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淼淼
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第二小学,523758
摘要:英语学科作为工具性学科,也有其育人价值。阐述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内涵,彰显知识价值;凸显品德价值;提炼审美价值。分析了英语学科育人价值培育现状,存在英语学科能力失衡发展;英语学科品质滞后发展;英语学科审美欠缺发展等问题。提出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阵地;打造以真实为主的情景教学;铺设以能动为主的发现教学等路径
关键词:英语学科 育人价值 路径
英语学科一直被当成工具性学科,学生机械记忆教材,基本价值观念和态度没有形成。英语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也具有丰富的育人内涵,也深入挖掘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回应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内涵
培养人、发展人是英语学科的终极价值,生成未来能适应社会的核心素养。
(一)彰显知识价值
英语学科是应用学科价值,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以及语言技能,从而形成英语学科思维,最终满足学生用英语交流和表达的功能。英语的知识价值就是培养学生能够牢记基本的词汇,运用词汇表达思想以及面对复杂情景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围绕着考试大纲来组织教学,学生只会考试,面对真实的语言情景,往往不知所措。通过英语知识的学习,能掌握基本的语言记忆规律和特点以及构建语言内容、形式和意义的统一;语言技能,重点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四种能力的使用是一种综合能力,随着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学生阅读和订阅国外文献资料的可能性增加,需要提高学生听、说、读的能力,成为英语学习必备技能。其实,英语口语能力在中国的中小学考试中被弱化,需要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从外化的练习转变为内在的水平。学生经过语言的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和技能,还有创造的能力。学生的创造思维是综合能力的一种表现,学生可以围绕文章主体进行延伸,打破教材的体系的约束,多角度的进行联系,构建自身价值体系。[1]
(二)凸显品德价值
英语学科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用于学习策略,还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能够独立的开展学习,自我监督和自我调整,英语的学习具有意志成分,没有自我持久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英语是工具性学科,学习英语的目的之一就是可以流畅的英语进行交流,学到的知识和技巧要落实到实际生活中来。课堂模拟对话过程中,需要学生之间分工合作、角色扮演等。用英语对话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英语的一些教学情境,会接触到大量的西方文化,学生对这些文化充满着豪气感,中外文化之间的对比,要让学生更加爱自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辉煌灿烂的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也要学会,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其劳动人民创造的,学会用包容的心态去处理中西文化观念之间的冲突。培养国际视野,能够以包容的心态面对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从而做到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三)提炼审美价值
英语学科的学习带给学生的不仅含有语言的美,还有内容的美。语言的美是指语言发音节奏,抑扬顿挫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语言的美还有句子结构、形式的美,英语句子的顺畅性,另类的逻辑搭配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感受语言带来的思维变化美。英语的学习要接触一些国外的经济、艺术、政治、人文、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和习惯等,能够通过文字的阅读,体验到文化文本所渗透出来的美。学生在综合运用思维能力去感受美的事物,最终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2]
二、英语学科育人价值培育现状
(一)英语学科能力失衡发展
英语知识方面的学习是英语学科学习的基础和关键,现在新课程改革逐步强调改变学生的传统学习内容的要求。传统的英语教学重视英语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学生的机械简单重复,不能把学到的内容运用到具体的情景当中去,现在添加了功能和意义模式,使得英语学习全面而有序。学生在英语技巧方面的学习比之前更具体,不过“说”与“听”的技巧没有被完全培养起来,“哑巴英语”的学习在教学条件较落后的地方占有一定的比例,学生没有说英语的环境,学习英语带有一定的强迫性。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借助媒体、手机等途径接触英语的机会增多,网络上的英语材料丰富,可以随机选取适合自己的材料,同时,也带动了读写水平的提升。
我国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学生疲于应付,在综合素养培养方面有一定的欠缺,英语学习较差的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不理想。
(二)英语学科品质滞后发展
英语学科需要自身发展和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学生自主规划自己的能力比较弱,一般的学生没有制定计划的习惯,如,词汇的积累,没有螺旋式是前进的规划。合作学习比较匮乏,部分学生自己弄不明白,和其他同学没有交流的桥梁,出现合作学习的虚假现象,基本上依靠教师的灌输为主。中外之间文化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少数学生没有坚定热爱自己家乡的立场,用英语介绍家乡的美更是无从谈起,重点是教师课堂的引导作用匮乏,只是忙于追赶教学进度和基础知识的夯实,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需要加强。小学生更容易被外来新鲜事物吸引,国外文化是我们认识英语的载体,不是让学生去认同它,而是养成包容性的品质,但是要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3]
(三)英语学科审美欠缺发展
语言的表达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宣泄,我们在朗读文章、书写汉字时,能够感受到语言给灵魂带来的洗礼作用。英语和汉语是一样的,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在读英语文章、练习英语书写、分析语法结构时,能偶感受到语言带来的美。我们急功近利的让孩子去学习英语,用分数来衡量学习的水平,教师和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只有淡化条条框框的限制,真正的沉浸其中才会感受到美。英语教材里面有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和环境的描述,人们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文化的美,我们的注意点发生了偏离,再好的风景也是熟视无睹。
三、英语学科育人价值培养路径
(一)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阵地
英语学习要让学生居于中心地位,只有发挥好学生的能动作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才能发挥出来。英语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可以霸占整个课堂,这样达不到育人的价值和目标。教师尽可能的挖掘教材具有育人价值的素材,有实效的组织英语教学。依据学生的兴趣、需要构建英语课堂,让学生充分的思考占据整个英语课堂。
(二)打造以真实为主的情景教学
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使用英语解决问题,传统的灌输模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交际教学法很早就传到我国,其关注的重点是学习过程的真实化。关于英语教学的实践,我们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互动教学法、情景听力等。真实的情景的营造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比如角色扮演等。教师设置具有冲突的话题,学生扮演其中角色,让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出现冲突。
(三)铺设以能动为主的发现教学
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体,还要学生能够坚持下去,需要不断的完善学习策略。利用学习策略来驱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等。教师要激发的使学生内部的驱动力。利用学生新旧之间的联系,也就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的观点。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普遍感到非常的枯燥乏味,以原有的旧知识为起点,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这样不仅能够复习原来的旧知识,还可以掌握新知识。用原来的旧知识作为教学的起点,可以实现英语教学育人价值的实现。要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建构知识体系,发现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语言价值、审美价值、品德价值。[5]
参考文献:
[1]唐西胜.我国学科育人研究:回顾与反思[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08):53-55.
[2]万书霞,徐艳.英语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研究[J].黑河学刊,2020(04):109-110.
[3]郭元祥.论学科育人的逻辑起点、内在条件与实践诉求[J].教育研究,2020,41(04):4-15.
[4]马利红.英语学科素养内涵探析[J].基础外语教育,2019,21(02):3-8+108.
[5]李政涛.深度开发与转化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3):55-61+101.
[6]赵连杰.基础英语教育的学科育人价值探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1):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