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仿威
紫金县中山高级中学 广东 河源 517400
摘要: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物理学科相对来说较为抽象,很有可能在物理学习中出现抵触心理和畏难情绪,严重阻碍学习效果的优化。基于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最大程度激发出学生学习活力,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加强深度学习方法的应用来实现,在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物理原理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理念。本文基于高中物理教学视角,对深度学习的内涵进行了简要概括,分析了当前学生缺乏深度学习的原因,最后提供了应用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深度学习;物理情境
引言
所谓“深度学习”,指的是以教师指导为基础,学生对相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通过对问题的积极探索和解决,完成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实现深度处理和理解相关知识,从而推动学生形成高阶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除了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更容易激发出学生创新意识。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迎合核心素养的要求,“浅层教学”过渡到“深层教学”是大势所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将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知识传授的过程中。
一、深度学习的理念内涵
(一)有机结合理论和实践
作为一门非常重视实验的课程,物理学科比较关注学生实践,所以在应用深度学习模式时,需要学生在学习物理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对相关实验的重视程度。例如,面对物理理论知识,如果学生带着质疑的问题进行实验,并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理论的正确与否,会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助于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以旧知识探索新知。
(二)理解知识点间的联系
通过深度学习,不仅需要学生牢固掌握重要知识点,还需要把握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从而在日后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与旧知识进行合理的联系,逐步构建与完善新型知识体系。
(三)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在解决相关物理问题时,学生需要以充足的物理知识为支撑,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快速处理和解决物理难题。通过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可以让学生明确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必要联系,增强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从而有效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缺乏深度学习的原因
(一)教学目标缺乏合理性
在教学设计阶段,一些物理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没有全面考虑学生接受程度,更多地侧重于物理知识的讲解。以这样的教学目标为指引,会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课堂表现,没有全面细致地考察学生接受程度,仅仅将重点放到了传授知识上。
(二)缺少教学场景的创建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包含着很多较为抽象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接收程度不容乐观。因此,教师在讲解物理知识时,尤其是抽象的物理知识,需要借助于教学道具,以及各种特定的情景,使其更好地辅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现阶段部分的物理课堂中,对于情景的创设,以及教学工具的使用频率并不高,更多的是利用黑板直接讲解,缺少引入创新性的教学手段。
(三)忽视调动学生的情感
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令广大教师为之头疼的问题,那便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传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如果单纯地教师口头讲解,难以吸引学生好奇心,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在枯燥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被逐渐消磨,更难以进行深度学习。
三、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一)合理设置深度学习目标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深度学习目标的制定,为学生迈进深度学习提供了方向性指导,更是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航标灯。因此,高中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知识内容,以此为重要的依据和基础,为深度学习的目标进行细化与定位,着重引导学生形成高阶思维,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讲物理知识的价值最大程度展示出来,同时充分体现物理学科的思想方法。
例如,在学习“动能定理”的知识时,在深度学习目标的设计上,可以为学生这样设置:①理解层目标:了解动能的基本概念,掌握动能的形成,与相应物体速度和质量存在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能量观。②创造层目标:通过有效的实验,验证动能定理,以及探究动能表达式,引导学生体验物理学习的过程,增强对知识的印象。③分析层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做功和动能变化之间存在的必要联系,对物体动能的计算方法进行探索与实践。④应用层目标: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动能定理的知识,解决相关力学的问题。这四个目标的制定,是在学生认知能力为基础,结合教学知识进行设计的,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有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培养。
(二)注重创设相应物理情境
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具体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教师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知识,创设与之相应的情境,还应保证其真实性,具有一定的探究意义。教师在创设物理情境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特点,多联系实际生活和经验,促进学生展开深度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提高对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近些年来,通过开展大量的物理情境化教学,越来越多的教师对这一教学法更加的认可,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增强学生亲身体验,体会物理知识的构建过程,认识到物理知识的极高的应用价值,并更好地将知识内化为素养。
例如,在学习“抛体运动”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乒乓球等用具,并下载与抛体运动相关视频、图片等素材,如扔铅球、投篮等,在课上为学生播放。通过视频中有趣的现象,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产生对物理知识探索的欲望。之后创设情境:“请学生来扮演飞行员的角色,向轮船上准确投掷炸弹,最终将轮船成功炸毁。”通过这个小游戏,成功创建情境,便于学生掌握抛体运动规律的知识,明白物理知识的实际价值。
(三)利用问题串使学生深入思考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应用深度学习模式时,可以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串,推动学生进行越来越深入的思考,让学生深层次地分析物理知识,并进行有效、灵活的应用,为建构物理知识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创建生长性的课堂,能够促使学生在物理问题的驱使下,砥砺奋进,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在解决各种各样真实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在学习中逐渐成长,通过相互评价的方式,引发自己进行不断的反思,进而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物理观念。
例如,在学习“物体的内能”时,为了帮助学生很好地进行深度学习,教师要可以设置一系列相关问题。如“冰山具备内能吗?如何对这种内能形成原因进行解释呢?与机械能相比,内能与其有何不同呢?内能的大小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通过由浅入深的一连串的问题,有助于推动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深入理解内能概念,并掌握内容和温度之间存在的关系。
结束语
综合而言,以深度学习理念为指导,教师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活动时,应合理设置学习目标,创设物理情境,利用问题串驱使学生深入思考。这样可以有效落实新课改要求,使学生主体地位有效突显出来,通过学生参与到深度学习中,深层次分析物理知识,并深入把握学习的知识,有助于推动学生各方面深度发展,包括能力和思想等,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宏彬.深度学习下的高中物理大概念教学方法探寻[J].考试周刊,2021(38):135-136.
[2]董晓燕.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刍议[J].高考,2021(18):21-22.
[3]刘宗民.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物理学科深度学习教学实践[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1(05):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