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月2期   作者:周明春
[导读]

   周明春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医院;四川泸州646000)
   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严重膝关节能力受限的一种方法。进行膝关节置换术后可以帮助患者解除病痛,纠正严重的屈膝畸形,最大限度的恢复膝关节的活动能力和生理功能。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对患者的影响极大,护理严格、康复训练科学的进行对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
   术后常规护理
   1、病情观察: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给予持续心电图检测和持续吸氧6小时,每小时需要巡查患者一次,将患者的心跳、血压、脉搏等如实记录。术后24小时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的看护,注意术后患侧手术部位是否出现颜色、温度等变化是否出现红肿等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立即汇报医生。
   2、切口引流的护理:手术后为了避免血液进入关节内部形成瘀血,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关节的感染,需要在术后进行引流,及时将术野内的液体排出体外。引流后加强创口的护理,观察敷料是否清洁,伤口是否出现渗液、渗血的情况,必须保持敷料的干燥清洁,一旦浸湿需及时更换。观察引流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体的颜色、性质、多少。如果出现引流不畅,需要及时对引流管加压,每一次检查都要观察引流管是否出现弯曲、扭转等。如果引流管出现堵塞需要用注射器抽取。引流管皮肤处需要每天更换药物,更换引流袋。

   3、疼痛的护理:术后患者多在麻醉失效后出现疼痛,手术当天出现的疼痛最为剧烈。当患者亲诉疼痛时,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的倾听,尽可能使患者将想要说的话都讲出来,同时鼓励患者进行阐述,将自己的内心想法全部说出来,护理人员需要用鼓励、支持的话语安慰患者,使患者感觉到亲切和温馨,减少内心的担忧。当患者口述疼痛不严重时可以与患者进行交流,给患者播放视频、听一些音乐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当患者疼痛严重的需要使用双氯酚酸钠栓 纳肛或使用其他镇痛药物。
   4、心理干预:由于关节的疼痛,功能障碍导致行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部分经济较差的家庭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些因素均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过分的担忧和焦虑。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讲解手术的重要性、治疗目,例举身边成功的病例,尽可能的降低患者心里的担忧。
   膝关节置换术后早起的康复训练方法
   1、术前健康教育:进行膝关节置换术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目的是为了让患者了解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作用和术后对膝关节的效果,使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熟悉术后的康复方法、流程,提前做好准备,在术后可以按照医生的叮嘱尽早进行分阶段的康复训练,以保证手术效果的有效阶段。提前让患者熟悉术后的流程有助于患者了解康复训练,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患者对治疗疾病的信心。
   2、术后康复训练:术后的康复训练视情况,每个患者都有一个专属的康复计划,同时按照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1)一般的术后1~3天,进行大腿肌肉训练。


术后24小时就要叮嘱并协助患者进行患侧肢体四头肌和腓肠肌的训练,先协助患者进行钩腿训练,待肌肉具有一定的紧张度力量恢复时,再在钩腿的基础上抬小腿,按照先钩脚尖在向前推脚跟的顺序将膝关节尽量伸直,抬起下肢,高度为脚跟与地面相距至少20cm,在空中悬放5~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接下来做踝泵训练,利用患肢小腿肌肉将踝关节向前屈伸,伸直。(2)术后4~6天,进行伸膝训练,患者取仰卧位,然后在患肢下放置一个枕头或其他软质物品将患肢支起悬于空中,患者收紧大腿肌肉使膝部完全呈伸直状态,并且用力使膝部后部紧密接触枕头,持续10~15秒;屈膝训练,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屈膝,足底与床面紧密接触,然后来回滑动足部,使膝部不断呈伸直、收缩状。当膝部屈曲到极限时,停留5~10秒。(3)术后7~14天。进行膝部的主动不负重运动,同时增加膝部的活动范围。使用被动运动联合主动运动的方式增加膝部的活动范围,使膝部在没有疼痛等不适感情况下进行反复的伸直、屈曲运动,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可增加至90度~100度;较强患肢的抬高训练,协助患者抬高患肢,并保持一定的高度同时在空中尽量的多停留一些时间,增加股四头肌的训练。鼓励患者尽早下床进行站立训练,做好在平行杠內或床尾有扶手的地方进行,避免滑倒。站立训练时,首先由健侧肢体承受身体重量,患肢接触地面,之后身体重心逐渐的向患肢过渡,缓慢过度,最终由将身体重心转移到患肢侧。(4)术后14~21天,进行平衡训练,叮嘱患者进行不负重或少量负重行走、并开始做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当患者的平衡能力逐渐恢复之后,协助患者进行正常的行走,找到本体感觉,知道患者进行生活能力的训练如穿衣、穿袜、穿裤、上厕所等等,此时要注意训练患者的协调性,当患者的平衡能力、协调性逐渐稳定之后知道患者进行站、做、蹲、卧等行为锻炼。(5)术后22·3个月,向患者家属和本人做好出院指导,叮嘱患者以及家属,出院后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必须每日坚持进行增强肌肉、膝关节伸屈训练,平衡训练、协调性训练,加强抗中度阻力的训练,进行速度训练、持久力训练、逐渐过渡到上下楼梯的训练。需要患者谨记的事项,不能急于成功,不能进行快跑、负重、跳跃等剧烈,对膝关节负荷过大的运动,以免膝关节不能适应导致假体承受能力不足,造次受损。坚持每天进行合理的康复训练,争取早日康复。

    膝关节置换术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是术后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术后的康复训练主要包含了增强膝关节肌肉的拉伸能力训练、稳定性训练、协调性训练等等,主要的目的就是使患者的患肢尽可能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可以从事日常的生活活动,提高生活质量。早期的康复训练还可以改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局部的血液循环,防止出现肌腱与关节囊粘连和挛缩的情况。患者在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时需要注意,训练讲究个体化和循序渐进的原则,需要在肢体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需要在没有不适症状条件下进行,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功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