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柏华
(广西桂林市资源县资源镇中心卫生院;广西桂林 541400)
摘要 目的: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0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后,每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实验组使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治疗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治疗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较高,且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高,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关键词:益生菌;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的,发病率最高的临床疾病[1]。慢性胃炎与饮食习惯、药物、胆汁反流以及X线照射等因素有关,患者会有食欲减退、上腹部隐痛、餐后腹胀、反酸、嗳气等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主要病因。三联疗法常用的药物是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是有效的[2]。而益生菌属于活性菌,能够进入人体肠道并在肠道内生长,可以加快食物的消化吸收,也能够产生醇、过氧化氢、丁儿酮等成分,可以合成溶菌酶和抗菌物质,从而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增殖,以调节肠道菌群失调的状态[3]。因此,本次实验将讨论使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0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按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36~62岁,平均年龄(42.41±13.31)岁;病程1.0~2.1年,平均病程(1.02±0.63)年。实验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37~65岁,平均年龄(36.64±13.58)岁;病程1.2~2.5年,平均病程(1.16±0.86)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和病程(P>0.05)。本次实验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且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三联疗法: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3020287,生产企业: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次20mg,每日两次,疗程为10-14天;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1351,生产企业: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一次0.5g,每6~8小时1次,一日剂量不超过4g;口服克拉霉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3442,生产企业:江苏福邦药业有限公司),常用量一次0.25g(1粒),每12小时1次。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进行治疗,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0950032,生产厂家: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饭后半小时温水服用,一日2次,一次2~4粒。
1.3评价指标
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评分内容包括心理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采用本院自制的治疗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80为一般满意,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
观察并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及头晕头痛。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 )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转化后采用均数±标准差(±S )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实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png)
2.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
实验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见表3
.png)
三、讨论
慢性胃炎患者适合吃益生菌,吃益生菌对慢性胃炎有一定好处[4],可以缓解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腹胀和消化不良等症状。但不能单独使用益生菌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胃炎主要的治疗药物是抑酸药还有胃黏膜保护剂等。
在临床上常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所谓三联疗法就是使用三种药物联合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药物。第一种药物是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最常用的是质子泵抑制剂,代表药物奥美拉唑[5]。第二类药物胃肠粘膜保护剂,如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等。该类药物在胃黏膜表面形成1层保护屏障,避免胃酸对胃黏膜的过度刺激。第三,抗生素类药物,在三联疗法里可以使用阿莫西林,也可以使用克拉霉素或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主要是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活性,抑制细菌的繁殖。由于硫糖铝及铋剂在酸性环境中产生保护胃、十二指肠黏膜作用,故不宜与碱性药物合用。H2受体阻断剂、质子泵抑制剂等抑酸剂使胃酸分泌减少,可干扰硫糖铝及铋剂的吸收,故不宜合用。为防止铋中毒,两种铋剂不宜联用。因此一般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三联疗法为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的组合。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是肠道的益生菌,肠道内特别是结肠里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叫做肠道的益生菌。如果益生菌少,必然会有害的菌增多从而产生如腹泻、腹胀、腹鸣以及和排便相关的腹痛,所以补充了这些肠道的益生菌,就可以纠正这些症状。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是消化不良,医生会常规给予加用益生菌。益生菌主要是能够起到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腹泻、便秘等。益生菌大多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慢性胃炎患者可以适当的吃。
本次实验显示,单纯使用三联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均不如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由此说明,益生菌对于三联疗法有着促进作用,可保证患者更好地恢复,提高治愈率。
综上所述,对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应用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的临床应用价值高,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高,且患者满意度高,治疗后不良反应较少,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丽, 黄奕森. 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11(33):70-71.
[2]周洪莲, 杜燕. 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004(094):18593.
[3]焦玉涛. 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 中国农村卫生, 2019, 011(010):10.
[4]洪二跃. 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评价[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005(033):57-58.
[5]刘同丰.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71):101+104.