床诊断上消化道病变最常用和最可靠的方法,也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食管贲门狭窄、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既往普通胃镜检查仅在咽喉表面麻醉下进行,多数患者会出现相应的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表现为紧张、焦虑和恐惧感以及咽喉不适、呛咳、恶心、呕吐等,同时导致血压与心率大幅波动,甚至会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因而使部分患者惧怕并拒绝此项必要的检查,延误了临床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时间。相较普通胃镜,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更高,易被患者所接受。本研究对比了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患者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46~70岁,平均(59.63±7.25)岁;体质指数(BMI)21~27kg/m2,平均(24.41±1.63)kg/m2。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存在嗳气、胃痛、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②存在胃病家族史;③符合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适应证;④无过敏史。
排除标准: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脏病;②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③胃、食管、十二指肠急性穿孔;④哮喘、呼吸衰竭不能平卧;⑤既往行胃肠道手术;⑥参与研究前3个月存在胃肠部侵入式检查。
1.2研究方法
⑴对照组实施传统方式的常规性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对患者心率、血压、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与记录、给药护理、环境保持、基础宣教等。⑵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①在检查前与患者加强交流:明确患者症状及情绪情况,了解其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在患者支持情况下可以对其家庭及工作方面情况进行了解,以此为患者护理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利内容。同时,对患者情绪进行科学评估,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心理疏导方案,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增加疾病认知,使其了解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原理,告知其在检查过程中不会出现疼痛问题,放松心情,防止其检查前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②肠道清洁干预:在患者完成麻醉评估后对其进行肠道清洁指导,使其明确该部分操作的注意事项与意义,根据医嘱内容进行准备工作。③体位指导干预:结合检查需求指导患者更换专用裤,随即帮助其取左卧位,自然弯曲双腿并做好保暖。松开衣领,取下有活动性单个义齿,垫一次性检查单。④术中护理干预:在患者检查时帮助其保持良好的静脉通路,并密切观察患者心电监护情况、吸氧情况、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腹部胀气问题等,一旦发现异常则应立即报告医师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根据检查需求协助医生对患者体位进行调整,确保内镜得以顺利检查。此外,对患者检查过程中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节律、是否出现反射性呛咳、舌后坠及呕吐现象,避免窒息。注意对患者心率与血压指标的监测,若患者心率过慢,则需立即报告医师并暂缓进镜,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前及检查期间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等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其中以平均动脉压代表血压变化,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1/3脉压差。②统计两组的检查时间、检查终止率及患者满意度。其中检查时间:是指从插镜到取镜结束检查所需的时间。检查终止率:是指检查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耐受而终止检查的比例。患者满意度:采用自拟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调查,该表每项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选项。③观察两组患者检查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65例患者中发生恶心呕吐7例,一过性低血压6例,严重胀气3例,发生率为24.62%。
2.1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并发症
发生的单因素分析:65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16例,作为并发症组;未发生并发症4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BMI≥24kg/m2、负性情绪、术前8h禁食水、呼吸道疾病史、异常气道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并发症
发生的多因素分析: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负性情绪、禁食水时间、异常气道。见表2。
.png)
3讨论
无痛胃镜检查是腹痛、萎缩性胃炎等胃肠道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其无论对于躯体还是心理都是一种应激源,可引发患者机体出现生理及心理变化。同时,由于患者对无痛胃镜检查知识了解不足,不仅对检查会产生抵触心理,导致操作难度增加,而且会因紧张等不良情绪反应引发血压、心率异常,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增加检查风险。因此,不断提高患者对无痛胃镜检查知识的认知度,使其从心理上消除因不正确认知而引发的心理情绪反应,为检查安全实施提供保障与支持,已经引起了临床的重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此类患者干预的主要手段,但是以单项信息流动为主要形式,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相对不足,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得不到及时、直观的反应,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健康教育的质量。CICARE沟通模式是一种包括6个步骤(接触、介绍、沟通、询问、回答、离开)的沟通方式,通过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科学步骤来指导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快速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控制不良反应的产生,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焱,萧间喜.系统化护理干预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36):249-252.
[2]张燕顺,谭经福,黄海辉.综合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06):254-255.
[3]贺迎春.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的临床护理效果比照刍议[J].系统医学,2019,4(21):181-183.
[4]刘东,赵勇.舒适化护理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6):345.
[5]毕胜燕.舒适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