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蕴秀
顺迈幼儿园 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0-3岁是幼儿发育的关键阶段,也是开展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机。为了幼儿健康发育,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情感、性格引导培养,给予幼儿充足的关爱,用“爱”包围幼儿,用“心”引导幼儿,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心态,让幼儿健康快乐长大。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幼儿健康的角度出发,探讨健康教育开展策略,为幼儿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0-3岁幼儿;健康教育;策略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发展,育儿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不再只强调知识教育和身体锻炼,而是更加关注心理健康,更加注重幼儿健康教育。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在幼儿发育时期,忽视健康教育引导,会导致一些幼儿心理发育不全,出现性格缺陷、情感缺失问题,严重阻碍了幼儿健康成长,也会对幼儿未来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新时代育人背景下,如何创新幼儿培养理念,如何展开健康教育工作,成为幼儿成长发育的关键。
一、0-3岁幼儿健康教育现状
(一)健康教育重视度不足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幼儿教育侧重于知识教育、安全教育,对健康教育重视度不足,忽视了幼儿心理引导、性格培养教育,导致一些幼儿健康出现问题,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0-3岁的幼儿如同一张“白纸”,尚未形成成熟的思想意识,对事物的认知理解也不全面,无法自主辨别是非对错,如果不重视引导教育,一些幼儿容易养成不良习惯,甚至出现“学坏”问题,心理和思想出现偏差,对幼儿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一旦幼儿发生心理问题,会影响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性格、情绪、思想等,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教育,甚至会毁掉幼儿的一生。
(二)健康教育环境不佳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也是健康教育的基地。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家庭与幼儿园变成了独立的个体,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在幼儿教育理念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健康教育难以开展。例如,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在健康教育时,需要寻求家长的配合,让家长仔细观察幼儿在家的行为举止,并将观察结果反馈给教师。但是,一些家长不认同健康教育,认为知识教育更重要,所以不愿意配合教师工作,反而一味的溺爱孩子,任由孩子发脾气胡闹。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导致健康教育难以推进,影响幼儿园教育工作质量,而且还会助长幼儿不良行为,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二、0-3岁幼儿健康教育的开展策略
(一)端正幼儿的行为观念,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对于0-3岁的幼儿而言,“行为”是幼儿真实心理的写照,能够反映幼儿的思想和心理,也能体现幼儿的素质。在幼儿园教学中,重视幼儿健康教育,规范幼儿的行为举止,帮助幼儿树立积极向上的行为观念,有效提升幼儿的行为素养。例如,在学习生活中,倡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理念,让幼儿自己洗碗、整理衣物,在同学遇见难题时,鼓励幼儿主动帮助和关心,肯定幼儿正确的行为,给予幼儿继续坚持的动力。同时,教师和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如:不随意吐痰、不乱扔垃圾、保护自然环境等,避免给幼儿造成错误引导,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带领幼儿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给公园的树木浇水、组织家庭卫生活动等,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明白“行为”的价值,并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注重自身的行为习惯,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育成幼儿的性格特征,培养幼儿乐观积极的心态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养成自信、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这不仅关系着幼儿的性格培养,还与未来发展密不可分。在0-3岁阶段,落实“成功教育”、“鼓励教育”,鼓励幼儿勇敢想象、大胆实践,在幼儿受挫时给予鼓励,肯定幼儿努力的过程,在幼儿成功时分享喜悦,教育幼儿不能骄傲,正确引导幼儿心理,成就幼儿开朗自信的性格特征。例如,在幼儿园教学中,为幼儿创造表现自我、发挥自我的平台,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锻炼幼儿的能力,并在活动中仔细观察每个幼儿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和鼓励,帮助幼儿全面认识自我。同时,父母在教育幼儿时,不能一味的批评幼儿,而是应该多说一些鼓励的话语,如:孩子真棒、勇敢些,不要怕、你的想象力真丰富等,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让幼儿形成“我能行”、“我可以”的积极心态,增强幼儿的心理素质,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此外,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足够细心和耐心,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不仅变得乐观开朗,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生活,而且还拥有了充足的自信心,敢于面对未知的挑战,有助于幼儿全面发展。
(三)重视幼儿的情感教育,优化幼儿的情感表现力
所谓“情感”就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情感教育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也是训练幼儿情绪控制力、情感表现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0-3岁幼儿教育中,重视健康情感教育,保护幼儿的“童心”,给予幼儿成长的温暖与呵护,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让幼儿开开心心成长。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幼儿的精神需求,不在幼儿面前发脾气、大声吵架,用亲切的方式交流,适当给予抚摸和拥抱,创建健康积极的情感环境。同时,在教育幼儿时,不让幼儿碰“这个”,不准幼儿做“那个”,导致“不”充斥在幼儿生活中,反之,家长应该勇于放手,鼓励幼儿勇敢探索,带领幼儿一起发现,保障幼儿的自由空间,也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优化幼儿的情感体验。此外,0-3岁的幼儿表达能力弱,情绪发泄方法单一,常常是以跺脚、哭闹的形式展现,如果不正确疏导教育,很容易造成情绪积压,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因此,在幼儿产生负面情绪时,教师或家长应该主动关心,了解幼儿哭闹的原因,并加以引导教育,如:沟通、分散注意力等,让幼儿明白如何正确表达情绪,培养幼儿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提升幼儿情感表现的自控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0-3岁幼儿正处于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关键期,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关注幼儿心理和思想健康状况,正确引导和教育,保障幼儿健康成长。通过培养幼儿的乐观开朗性格、端正幼儿行为观念和优化幼儿情感表现力,创建了健康的成长环境,也有助于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瑞.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02):153-154.
[2]马瑞珍.浅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21(12):183-184.
[3]杨烨.浅谈幼儿生命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J].家长,2021(0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