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兰
广西容县杨梅中学 广西 容县 537500
摘要: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实施,高考数学越来越成为考验学生成绩的指标,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高一的学生大都表现出对数学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能紧跟老师教学的步伐,而且学习成绩相对较好。可是到了高二时,随着知识量又不断加大,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一些同学因基础较薄弱,加之一些心理因素,就开始出现“学困”现象。因此,数学能力对于学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和提升数学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所必须考虑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育;现状;策略
一 背景
高中数学教学由于受应试压力的影响,存在“以讲代读”、“以记代思”、“以考代教”等教学倾向,这容易使学生陷入被动学习,缺少独立思考的机会。这不仅抹去了学生对于数学考题的理解和体会的思维过程,也很难培养学生对数学试题的深层理解和整体认知。高一高二年级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停留在套写公式的层面,没有考虑灵活运用,这也就失去了用数学知识拓展学生思维的机会。面对着高考的压力,高三毕业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是为了应试而学习数学,在备考过程中,整个思维模式被训练固化,能力难以提升,使得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备受打击。
一方面由于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多以讲解为主,另一名方面学生课下时间以完成作业为主等情况导致学生自我学习时间少,难以达到提高解题水平的预期效果,进而影响了数学学习的整体状况。
二 高中数学能力提升策略
1、强化学困生学习数学的信念。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曾提出“多元智力论”的观点。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潜能的人。“数学学困生”他步子或许小了些,速度或许慢了点,难道能说他明天甚至将来就没有作为吗?我们就不该赏识他吗?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各种原因,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只要我们不放弃对他的关心和培养,只要他能努力改变自己,那么就应该坚信他是完全有可能在学业上赶上甚至超过其他人的,并且相信他将来也可能是大有可为的。所以我们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对学困生要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
2、设情境教学,构造学习氛围
新课程改革下,教育己普遍将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昔日单纯的传授知识己转化为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激发创造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已向紊质教育转轨,作为基础教育的数学教育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与教学质量;情境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提出如下间题:三根木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大多学生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教师拿出三根木棒进行演示,当学生看到居然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时,感到惊奇。
这时教师再演示,把最长的木棒适当截去一段后,与另两根组成了一个三角形,从而启发学生去寻找三边应满足怎样的条件。情境教学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使人对某些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积极的探索,并且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事物或活动本身的兴趣。例如对绘画、唱歌等的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某种活动或活动本身并没有兴趣,但对活动的结果或事物的意义感兴趣。
进入学校的学生,对学习充满着自信和希望。而随着数学内容增多了,又大大的提高了难度、广度。虽然许多学生平时也很用功学习,但由于学习方法和其它方面的原因,没有能很快的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加上几次测验考的不理想,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学习情绪也会很快的低落下来,丧失了数学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时,要给学生摆事实,讲理由,分析原因,来鼓励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可以克服的。平时提问题,出考卷,要注意循序渐进,把握好梯度,要让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心中有一种成就感,要让学生认为数学起来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难,自己只要努力,只要坚持,付出是有回报的。平时,对考试、作业中的错误,要耐心地帮助分析错误的原因,是粗心还是知识点掌握的不够熟练,还是其它的原因。然后让学生再做类似的习题,来重新测试,来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4、注重因人施教,让学生有个性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分层次学习,提倡互助学习,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对“兴奋型”学生,可采用“以忙制动,以动制动”等方法,多提问多让他们发表意见;让善于思考又不爱发言的“抑郁型”的学生发表不间的看法,让积极发言又能丢三落四的学生讲推理;让机灵沉着又稳重内向的“安静型”的学生说一说别人分析的对不对等,这样围绕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素质差异因人施教,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三 总结
高中数学教学要与时俱进的更新教学理念,教师要积极的与时俱进,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侧重于对各种数学知识的讲授。在新课程大背景下,教师要积极的更新教学理念,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大胆的抛弃以往的注入式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数学问题,并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并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思考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然后予以合理的总结和引导。
参考文献:
[1]花新矿.问题导学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探究.[J]广西,中学教学参考,2021-06-03
[2]顾金花.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J]内蒙古,文理导航(中旬),2021-06-03
[3]周鑫森.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知识文库 2021-05-24
[4]费薇薇.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方法与价值研究.[J]吉林,高考 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